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与动态     
利用充气新技术养对虾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利用充气新技术养殖中国对虾有了新突破。全市50公顷实施充气技术养殖的中国对虾喜获丰收,养殖对虾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3900公斤以上,实现了高产高效。实践证明,这一新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1对虾产业发展背景对虾养殖产业是我省沿海特色主导产业。全省对虾养殖始于1981年,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期(1981-1992)、调整期(1993-2002)、恢复期(2003-至今)三个重要阶段。1988年全省对虾养殖年产量3.7万吨,平均单产、规格、效益三项居全国第一,创历史最好水平。1989年全国对虾养殖现场会议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标志着我省对虾养殖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但自1993年以来,对虾病毒病在全国大范围爆发,我省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对虾养殖业发展现状对虾养殖是水产养殖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暴发性流行病的严重困扰之后,近年来全球对虾养殖进入了一个更为理性的发展阶段。亚洲作为世界养殖对虾的主要产区,据估计2003年养殖对虾产量达到135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6%。中国作为养殖对虾的主要生产国之一,2003年的养殖产量达到49.3万吨,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2吨/公顷/年。养殖对虾产量占中国当年海水养殖产量的3.9%,估计占全球海虾养殖产量的30%以上。中国沿海各地均进行对虾养殖,但各地采用的养殖模式以及各种养殖摸式的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4.
围塘塑料大棚对虾精养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对虾围塘精养高产的养殖产量相当高,比如南方“高位池”对虾养殖单茬亩产可达1t,一年二茬养殖或一年三茬养殖的亩产可达2t-3t,但是,全国围塘对虾养殖仍以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为主,年最高对虾平均产量也只有150kg/亩。其主要原因为:池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与不同虾类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脊尾白虾等虾类与三疣梭子蟹进行混养。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三疣梭子蟹养殖单产最高,平均产量1678.5 kg/hm2,其次为凡纳滨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平均产量1659 kg/hm2。对虾养殖单产以凡纳滨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最高,平均产量990 kg/hm2,其次为中国明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平均产量952.5 kg/hm2。但考虑到日本囊对虾市场售价为其他混养虾类的两倍,因而日本囊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养殖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正>1993年以前河北省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是中国对虾,养殖面积最高年份达到30万亩,养殖产量近4.7万吨,全省平均亩产155千克,平均规格11.5厘米/只,平均亩效益800元,这三项指标均列全国前茅。1994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对虾养殖处于低潮期,全省中国对虾养殖面积萎缩到不足10万亩,总产量1500吨,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河北省对虾养殖品种主要是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种,养殖总面积2万余hm2,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粗放型养殖,其中日本对虾主要是蟹-虾、鱼-虾混养模式。2013年,各类对虾养殖产量分别为南美白对虾10 813t、中国对虾4 254t、日本对虾3 815t,平均单产南美白对虾为1 204.05kg/hm2、中国对虾666.6kg/hm2、日本对虾1 035.6kg/hm2,近几年由于  相似文献   

8.
<正>斑节对虾"南海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院综合多个野生对虾种群,经连续六代群体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种,特别适合在温暖的咸淡水水域生长。"南海1号"生长速度比普通斑节对虾提高20%以上,养殖成活率比普通斑节对虾平均提高10%以上,具有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发病率低、养殖成活率高等特点。据悉,养殖"南海1号"主要采用精养、混养和鱼塭生态养殖三种模式,其中精养平均亩产量800~1000斤,混养平均亩产量300~500斤,鱼塭生态养殖平均亩产量50~200斤,养殖效益高。  相似文献   

