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农村面源污染现状,提出在小流域中实行水污染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经济发展兼顾的标本兼治策略,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生物缓冲带、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生态农业技术措施,为辽东山区水源地水污染防治,探索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宁夏多年来不断探索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不仅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成效显著。按照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特点、功能和效果,将宁夏实施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归纳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淤地坝建设和生态修复四大类,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效果。宁夏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经验是: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资源,规模治理;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因地制宜,分类防治;治理与修复相结合;坚持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综合治理提速增效。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小流域治理林草工程设计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草工程是小流域治理极为重要的植物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具有关键意义。针对江西省的水土流失以及植物特点,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调研与经验总结,参考最新的水土流失防治科研、规划设计成果等方法,以国标为基础,探讨小流域治理林草工程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提出使用年限长、综合效益高、修筑费用低、施工技术简单易行的江西省小流域治理林草工程设计标准,对江西省以及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开创宁夏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宁夏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应按照"北监督、中修复、南治理,局部预防保护"的总方针,坚持"分区防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县(区)小流域综合防治之路,年治理进度要达到3%以上,努力开创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确保水土保持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综合调查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对东北黑土区有代表性的爱林小流域土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流域发展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要求,调整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确定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工程规模,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爱林小流域综合防治的基础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评价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效益,反映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采用微观尺度径流小区观测和3S支持下的小流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2006年相比,2007年乔木林和封禁管护的土壤侵蚀模数有明显的降低,经济林和小麦—玉米种植模式的侵蚀模数变化不大,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是小流域主要的水土流失来源地。建议在本项目区25°以上条件允许的部位,应采取乔灌草修复模式进行绿化;在坡度较陡等不适宜植树造林的地方,可采用封禁管护的措施;在坡度较缓的地方可以发展本区的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对坡耕地可采取坡改梯,保土耕作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宁夏固原市水土流失风险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耦合关系,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精准防治及有序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使水土流失治理更好地服务于人居环境提升。[方法]采用PSR模型、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等方法计算小流域水土流失风险和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及耦合度分析,计算并分析其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类型。[结果](1)研究区水土流失风险为中度、高度危险小流域占28%,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等级为不适宜的小流域占12%,分布在西吉县南部和隆德县东北部。(2)水土流失风险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相关系数为0.61。74%的小流域为高水平耦合与良性共振耦合;67%的小流域为协调发展和优质协调。(3)协调同步型、失调共损型、水土流失滞后型和人居环境滞后型小流域分别为75,36,79,114条。[结论](1)固原市水土流失与人居环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耦合度,且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2)研究区有79条水土流失风险滞后型小流域需要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有36条失调共损型小流域应结合地区实际进行自然环境重点治理和改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博兴县胜利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水土流失特征及自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优化水土资源利用结构,提出了有效的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实现山东省小流域区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宁夏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探索了许多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小流域治理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在分析宁夏小流域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实施小流域分类治理的意义,提出了不同小流域治理模式适宜的建设区域及基础条件。建议根据宁夏不同区域的自然基础条件、经济发展需求等,对小流域实施分类治理,并做好整体规划;以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小流域治理;在流域经济建设方面,探索形成小流域治理的投资体制和运行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0.
李骜  顾治家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5):196-200,208
[目的] 开展水土流失调查,提取和制作必需的数据、图件及相关资料,实现水土流失调查对县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全面支撑。[方法] 基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小流域划分,开展土壤侵蚀严重指数图、土壤侵蚀强度图和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图的对比分析。[结果] 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严重指数的县域土壤侵蚀图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①该图能够综合反映县域水土流失的面积、强度和分布,并定量、精准地落实到水蚀单元——小流域上;②基于该图,能够直接生成规划必需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布图、水土流失防治格局图和重点项目分布图;③基于该图,结合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图,可为小流域尺度上、治理模式层面的措施典型设计及其配置提供落实到地块的基础数据。[结论] 从开展水土流失调查,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全面支撑水土保持规划的全流程角度分析,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严重指数的县域土壤侵蚀制图具有更好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十二五"以来,宁夏先后启动实施了146项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淤地坝除险等水保重点项目,总投资7.6亿元,较"十一五"增长了5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 548km~2。在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因地制宜推广彭阳县山水田林草路小流域综合治理、西吉县库坝池窖联合利用水资源、盐池县坝系工程建设与封禁治理相结合、隆德县梯田化建设等模式和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由综合防治向生态经济、清洁型流域转型,小面积  相似文献   

12.
