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浅山丘陵地果材兼用型核桃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分布有大量浅山丘陵地,在这些地区存在着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矛盾,因此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以建立浅山丘陵地核桃生态经济型栽培模式为目标,于2004—2015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路沟村开展了核桃果材兼用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选择早实核桃品种‘辽宁1号',通过高接方式比较了普通实生砧木、核桃本砧‘宁优'、优良杂种砧木‘中宁奇'和‘中宁魁'、黑核桃砧木品种‘中宁山'以及嫁接高度等对嫁接品种树体生长、坚果产量和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优良杂种砧木可以明显促进早实品种树体生长,具有壮树和防早衰的作用。对接口下5cm处砧木直径测量结果显示:杂种砧木‘中宁奇'和‘中宁魁' 的直径显著大于黑核桃砧木‘中宁山',黑核桃砧木‘中宁山'的直径显著大于核桃本砧‘宁优'。早实品种树体外围新梢生长量调查结果显示:‘中宁奇'和‘中宁魁'砧木上的新梢生长量最大,‘中宁山'和‘宁优'次之,‘中宁奇'比核桃本砧‘宁优'高24.2%;杂种砧木可以提高核桃坚果产量和品质。连续3年对果实产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中宁奇'为砧木的‘辽宁1号'品种平均产量为3043.5kg/hm2,比传统栽培模式高31.4%,而且坚果风味明显提高;提高优良砧木留干高度,不仅可获得果和材的双收益,而且方便机械作业,减少人工成本。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以杂交种‘中宁奇'为砧木,留干高度1.5m的果材兼用模式,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栽培模式,盛果期收益可达117225元/hm2,为传统栽培模式下的1.98倍。本研究获得了适宜于丘陵山地、具有较高效益的果材兼用型核桃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出苗率、存活率及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达52.00%、72.00%、89.78%和29.14%、38.85%、47.26%,其中,处理3的效果最好,其出苗率和幼苗存活率均优于其他2个处理;3个处理间幼苗苗高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核桃砧木品种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实生苗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调查测定了不同砧木‘绿岭’核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开花结果物候期方面,中宁异和加州黑砧木的‘绿岭’核桃的雌花芽膨大期比核桃砧木早4d,比中宁强砧木早1d;中宁强和中宁异砧木‘绿岭’核桃的雌花芽开绽期比加州黑和核桃砧木早2d;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3种砧木‘绿岭’核桃雌花初花期和盛花期均比核桃砧木早3d,末花期早4d。生长方面,中宁异砧木‘绿岭’核桃的树高、地径、冠幅、一年生枝长度、坐果率分别为176.5、3.93、71.5cm与80.5cm、71.88%,均极显著大于核桃砧木;中宁强砧木‘绿岭’核桃的萌芽率为48.25%,极显著大于加州黑和核桃砧木,显著大于中宁异;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3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坐果率分别为68.61%、77.18%、73.83%,均极显著大于核桃。结果及果实品质方面,中宁异砧木‘绿岭’核桃的单株产量为241.0g·株~(-1),极显著大于核桃;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3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均极显著大于核桃砧木;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砧木‘绿岭’核桃的核仁脂肪含量分别为67.63%、67.14%、68.02%,均极显著大于核桃;4种砧木‘绿岭’核桃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总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砧木‘绿岭’核桃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宁异(0.554)加州黑(0.537)中宁强(0.448)核桃(0.323),因此,在生长及果实品质方面,中宁异是适合‘绿岭’核桃的适宜砧木。  相似文献   

4.
以1年生的木荷苗木为材料,探讨超级苗选择的基础和方法。结果表明:(1)木荷苗木不同个体间苗高、地径和新梢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2)木荷苗高与地径之间的相关系数r=0.73,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木荷超级苗选择以苗高生长量为主、结合形质特征进行选择;(3)苗高和地径均采用Xn+3δ的选择标准,确定木荷超级苗的最低标准是苗高111cm、地径1.398cm,共选出24株超级苗,平均入选率为3.33‰,平均苗高为112.83cm,平均地径为1.418cm。  相似文献   

