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农业部要求各地动检部门自2011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伴随动物检疫工作的快速发展和面临的新形势,新版检疫合格证明相对老版检疫证明,有了很大变动,弥补了旧版检疫合格证明一些不足,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新版检疫合格证明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新版检疫合格证明的全面实施,是对动物检疫证章标志使用和管理的一次新的重大改革,也是适应动物检疫工作新形势的一次新的探索,是国家在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和新出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对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的规范性调整,弥补了旧版检疫合格证明一些不足,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为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使用和管理,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实施,笔者对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浅析,仅供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使用和管理,2010年11月农业部以农医发[2010]4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样式及填写应用规范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农业部要求各地动检部门自2011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动物检疫证明有5种,即《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这5种检疫证明的使用,增强了在产地、运输、市场等环节对动物疫病的监督作用,降低了动物疫病扩散蔓延的机会,有力地促进了检疫、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但这5种检疫证明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基层官方兽医是《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主要使用者,出具人,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熟悉业务,减少或者避免错误出现。因各种原因,基层在填写使用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时,发生过许多的失误。为纠正错误,改进工作,规范出证,笔者从一线实践的角度,对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各种填写使用错误,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从出错类别、产生原因、危害后果、改进办法等方面,逐一点评,请同行指正。一、《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填写使用中常见错误1.货主。姓名和其身份证不一致,单位名称和其《营业执照》不相  相似文献   

6.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法定检疫书证,是官方兽医对动物及动物产品依据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检疫合格后,依法出具的法律凭证。按照农业部文件要求,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于2011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全面实施,对现行的检疫管理和检疫操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执法书证的启用,是新形势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改革。从2011年6月1日在全国范围启用至今,已有4个月时间,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针对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以下称"新证")启用以来存在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统一使用的动物防疫证照是由农业部设计并监制的。检疫证明共5种,即《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相似文献   

9.
动物检疫证书是证明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惟一合法有效的书面证明,作为《动物防疫法》所规定的标准文书,它具有真实性,严肃性,惟一性及不可替代性。现行动物检疫证书一般指是《产地动物检疫证明》,《出县境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自《动物防疫法》公布实施以来,动物检疫证书的格式也相应作了调整,新版的证书已经使用八年了,笔者在多年实践中,发现这些证书的填写仍然有很多不甚规范之处。本文试着将检疫证书的几个关键内容的法律意义进行分析,并和广大同仁一起探讨。根据内容的性质来区分,我们把填写项目分为不…  相似文献   

10.
动物检疫证明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并经过检疫合格后所出具的法定证明。在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过程中检疫证明的用量较大、使用频繁、书写严格,可见动物检疫证明在动物检疫和监督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使用的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证明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五种,另外还有《非疫区证明》。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的动检工作中使用的检疫证明有5种.即《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用于县境内交易、运输的动物.此证一式两联.第一联存根.第二联交动物畜主。  相似文献   

12.
<正>(续《中国蜂业》2015年第8期)蜂群自原驻地起运前和自最远蜜粉源地起运前,货主应提前3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为6个月,且从原驻地至最远蜜粉源地或从最远蜜粉源地至原驻地单程有效,同时在备注栏中标明运输路线。按照《蜜蜂检疫规程》规定和新版《动物检疫合格  相似文献   

13.
1案件发现和处理 2004年10月25日,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收到相邻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转来的一份动物检疫证明,经查《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号码是76900922,《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号码是54846501,出证动物检疫员是徐某某,出证日期是2004年10月16日。根据动物检疫证明支领审核登记册,查明这两种检疫证明是某县动物检疫站于2004年9月20日支领的,通过对《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使用存根核对,发现检疫证明上下联检疫动物(生猪)的数量不符,上联检疫数量是8头,下联检疫数量是26头,经进一步核实,动物检疫员徐某共使用《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4本,其中有47张存在动物检疫数量不符;检疫证明一联共检疫生猪417头。二联检疫生猪1045头,相差628头。经调查核实动物检疫员徐某某承认了涂改动物检疫证明,造成上下联检疫数量不符,从中贪污检疫费违法事实。  相似文献   

1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发布实施以来,辽宁省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断强化检疫证明管理,为控制动物疫病流行,保证畜牧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以来,全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发放数量连续4年超过10万本,4年累计发放491118本。在加强检疫证明管理的工作上,除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丽  马丽 《新疆畜牧业》2011,(Z1):36-37
从2011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检疫标志。官方兽医应在6月1日使用之前,全面准确掌握新版动物检疫合格和检疫标志的样式、用途和填写应用规范。现就此问题,谈一谈笔者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分别是《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它们是动物检疫员依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过检疫合格后出具的证明,也是经营者运输、屠宰动物和经营加工动物产品重要法律凭证。  相似文献   

17.
检疫证明回收是屠宰厂(或肉类联合加工厂)在屠宰动物前核对《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具备有效检疫合格证明的动物准许入厂屠宰并回收检疫证明。同时也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促进检疫工作和逆向监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与其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现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包括《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由法定人员按法定程序对法定对象实施检疫,经检疫合格后出具的,是动物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法定证明。经检  相似文献   

19.
检疫票证是由农业部统一制定格式,由指定印刷厂统一印制,逐级下发使用,它是动物及其产品健康状况的重要凭证,是各级动物检疫部门依照《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对辖区内的动物、动物产品行使检疫、检验权的唯一标志。B前使用的票证主要是《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人《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五种人动物防疫法》涉及票证的使用管理条文达IO条之多,河一上省武安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布所险过长期的实际工作探索,在票证管…  相似文献   

20.
新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国家在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1]和新出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2]的基础上,对动物检疫工作又一次重要的规范性调整。新证的全面实施,必对现行的检疫管理和检疫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笔者根据十余年的从业经验,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