波萝赤小流域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北部北四家乡境内,包括王增店一个村,流域总面积24.40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70 km2。项目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北票市实施波萝赤小流域综合防治工程,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1 hm2。经过5 a的集中、连续综合治理,建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流域内经济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多年来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特别是通过生态经济小流域建设,有效改善了广大水土流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周边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尤其是固原市的彭阳县、隆德县等,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经济小流域建设经验,对同类地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宁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始终把生态经济小流域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水资源保护利用等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做出更大贡献,为脱贫攻坚和"四个宁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马坪小流域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小流域为单元,从抓好封育治理入手,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初步建立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良好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目前,小流域综合防治体系已初步形成,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马坪小流域的主要成效、作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8-29日,辽宁省水土保持局对凌源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到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项目和城关街道十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召开座谈会。调研组听取了凌源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补偿费征收使用情况、治理工作经验做法及存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通过编制专项规划、出台管理办法、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建设管理、健全管护机制、注重示范推广等,积极推进丘陵山区及平原沙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累计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96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走出了一条适合江苏特点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发展之路,对今后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茶巴朗小流域在西藏高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其综合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可为西藏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借鉴。以茶巴朗小流域为典型代表,研究西藏高原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小流域分为3个治理区,并结合每个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布设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家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常军(宁夏中卫县水电局,751700)党家水小流域位于宁夏中卫县红泉乡,属于旱草原区,1988年被列为黄河流域第三批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流域总面积97km2,水土流失面积84km2。全流域包括两个行政村、139户、650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流域划分的沂源县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及措施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本单元,开展小流域划分并确定其防治方向对县域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沂源县为对象,通过遥感调查、模型计算、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掌握区域现状和水土保持需求,以小流域为单元,提出县域水土保持布局及措施配置。主要结果如下:1)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765. 99 km~2,占46. 83%,以轻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域东南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等区域; 2)全县划分小流域68条,平均面积为24. 06 km~2,沟道密度1. 87~2. 99 km/km~2,45%的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比高于50%; 3)根据小流域特征和水土保持需求,全县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三带三片"重点布局; 4)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1条,以封禁治理为主,占55%;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47条,其中东北部以封禁治理为主(45%),东南部以经济林果为主(60%),西南部以封禁治理(35%)和梯田工程(30%)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县级水土保持布局和措施配置研究,可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东北典型黑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东北黑土区土地资源不断流失和退化问题,总结东北黑土区小流域综合防治经验,对保护黑土资源和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典型黑土区具有代表性的通双小流域近50a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和数据,探讨和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结构及其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小流域从坡顶到沟道的三道防线立体防护体系的原理和效益:岗顶第一道防线减少溅蚀,削弱并拦截上坡来水来沙,涵养水源,改善土壤质量;坡耕地第二道防线截短坡长,减缓径流流速和侵蚀动能;坡底第三道防线主要采用植物跌水固沟保土,抑制侵蚀发展,恢复土地资源。该三道防线是适合典型漫川漫岗水力侵蚀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模式体系。通过水土流失治理,通双小流域森林覆盖度显著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小流域由强侵蚀区改善为微侵蚀区,侵蚀模数由6 600t/(km2.a)降低为300t/(km2.a),且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粮食产量由1979年的1 200kg/hm2增加至1995年的3 465kg/hm2,年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1 100元上升至2005年的2 700元。最后对黑土区和黄土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典型黑土漫川漫岗水力侵蚀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