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水稻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S01001—1989~GS01010—1989): 名称来源扬稻2号 BG902系选威优35 V20A×二六窄早浙辐802 用四梅2号辐射选育汕优63 珍汕97A×明恢63 73—07 红梅早×7055 汕优桂33 珍汕97A×3624—33 秀优57 秀岭A×C57 紫金糯复虹3号×(辛尼斯×南粳15r)F1 双桂1号桂阳矮C17×桂朝2号桂朝2号晚籼×早籼二、麦类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S02001—1989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来源汕优10号(原名汕优46),即珍汕97A/密阳46,系台州地区农科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共同配制而成。其恢复系密阳46(统一/ZR24//ZR1317/ZR24)从南朝鲜引入,是用粳籼杂交再与籼稻回交的方法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水稻粘性和糯性的遗传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稻育种实践中,通过粘稻与糯稻杂交,已育成不少品种(系)。近年来,粘糯混合杂交稻也选育成功。本所用台雄2号(粳糯)与TR28(籼粘)杂交,育成籼糯品系台八-5,较好地综合了双亲的耐寒、抗病、青秆黄熟等优点。台八—5是优良恢复系,用它与泸南早1号A、珍汕97A、军协A等不育系配置的粘  相似文献   

4.
以珍汕97A(野败质)为母本,粳型广亲和品种02428、热研1号为父本,采用成对连续回交,结合不育性的选择,育成了不育度高,不育性较为稳定,农艺性状一致,带有野败质的粳型广亲和不育系02428A和热研1号A.将它们与不同类型的籼型材料(普通籼型品种、恢复系、广亲和恢复系)的测配,可见02428A/籼配组F1平均表现穗大粒多而穗数较少;热研1号A/籼配组F1综合农艺性状良好.进一步分析参试籼型父本对该两个广亲和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度,发现恢复系密阳46、IR26(强恢珍汕97A)对其仅表现部分恢复.要使该类配组方式籼粳杂种F1结实率正常,父本仍宜选用广亲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国内外早期关于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的关键突破,简要概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和分类,统计了近50年来我国育成审定的各类不育系及对应的杂交种数量,认为水稻亚种内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遭遇“天花板”效应,指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即籼粳交杂交种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新赛道。籼粳交杂交种基于母本的不同有“粳母籼父”和“籼母粳父”两种模式,“三系法”BT型“粳母籼父”模式已由宁波市农业科学院率先突破,“籼母粳父”模式及其他“粳母籼父”模式基本上属于空白,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新赛道。  相似文献   

6.
汕优广12汕优广12是广西农学院水稻研究室用野败型珍汕97A 为母本,广12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组合。广12是从IR8//日本粳/台湾籼/IR24//IR1317杂交后代的第34株系选育而成,属籼粳交后代。该组合株型紧凑,根系发达,茎杆粗壮,株高110厘米左右。主茎叶片数15~16张,叶片厚,开张角度小,整个  相似文献   

7.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综合性状突出,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籼型杂交水稻育种在新组合选育数量上、抗性和米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产量上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新育成的组合增产幅度小,适应性差,主要原因是育成的恢复系在遗传组成和亲缘关系上与测64-7、明恢63等基本接近,彼此间遗传距离小;育成的不育系对杂种优势的影响又与V20A、珍汕97A等不育系相当。为此,浙江省科委及时组织了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和浙江农业大学等单位制定“8812”计划,开展了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经过十几年努力攻关,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了适宜于南方稻区种植的单、双兼用…  相似文献   

9.
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征性状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程氏指数法研究的结果表明:95个籼粳杂交育成水稻品种均划入粳型或偏粳型;6项亚种特征性状中穗壳色、酚反应、稃毛、叶毛及籽粒长宽比全部或大多表现典型粳型特性,少量为中间型或偏向籼型,穗节长表现中间类型最多,极少数为籼型和粳型;籼粳杂交F1和育成品种的程氏指数和亚种特征性状与经济性状关系不密切,而F2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水稻广亲和广谱恢复系T136制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13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利用籼粳亲缘渐渗的方法育成的广亲和广谱偏籼型“三系”恢复系,与珍汕97A配组而成的汕优136于1998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组合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性强,后期熟相好,具...  相似文献   

