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怀化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任重而道远,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力推进。1.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营造现代农业发展氛围①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和土  相似文献   

2.
<正>从1994年10月起,即墨市就进行土地使用制度建设。改革过程中,由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在发展的指导思想,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取得明显成效。到1996年底,全市1033个行政村中,土地承包合同到期的1021个村庄全部完成新一轮承包,占全市村庄总数的99%,其余12个村庄的土地承包合同,也于1997年底前到期,并全部得到完善。日前,我们对该市的新一轮土地承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蓉 《甘肃农业》2016,(18):27-28
从通渭县农作物种植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项目为支撑、以农业机械化建设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突破、以土地流转为手段、以发展中药材种植为导向、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农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利用的对策,包括总体规划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推进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土地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土地种植结构、解放思想与开拓创新等内容,以期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党中央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在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方面的一项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西滑封村位于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全村区域面积0.47平方公里,1280口人。西滑封村坚持土地集中经营,以企业为载体,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共同致富的兴村富民之路,西滑封村也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糠包村"变成一个全国文明村。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绥滨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动员大会精神,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载体,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为保障,通过政策激励、瓶颈破解、模式创新等措施,深入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加快了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一、具体做法1.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决策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现有的农业生产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之上的,导致许多先进农业技术和大型农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通过流转、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果。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了解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探索不同方式的土地流转模式,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既可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又可改变农民弱势的地位,同时,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稳固农业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汶上县委、县政府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胆地创新思路、解放思想、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积极的推进了全县的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从农户间的自发流转向政府引导的组织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了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繁荣稳定。1基本情况2015年我县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3162亩,总面积达到345192亩,总体来讲全县的土地流转表现以下特点:一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蔡志荣  任蒴  张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59-3161,3206
探讨了土地流传的十大关系。其中,在农户与政府关系中指出,由于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往往没有话语权,提出应以农民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只应履行其服务和监管职能;在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关系中,侧重于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并指出土地流转的客体就是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流转和深化改革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只是发展规模经营和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途径,只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才能加快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和土地改革中指出,现阶段我国不适于进行新土改;在附期限的土地承包与永包制、私有制关系中指出,永包制、私有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应该继续坚持附期限的土地承包方式;在土地流转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是自然过程,不应带有强制性,否则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企业与农户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应在农户之间进行,公司和企业可以参与其中;在土地流转与农业经营绩效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应因地制宜;在土地流转与土地兼并、流失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合法原则,规模经营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土地流失到少数人手中;在小农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关系中指出,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模式未必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