5.
火龙果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有火龙果资源为穗材,本地量天尺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试验,分析影响火龙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做了不同方法嫁接、不同品种嫁接、露地和大棚嫁接等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嫁接方法中楔接法成活率最高,抽梢最快;不同品种嫁接试验中以新红龙果嫁接在量天尺上的成活率最高;大棚内嫁接抽梢早,抽梢数、枝梢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比在露地上高。  相似文献   

6.
核桃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树种。核桃历来都是实生繁殖,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大大降低了核桃的商品价值,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核桃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嫁接繁殖可以有效地克服核桃实生繁殖的缺点,实现核桃生产的良种化、区域化和商品化。本文以接穗品种、立地条件等因素为研究对象,对接后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包膜、遮荫、舌接”法核桃高接换优新技术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平均成活率为92.5%。“香玲”、“西林3号”和“西洛2号”3个品种嫁接后,枝成活率在86%~95%,株成活率在92%~98%。在适合核桃生长发育的地区,山间坡地的成活率高于平地。且新梢生长初期,坡地生长量大于平地生长量,后期平地生长量大于坡地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珙桐山地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种子催芽方法、育苗基质进行珙桐山地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露天覆沙低温催芽法出苗效果优于牛粪埋种催芽,出苗率提高17.1%;秋季播种优于春季,出苗率提高14.6%;腐殖质土育苗优于沙土,苗木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59.3%和41.6%;育苗地最佳海拔为1 250~1 500 m;春梢带二次枝扦插能够萌生不定根,而秋梢扦插不能萌生不定根.  相似文献   

8.
对两个不同辣木品种旱季与雨季锯干后嫩梢抽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切干,嫩梢的萌芽时间、平均生长量及径粗差异显著,雨季切干后嫩梢萌芽时间早于旱季,旱季的生长量、径粗明显小于雨季。  相似文献   