11.
吴关庭  王贤裕 《种子》1990,(4):34-36
南朝鲜于60年代后期,根据本地区气侯特点,将水稻育种工作从粳稻为主转向以籼稻血统为主的籼粳杂交。在国际水稻所的协助下,1971年从 IR667(Ir8//Yukara/TN_1)杂交组合中育成了第一个籼粳交品种——统一,产量比一般粳型品种高30%,1972年推广种植27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16%。此后针对该品种米质  相似文献   

12.
籼型黑糯三系及其杂交组合的选育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汕97A为母本与“珍稀黑米”杂交,再以优质矮秆黑糯品种“黑糯83”为父本进行复交,并以其为轮回亲本,选株连续成对回交,经过14个世代的选择、鉴定,育成籼型黑糯不育系186A和保持系186B。同时,从黑糯品种“云香糯”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中,按系谱法选育与测交鉴定育成籼型黑糯恢复系161R。黑糯杂交组合186A/161表  相似文献   

13.
中籼皖引2号     
皖引2号系南朝鲜密阳23的姊妹系,籼粳杂交育成的釉型稻。1982年引进,1983~1985年进行品比试验,亩产分别为670.9、641.5、690公斤。经长江中下游国营农场机栽水稻高产技术鉴定会议现场测产,单产达  相似文献   

14.
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恢17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粳稻广亲和品种02428与强恢复力、配合力好的品种圭630杂交,采用"籼粳杂交选用偏籼型材料,生物技术加速稳定,南繁北育穿梭选择,高温胁迫选择"的选育思路和技术路线育成的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耐热能力强、配合力高、恢复力强、稻米品质较好、所配组合适应性广和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已配组育成4个杂交稻新组合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达370万hm2以上。该项研究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76年起广泛应用于生产,使我国水稻单产增加20%左右,1975年育成粳型杂交稻组合,一般比当地推广良种增产10~20%。但是,由于迄今为止所利用的杂交组合都是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而品种间杂种优势是有限的,因此,近年来新育成的杂交组合增产幅  相似文献   

16.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目标途经之一,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交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作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方法之一,就是创造粳型亲籼不育系。该不育系必备不育系及胞质与保持系和籼稻恢复系具有遗传协调性;不育系基因组属于粳或粳偏籼型;对现有恢复系有很高的配合力;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不育特性;不育系对病虫抗性除主效基因外还应累积其他有效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月上旬,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定通过5个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一、三系杂交稻汕优355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三系育种组用珍汕97A与3550(青四矮16×IR54)组配成的晚籼杂交新组合。1987和1988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综合平均亩产分  相似文献   

18.
将02428/T984//T1950三交F1花药培养获得的纯合二倍体花粉植株分别与珍汕97A、V20A、协青早A、D297A和7627A等籼型和粳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测交,分析其恢复能力。有15份花培系能同时恢复籼型和粳型胞质雄性不育系,表明具有广亲和恢复性。部分花培系与珍汕97A等籼型不育系配组还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作为籼粳亚种间杂优育种的种质。证实花培是创造水稻广亲和恢复系种质的快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汕优6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于1980年用珍汕97A×明恢63配制而成的一个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几年来曾多次参加南方稻区区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程氏指数法对用4个籼稻和3个粳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4个籼粳杂交组合的F_1进行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水稻亚种间杂种F_1都表现偏籼和偏粳,并且偏籼多于偏粳,但没有一个完全表现为粳型和籼型的。母本的亚种类型对杂种F_1的籼粳属性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用籼稻母本容易获得(偏)籼型亚种间杂交水稻,反之亦然。该文还对用作鉴定籼粳属性的6个鉴别性状在亚种间杂种F_1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