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智红 《江西棉花》2007,29(5):49-49
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很大程度上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一般会减产10%~30%.虽其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和病原菌并不相同,但其侵染特征,致病原理及所导致的危害后果基本相同,不少地区枯萎病和黄萎病同田同株混生,产量损失更大,危害也更大.区别两种病害的发生,并加以防治,提高棉花产量,也是棉花丰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严重时可使棉花绝产,因此该病是限制老棉区棉花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抗枯、黄萎病性是棉花育种工作中选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棉花新品种一般对枯萎病的抗性可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所以目前单靠棉花育种工作难以解决生产中的诸多问题;国内外有使用缩节胺抑制黄萎病的试验,但效果不突出,而市场上虽有多种预防黄萎病的药剂出售,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除控制好枯、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外,从耕作栽培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使之不…  相似文献   

3.
2004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山东省近百万公顷棉田枯黄萎病大暴发。据调查,发病率达48.6%~82.4%,轻者萎蔫干枯,大面积蕾铃脱落;重者全株死亡,甚至绝产。因此,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十分重要。1气候因素的影响1.1暴发和温度、湿度的关系。据当地气象资料记载,2004年4月平均温度为17.2℃,比历年高2.6℃,为播种适温,但5、6月份棉花进入现蕾期,天气阴雨连绵,2个月降雨量为223.8mm,比历年同期降雨量多133.2mm。其中6月份降雨量达171.2mm,比历年同月多77.2mm。现蕾期又是枯萎病发生高峰,长期的低温高湿,给棉花枯萎病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条件。6…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棉花种植历史悠久 ,也是全国棉区单产水平最高的棉区之一。棉花枯、黄萎病近年来面积呈逐渐扩大、发生程度加重趋势 ,特别是 2 0 0 3年 7月份持续特大暴雨 ,病区面积迅速扩大 ,由此造成的危害将日益严重 ,搞好棉区枯 ,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症状棉花枯、黄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检疫性病害。棉花枯萎病在棉株上症状复杂多变 ,在苗期主要表现为子叶或真叶凋萎下垂 ,有的叶脉发黄 ,叶肉仍保持绿色 ,形成网纹 ,被害棉苗大量枯死。成株患病叶片半边黄 ,半边绿 ,节…  相似文献   

5.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枯、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及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棉区均可发生。从棉花发病的症状、抗病品种的鉴定、育种的成就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国  屈霞  余筱南 《作物研究》2006,20(Z1):430-434
棉花枯、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及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棉区均可发生.从棉花发病的症状、抗病品种的鉴定、育种的成就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宪辉  余渝  陈红 《中国棉花》2003,30(8):38-39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危害新疆棉花最严重的两种病害 ,曾被棉农认为是棉花的“癌症”,随着新疆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 ,重茬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作年限延长 ,棉花枯、黄萎病危害迅猛扩大并日益加重。据调查 ,自 1 995年以来 ,枯萎病危害 ,每年绝产面积在 3330公顷左右 ;发病面积已占播种面积的 2 0 %~ 30 %。摸清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以及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新疆棉花生产的迫切需要。1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受着多种因素影响 ,最主要的是寄生病原菌和生态条件。正确地掌…  相似文献   

8.
秦久刚 《中国棉花》2004,31(8):33-33
病害名称枯萎病黄萎病凋枯病渍害病因由病原镰刀菌从根部侵入 ,适宜条件 ,病菌存活 6年以上 ,淹水使病菌失去存活力由病原镰刀菌从根部侵入 ,适宜条件 ,病菌存活 6年以上 ,淹水使病菌失去存活力缺钾棉田排水不良 ,影响根的吸收活动发生期苗期即可发病 ,现蕾期盛发 ;秋季多雨 ,气温下降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3~ 5片真叶期开始发病 ,7- 8月多雨、高温会大发生一般在棉花中后期发生涝渍后         危害性可造成死株。仅危害棉花、秋葵等几种植物一般不造成死株。能危害棉花、瓜、豆等一般不造成死株严重时造成死株传播途径带菌种子、病…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花最主要病害.洞庭湖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发病面积、病原菌种类增加.发病程度加重,枯黄萎病混合发生是当前枯黄萎病的发展趋势.病害仍是制的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防治棉花枯黄萎痛的最佳对策是配套综合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农业、化学、物理),达到重痛区病害减轻、轻病区得到控制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枯黄萎病症识别枯萎病(1)高温易发,平均日温23℃以上;(2)各小种适于不同的土壤类型;(3)棉花各发育阶段均可发病,常见发病时间在播种后4星期,花期尤对发病敏感;(4)症状与黄萎病相似,但鳞状片碎片呈现不变红而褪绿的现象。部分棉叶褪绿萎蔫;(5)病...  相似文献   