9.
闽楠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楠11个种源一年生实生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生长节律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趋势,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个别种源的第2次生长高峰期出现在10月;地径生长则并未表现出典型的"S"型生长规律,地径的2次生长高峰期均比苗高晚1个月;各种源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结合苗木的生长特性,闽楠11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苗高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55%以上,地径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34%~4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和地径存在显著差异。对各种源的苗高和地径进行聚类分析,可分成3类:第1类为速生种源,包括广西富川和广西资源;第2类为中生种源,包括贵州从江、贵州思南、湖北来凤、湖南祁阳、湖南永顺、江西崇义、江西井冈山、福建南平;第3类为慢生种源,如湖南沅陵种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东北红豆杉宽甸、本溪、和龙、汪清、穆棱5个产地幼苗的生长特征,旨在探讨东北红豆杉在潜在分布区的引种适应性,为其迁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分别在山东、北京、辽宁、吉林4个试验点观测3年生苗,对其苗高、地径、冠幅等7个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和多重比较。另外,用AMMI模型对东北红豆杉苗高进行基因型(G)、环境(E)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东北红豆杉幼苗在不同生境下生长的稳定性。结果(1) 山东试验点各产地幼苗地径、侧枝数、最长侧枝长和当年抽梢长生长量表现最好,分别高于北京试验点的3.77、1.88、10.35和1.30倍。各试验点内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高达30%以上,说明幼苗更具有很高的遗传分化。(2)从方差分量来看,苗高、地径、冠幅、当年抽梢长生长量在地点间的方差分量分别为62.89%、64.37%、32.65%、52.34%,远大于其他差异来源,说明地点效应对东北红豆杉生长影响最大。平均保存率由高到低分别为97.49%(吉林)>92.16%(辽宁)>89.92%(山东)>85.64%(北京)。结论(1) 东北红豆杉生长性状除地径生长量在产地与试验地互作效应上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都具有极显著的产地、地点以及产地×地点的互作效应。山东、北京、辽宁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是汪清产地幼苗;吉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是本溪产地幼苗。(2)和龙产地幼苗生长良好且稳定,适合在4个试验点进行大面积迁地保护;宽甸产地幼苗在4个试验点都表现最差且保存率低,不适合迁地保护。山东生长比北京好,表明可以对东北红豆杉进行往南迁地保护,前提必须做好产地幼苗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综合评价陆地棉的耐盐碱性并筛选出关键鉴定指标,以90份不同来源的陆地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不同品种萌发期、出苗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鉴定指标。结果表明,苗期受到胁迫,棉花下胚轴、株高、叶片数及第1片真叶面积降低,出苗率和叶片SPAD值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出苗率显著正相关,与下胚轴长、叶片数和第1片真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对90份品种的综合评价D值排序,军棉1号的D值最高,耐盐碱性最强;中棉所49的D值最小,耐盐碱性最弱。根据D值进行聚类,将90份品种划分为4类:强耐盐碱品种3份、中耐盐碱品种18份、弱耐盐碱品种52份和盐敏感品种17份。依据最佳回归方程筛选出4个关键鉴定指标:出苗率、叶片SPAD值、第1片真叶面积和株高,为棉花进行初步的耐盐碱性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紫薇种子辐射变异和抗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辐射对紫薇种子的影响及选育抗白粉病新品种,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紫薇种子及对部分植株进行了扦插对比试验,对出苗率、长雄蕊变异、抗性及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可以显著地抑制种子的出苗率;对长雄蕊瓣化现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辐射的‘六月飞雪’中,发现了两株对白粉病抗性极强的植株,其他调查植株全部染病;‘抗病1号’表现为对白粉病免疫,‘抗病2号’表现为高抗,‘四海升平’表现 为中感,‘六月飞雪’和‘红火箭’均表现为高感;同时发现两株抗病植株的株高及地径均高于不抗病植株,且抗病植株的落叶期明显晚于不抗病植株。  相似文献   

13.
155份玉米自交系的类群鉴定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155份玉米自交系的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至抽雄天数、出苗至散粉天数、出苗至吐丝天数、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粗、千粒重、叶片数、雄穗分枝数14个性状指标,并对其性状值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大穗、穗粒数、株高、散粉、环境、千粒重为玉米的7个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比较客观地反映所控制的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5.5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阈值为4.16时,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1含有15个品种,占9.7%,属早熟类群;类群2含有28个品种,占18.1%,属黄改系类群;类群3有31个品种,占20%,属先玉335选系类群;类群4有61个品种,占39.4%,属改良Reid类群;类群5有20个品种,占12.9%,属Lancaster类群。  相似文献   