9.
1986年以来,因孵化技术和单一养殖系统的发展,台湾的对虾养殖业增长速度十分惊人。目前台湾人工养殖对虾的平均单产是世界最高的,池面每季对虾的产量为8.4—15吨/公顷(每年生产两季)。台湾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是P、Monodon对虾(斑节对虾),其寿命估计为三年,成年虾体长可达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沿海人工养殖对虾3440亩,总产达26万多斤,其中,干于县水产养殖场产对虾204000斤,平均亩产达127斤。去年底,国家水产总局在干于县召开了全国海水鱼虾养殖现场会议,介绍了他们大力发展对虾人工养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设定密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养殖池水质指标变化趋势和养殖效果,采用生物絮团技术在室外循环水养殖设施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试验。投苗规格为0. 158 g/尾,养殖密度为600尾/m~3,使用14口面积为15 m~2的水泥池进行试验,养殖周期120 d。结果显示:在养殖试验期间,试验池养殖水体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 81±0. 99) mg/L,亚硝酸盐氮的平均质量浓度为(2. 00±3.96) mg/L,p H 7. 48±0. 36,弧菌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0±77) cfu/m L;经过120 d的养殖,对虾的平均全长达到(14. 022±0. 269) cm,平均体质量达到(15. 748±1. 803) g。研究表明,在室外循环水养殖水泥池利用生物絮团技术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具有养殖存活率高、换水率低、养殖产量高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获得成功,取得平均亩产210kg以上的好成绩。现将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作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对虾养殖的关键在于养水,养水的根本在于养底。有效地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平衡调控养殖环境的生物因子和理化因子,平衡藻相与菌相,营造良好养殖生态,是应对当前对虾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和养殖环境污染、实现对虾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公司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经过几年的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实践,养殖对虾产量每造平均亩产稳定在850公斤以上。总结养殖情况,现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自对虾暴发病毒性虾病以后,各地对对虾养殖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我们也在借鉴国内外多种对虾防病养殖经验的基础上,于1997年4~9月份,在丰南市滨海镇新苑小区进行了地下卤水全封闭内循环精养中国对虾试验,获得了平均单产284.6kg/667m~2,最高单产达374kg/667m~2,平均盈利  相似文献   

15.
<正>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应激反应往往是导致虾病暴发的重要诱因,养殖者须增强应激防控意识,强化应激防控措施。2014年4月开始,我们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滨州市利捷水产养殖基地,开展利用黄河水配兑地热深井水设施养殖凡纳滨对虾研究,12月经专家测产验收,对虾单茬单池平均产量144.9千克,折合6.59千克/米2,平均体长11.7厘米,平均体重19.22克/尾,2015年3月该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利用充气新技术养殖中国对虾有了新突破,全市750亩实施充气技术养殖的中国对虾喜获丰收,养殖对虾单产平均达到260公斤以上,亩均获取直接经济效益3400多元,实现了高产高效。虾池实施充气养虾这一新技术,是莱州  相似文献   

17.
李卫东 《河北渔业》2012,(11):39-40,45
<正>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渤海,1990年曾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70%[1],但由于病害、种质、环境、养殖模式等原因,养殖产量急剧下降,平均单产仅有150~300kg/hm2,对虾养殖行业亏损严重。"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黄海水产研究所经过7代选育获得的第一个人工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2],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成活率高等优势,目前在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已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18.
乐亭县翔云岛林场虾场,1984年获得对虾养殖丰收,全场73.88亩精养池,共产对虾30,375斤,平均亩产411斤。对虾平均体长11.31厘米。其中一个4号池,养殖面积为2.88亩,共产对虾2094斤,平均亩产727.1斤,平均体长11.25厘米,创全县养虾单产的最高记录,现将该池养虾技术措施报告如下: 一、养殖方法 (1)虾池条件:该虾池原为三个精养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依靠先进的养殖技术,大力兴办海水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养殖的2.74万亩中国对虾扭亏增盈,近千亩实施充气技术措施养殖的中国对虾获平均亩产200公斤、亩均效益1500元的较好成绩;开发养殖的3000余市海湾扇贝亩产平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虾养殖在东营地区掀起了第二次养殖高峰,养殖品种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发展到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但在养殖过程中虾病的暴发时间不断提前,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寻求一种更为适合东营地区养殖的虾类,我们在曾养殖对虾的池塘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选取东营市水产养殖服务中心第一排的23、24号虾池,池塘面积为2公顷,泥沙底质,平均水深1.5米,进、排水方便。5月17日分别投放中国对虾30万尾,6月5日23号虾池开始发现死虾,其后陆续死亡,经诊断是细菌病,采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