11.
棉黄红叶枯病(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豫西南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1],但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后,该病害呈逐年上升、危害加重趋势.该种病害发生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常与枯黄萎病混生,其症状与黄萎病相似,主要区别是剖视茎秆或叶柄,导管变褐色为黄萎病,导管不变色为黄(红)叶枯病[2].  相似文献   

12.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博州棉花枯、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当前博州棉花生产中最主要的两大病害,广泛分布于全州各棉区。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病以来,中度以上危害程度已达1 .0万~1 .4万公顷,约占棉花播种总面积的40 %~5 0 %。因此,探求其发生、流行规律,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提高博州棉花产量的关键途径之一。1流行原因分析博州棉花枯、黄萎病连年发生与地区土壤条件、品种特性、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以及农事操作等原因是分不开的。1 .1气候因素。近年来,博州气候变化显著,特别是2 0 0 1年、2 0 0 3年夏季雨水急剧增多,导致棉花蕾期前后低温高湿,从而给棉花枯、黄…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生产过程中,病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对棉花的产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以枯萎病、茎枯病、凋枯病、红叶茎枯病影响较大,枯萎病为病原菌引发的病害,后三者系生理性病害。 棉花枯萎病及枯萎、黄萎混发的病区,多发生在种植棉花多年的老棉区,一般是由种子带病传播开来的,在常规的防治措施上,多以更换抗病品种和实行水旱轮作为主,这两项措施对枯萎病是有一定防效的,但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有优良的抗性,但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多种病害发生严重。为控制棉花中后期病害发生,笔者对本市棉田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褐斑病、棉花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2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枯萎病。发病时剖视棉株茎秆可见茎内有褐色条纹,破坏输送水分的维管束组织,使根部吸收的水分不能向上输送,造成叶片萎蔫或黄化至全株枯死。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  相似文献   

16.
郑红霞 《中国棉花》2007,34(5):31-32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棉花是本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在4500~5500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10%,单产皮棉在1200kg上下徘徊。长期以来,由于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提高。为了减轻病害、提高单产,2004-2006年对枯、黄萎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1危害症状两种病害都是侵染危害茎秆内的维管束组织,影响养分和水分向上输送。其中枯萎病病叶主要表现为黄色网纹型,病叶全部或局部叶脉褪色变黄,叶片增厚,凹凸不平,最后全叶变黄枯焦脱落,植株矮缩,剖开病株的茎秆可见到黑褐色条纹;黄萎病病株从…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 ,我国部分棉区棉田发生了生理性病害 ,严重影响了棉花的生长发育 ,造成蕾铃脱落。典型植株剖开茎杆木质部颜色正常 ,没有变褐 ,不是枯、黄萎病症状。据调查 ,在正常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情况下 ,棉田一般不会发生生理性病害 ,或生理性病害的症状较轻 ,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不良的气候条件下 ,正常的栽培管理措施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往往会发生生理性病害。品种之间发病程度差异性较大 ,比如中棉所41今年发病就比较重。该病害尤以黄淮棉区的豫东、鲁西南、皖北发生较重 ,几乎所有的棉花品种均不同程度地发生 ,…  相似文献   

18.
我省为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近年来,抗枯萎病棉花品种陕401大面积推广后,对控制枯、黄萎病为害,提高棉花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枯萎病被基本控制后,黄萎病仍有发展趋势。因此,选育兼抗枯、黄萎并具有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是生产上的迫切要求。我所经过多年努力,继陕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黄萎病是植物检疫对象,危害性大,顽固性强。近几年来,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特别是超宽膜、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大力实施,使原有的棉田温度、湿度环境发生了改变,随着积温的提前和湿度加大,棉田枯、黄萎病的发生也呈现发病提前、病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枯、黄萎病的防治难度也日益加大。南口农场二连在枯、黄萎病的防治方面注重轮作倒茬及水旱轮作,对减轻病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重视病情的普查工作,划分无病、轻病、重病区,对不同的病区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棉花枯萎病病原为尖镰孢萎蔫专化型,该菌专化性强,只为害棉…  相似文献   

20.
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在育种上,对枯萎病的抗性较易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新疆是我国优质棉基地,棉花是其支柱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萎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限制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2003—2004年的大田生产及2005年生产示范表明,辽棉18早熟性好、结铃性强、丰产性突出,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综合指标好,适宜本区种植。1特征特性及纤维品质该品种为早熟陆地棉品种,植株塔形,I~II分枝,叶片中等偏大,掌上5裂,叶色较深,铃卵圆形,以5室铃居多。株高63cm,果枝始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