14.
石质山地君迁子直播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石质山地直播造林旱害和寒害等问题,提高出苗率和保存率,保证该类地区的植被恢复效果,以抗逆性较强的北方乡土树种君迁子为试验树种,研究了生根粉浸种、保水剂拌土、覆膜、覆草、覆石块对造林地土壤微环境及君迁子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地膜覆盖增加了土壤日平均温度;覆草和覆石块降低了土壤温度。②覆膜、覆草和保水剂拌土提高了土壤中的含水量和土壤抗旱能力。③覆膜、覆草、覆石块能显著提高出苗速率和出苗率,覆膜显著提高幼苗生长,保水剂拌土和生根粉浸种作用不明显。④播种180 d,各处理的幼苗保存率、苗高、地径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棉花苗期耐盐形态指标,为棉花耐盐鉴定、耐盐资源筛选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份不同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盐池盐碱原土鉴定法,探讨了棉花苗期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5个形态指标相对值的变化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相对出苗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叶片数3个耐盐鉴定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10份棉花材料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耐盐性强弱顺序为:枝棉3号09-7豫棉21号邯棉802冀668滨棉5号辽棉15号运93抗354新研96-48鲁棉6号,与以盐害指数为指标评价的结果一致,所筛选的3个形态指标可用于棉花苗期耐盐鉴定。[结论]相对出苗率、相对株高和相对叶片数3个形态指标可以准确反映棉花苗期耐盐能力的强弱。但是如果要全面系统地评价棉花耐盐性,最好还是用盐害指数、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在温热地区栽培的芦笋品种,笔者观察测定了‘新王朝F1’、‘达宝利F1’、‘格兰德F1’、‘Thielim F1’、‘Gijnlim F1’、‘UC157 F2’、‘井冈701’、‘井冈红’和‘京绿芦1号’等9个芦笋品种的成株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耐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格兰德F1’株高、茎秆数、茎秆直径、第一分支高度分别为127.0 cm、8.2根、9.2 mm和37.8 cm,笋尖较紧密、长势较强、抗病能力较强、耐寒性好最适宜在福建地区栽培种植;‘Gijnlim F1’、‘京绿芦1号’、‘达宝利F1’、‘新王朝(New Dynasty)F1’笋尖较紧密、长势较强,株高、茎杆数、茎秆直径和第一分支高度等农艺性状较好,抗病能力较强,耐寒性较好,较适宜在福建地区栽培生产;‘井冈红’为紫色四倍体,茎秆粗壮,但其茎秆数偏低,可以作为特色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临安横畈林场进行41个树种造林对比试验,17年生试验林调查表明:造林保存率极低,生长很差,已被淘汰16种;保存率低,生长不良,呈灌木状5种;保存率60%以上,生长一般4种;保存率80%以上,生长良好16种。在针叶树种中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生长良好,单位面积蓄积量超过马尾松1.0~1.7倍。杉木的3个类型以灰枝杉生长最好。在阔叶树种中四川大叶樟、木荷、南酸枣、蓝果树、檫树生长良好。它们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超过马尾松;单位面积年均材积生长量超过马尾松24.46%~65.96%。试验说明在浙西北低丘山地,上述针阔叶树种有发展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8.
不同油用向日葵品种在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1年,在晋西北地区对引进的7个油用向日葵品种进行了品种栽培对比试验,观测分析了各品种的产量、株高、茎粗、盘径、结实率、百粒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各品种在盐碱地的适应性生长良好,其中,MG52*和SS2这2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且生产性能优于对照品种S31,综合生产性能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宜在晋西北山区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中部旱地种植的高产春小麦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在甘肃省会宁县进行了旱地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品种中,05052-1生育期为95d,出苗率81.43%,株高、茎粗、叶面积、穗粒数、穗下节长、穗长、穗粒重、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对照,较对照增产4.86%,居参试材料第1位。A063-2的生育期为97d,出苗率66.57%,较对照增产3.71%,居参试材料第2位。说明05052—1A063—2-具有增产潜力,基本表现为中熟、中秆、抗倒伏、抗旱的品种,小麦成熟落黄好、产量高、色泽好,建议进入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20.
张福  吴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66-4667
[目的]为确定萌生白桦每丛合理保留株数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以河北省承德市白桦树为研究对象,调查萌芽林中龄时期(29年)每丛不同保留株数林木生长状况,并研究保留株数与伐桩直径及郁闭度的关系。[结果]林龄29年的萌生树已发育成独立的植株,其林分密度2 139株/hm^2,蓄积量73.5266 m^3/hm^2,平均直径9.61 cm,郁闭度0.8,平均株高11.5 m;林分平均直径随每丛保留株数的增加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3~5株丛密度下,薪材材积比与株数比分别为3.7%~4.3%和9.4%~14.3%。丛密度为5株时,薪材出现频率最高(62.5%);伐桩断面积D0与生长于其上的萌生树胸高断面积之和的回归方程为G1.3=67.5565+0.4374D0(r=0.7341〉r0.01)。丛密度与郁闭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萌生白桦每丛保留株数应视伐桩直径和周边郁闭度大小而定,一般3~5株/丛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