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科技》2008,(1):34-34
该品种由中国大豆研究所从国外引进,是高产稳产,出油率、出豆腐率极高,在国际市场极有竞争力的新品种。 特征特性:株高80-120cm,长势强、分枝多、结荚部位低,单株分枝26-30个,结荚600-800个,最多可达2000个。株产净豆0.25~0.4kg,高的可打1.4kg。主茎突出,侧枝粗壮,角灰黄色,每荚2-3粒,籽粒金黄色,光泽度好,圆粒,豆脐褐色,出油率高、出豆腐率比其他品种高1~2倍,粗蛋白质含量48.7%。丰产性好,百粒重22-24g,每(667m^2产300~400kg,高产田块可达750kg。抗病、抗倒、抗逆性强、耐重茬、耐高温、耐肥水、耐旱、耐涝、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可连年作种不退化。在黄河及长江以南春夏季可播。全生育期约120d。不适宜北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小杂粮在宁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夏小杂粮种类和分布 小杂粮是指生育期短,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面积较小,有特殊用途的小宗粮豆,包括豆类(豌、扁、蚕豆,草豌豆、芸豆、绿豆、红小豆),粟类(如糜子、谷子),麦类(大麦、莜麦、青稞、高粱等)和荞麦类(甜荞、苦荞)等数十种。宁夏山区主要有豌豆,蚕豆,扁豆,草豌豆,糜子,谷子,荞麦,莜麦8种,高粱原来银川平原种植,近年面积大幅度减小,山区种植以产草为主。  相似文献   

3.
吴大春 《中国茶叶》2010,32(7):36-36
苦菜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野菜,又称苦马菜、苣荬菜等。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叶互生,叶片内有白乳汁,味苦、性寒、无毒。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苦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有锌、镁、钙、铜等微量元素,苦菜茶清暑败火,解毒凉血,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脑功能、强身健体、明目美容等功效,同时可以清除尼古丁对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茶馆,又称作茶楼、茶坊、茶居、茶屋、茶室、茶社、茶园、茶庄、茶肆、荼轩、茶苑。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今山东邹县)、齐(今山东临淄)、沧(今河北沧州)、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表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山东邹县、  相似文献   

5.
“龙楼风阙不肯住,飞腾欲往天台去。”浙江天台山因“山有八重,顶对三辰,当牛女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天台县以山为名,位于浙江东中部,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绵亘千里,千峰竞秀,奇岩倒悬,万壑争流,云起霞飞,构成“碧玉连环八面山”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以“古、幽、奇、秀”和“佛宗道源”著称,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之风,自古至今。从西安到罗马,茶叶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畅销商品。茶叶最初是作为草药来饮用的,化学分析表明,茶叶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多酚、甲基黄嘌呤、咖啡因、脂类、氨基酸、矿物质等。其中,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物质。茶中多酚的种类取决于它所经历的发酵水平。多酚类化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酚酸、花青素和类黄酮组成,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比例最高[1]。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包括类黄酮(儿茶素,单宁,茶黄素以及酚酸,统称为绿茶多酚[2]。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把茶多酚与肥胖、抗氧化、抑菌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本文旨在探索茶多酚与疾病在医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发展较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纤维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棉花生产波动较大。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棉花生产中,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很多,如种子、种植制度、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储、加工等,但其中种子的选育、繁育、加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龚永新 《中国茶叶》2009,31(1):38-39
“道”原指道路,引申为方向、途径,后又引申为合乎事理标准的道理、思想、学说、主张等意思,并上升为中国的学术用语。茶道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活动,是一个侧重精神揭示的概念。我国茶道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思想,融儒家浩然正气、积极进取,佛家一团和气、众生平等,道家清风雅趣、淡泊人生等为一体,体现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  相似文献   

9.
茶德印存     
林乾良 《茶叶》2013,(1):50-51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散馥全球。四大发明,固早已载人史册。他如中国饮食、语言文字、金石书画、中医针灸以及瓷器、武功、围棋、麻将等,莫不肇始于华夏,影响及于寰宇。其中,尤以茶文化为特出,其流传之广、内涵之博、利民之深、赞誉之隆,实属罕与伦比。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在营养繁殖时易受病毒的浸染,当条件适合时,病毒就会在植株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造成减产50%以上。研究发现,有30多种病毒能感染马铃薯,并引起品种退化,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生产。通过微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能从马铃薯体内脱除PLRV、PVY、PVA、PAF、PVG、PVM、PSV等病毒。因此,采用组培技术,通过一定良种繁殖体系,生产优质脱毒种薯,是保证马铃薯优质、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玉米编年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屏亚 《玉米科学》2001,9(1):098-107
编年史,或称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记述体裁,按年、月、日编排史实,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本篇所称的编年史,实际上是“玉米大事记”,逐年逐月记述20世纪玉米生产和科研方面值得记录的大事、要事。“大事记”初稿编拟于1985年,以后逐年补充、增加、修改;先后承蒙吴绍马 癸、李竞雄、郑长庚、苏献忠、魏鸿钧、黄舜阶、谢道宏、景希强等专家修正补充,逐步翔实。现将1900~2000年中国玉米编年史奉献同行,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王兵  王全香  蔡振强 《中国茶叶》2011,(12):1+24-1,24
1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铜仁地区松桃苗族自治县考察时强调,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贵州要因地制宜,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和加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响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3.
在黄河流域棉区,冀丰103春播生育期120 d,植株松散,果枝较长,铃大、卵圆形,铃尖明显,结铃性好,后期叶功能较好,不早衰,吐絮畅;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3-2014年黄河流域棉区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084.5、1 596.0和1 497.0 kg·hm-2。并从适宜播期、合理密度、水肥管理、科学化控和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概述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吉利豆1号是早熟、高产、稳产、抗病虫的大豆新品种,增产显著,生育日数平均120d,需动积温2400℃。有限结荚习性,三、四粒荚多,尖叶,白花,株高77.4cm。  相似文献   

15.
中杂红368(原名“H368”)是以LC0301 A为母本、“991 R”为父本,三系法配套制种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皮骨比高、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晚熟型杂交红麻新组合。茎红色,圆滑光泽,掌状深裂叶,茎杆直立较硬上下粗细较均匀,苞叶5片,花萼7片,花冠黄白色。在2009-2010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株高426.07 cm、茎粗1.93 cm、纤维鲜皮厚度1.42 mm、笨麻率18.85%、干皮出麻率62.96%,其平均纤维产量4456.20公斤/公顷,比对照福红951增产25.32%,位居第一。在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079.19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23.65%,位居第一。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15天后病指为14.00,45天后病指为12.73,为高抗炭疽病,属于高抗类型。纤维支数315支,强力354牛顿,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6.
吉利豆5号是中早熟、高产、稳产、抗病、高抗大豆食心虫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日数平均120天,需≥0℃活动积温2400℃。亚有限结荚习性,三四粒荚多,尖叶,白花,灰色茸毛,平均株高74.3厘米。适应范围广,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剑麻虽然适应性广、比较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它是多年生的叶纤维作物,株型大,叶片多,根系发达,养分消耗大,因此,要求剑麻速生,高产、稳产,必须在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培育大壮苗和种植工作的同时,抓好施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三交种因其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比单交种更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比较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栽培条件,且制种产量高,种子生产成本低,因而种子价格也较低,农民比较容易接受。选育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玉米三交种,对发展边远、贫困的岩溶山区玉米生产,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意义十分重大。为此,经过多年的努力,育成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品质优良、制种产量高的玉米三交种毕玉4号。  相似文献   

19.
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296.6万,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毗邻区域。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勤劳耕作,“饭稻鱼羹”,繁衍发展,创造了极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体系。尤其是侗族的饮食文化,特色明显,品种丰富,如酸鱼、酸肉、牛羊瘪、油茶等,其中油茶在侗族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油茶,颐名思义,与水泡的茶不一样,而是与油有关的茶饮:同时,喝油茶除了品饮之外,主要还是用来食用充饥的,  相似文献   

20.
港辐7号是利用系统选育与核辐射诱变技术相结合方法育成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64d,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株高98cm,平均穗粒数120.5粒,千粒重24.5g,一般产量550kg/667mg。米质优良,有八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二项迭二级标准。最适宜栽培密度为13cm-30cm,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重施底肥,蘖肥分两次施,合理施用穗肥。度时防治白叶枯、穗颈瘟、纹枯病及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在辽宁适宜在丹东、大连等地区种植,省外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宁夏、新疆、四川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