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哈密地区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4万亩,设施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良好。但是,各乡镇栽培的品种不尽相同,抗逆性差别较大,产量与品质参差不齐,取得的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此,我们在2013年引进不同设施葡萄品种,在日光温室采用高密度立体栽培模式,2014年、2015年进行两年的试验,探索在同一条件下的优势品种。一、试验目的设施葡萄不同品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栽培模式,相同的管理措施,对其产量、品质、抗  相似文献   

2.
<正>设施栽培葡萄是一项实现葡萄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济宁市设施栽培葡萄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截止2016年底,全市设施栽培葡萄达到6500公顷,年产量15万吨,产值超过5亿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由于设施内特殊的小气候环境,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虫害易发多发,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葡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葡萄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有效防治设施栽培葡萄中的常见病虫害,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对济宁地区设施栽培葡萄的常见  相似文献   

3.
红地球葡萄原产美国,具有粒大、色艳、耐储运的优点,是宁夏设施葡萄主栽品种。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成熟,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但设施栽培条件改变了葡萄本身固有的自然生长规律。促早栽培中,冬春季覆盖塑料薄膜期间,设施内光照及CO2浓度不足,导致葡萄制造的光合产物明显减少,营养积累不足,致使新梢冬芽花芽分化不良,设施促早栽培葡萄翌年产量低,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连年丰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设施葡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设施葡萄"隔年结果"这一现象,本研究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进行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葡萄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为宁夏设施葡萄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葡萄设施栽培能够提高结果量,增加经济效益。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与调控,是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作者重点阐述了葡萄生长的土壤温湿度标准;设施葡萄生长各阶段的温度、湿度调控的具体要求与方法;葡萄病害发生与温湿度的关系等,为设施葡萄温湿度管理与调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玫瑰香葡萄大棚设施栽培技术在昌黎县试验、示范、推广已经取得很大突破并获得成功。昌黎县是河北省最大的食用玫瑰香葡萄栽培基地,生产的"碣石牌玫瑰香葡萄"享誉全国,深受消费者钟爱。夏季正是玫瑰香葡萄树旺盛生长,对当年葡萄产量、品质和第2年花芽分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树体管理不当,会造成树体架面郁闭、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为了更好的提振当地这一优势产业,使其健康、平稳、持续发展,现就大棚玫瑰香葡萄夏季管理的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设施葡萄栽植不断规模化发展,为了能够充分保证设施葡萄的品质和产量,葡萄种植户需要重点加强栽培管理,采取科学的栽培方式,做好葡萄选种、苗木选购、栽植过程等环节管理。并且在实际的栽植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栽植意识,运用现代栽培技术,进而全面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增加设施葡萄栽植户的经济收入,实现葡萄栽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葡萄品种引进要慎重栽培品种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葡萄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省气候条件及葡萄的生长环境,阐述了福建葡萄设施栽培现状,可通过设施栽培提升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并分析了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阳光玫瑰'葡萄具有肉脆、大粒、浓郁的玫瑰香味等优良特点,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在南京地区发展迅速.该文结合南京太田葡萄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玫瑰'种植基地的设施栽培经验,总结了'阳光玫瑰'葡萄的主要特征,并从种苗、建园、架式、整形修剪、避雨栽培、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提出了设施栽培关键技术,以期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安顺地区栽种的葡萄新品种,开展蓝莓葡萄、酒香葡萄、早玉红、茉莉香、红中之宝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茉莉香长势旺盛,抗病性强,但产量偏低(902.32公斤/亩);早玉红长势中等,生长周期短,适合粗放管理,减少人工使用,从而可提高经济效益;红中之宝长势中等,产量高(1 481.81公斤/亩),适合设施栽培。红中之宝、茉莉香、早玉红3种适合安顺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葡萄设施栽培周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栽培中葡萄因人为调节其生长周期,因此栽培管理技术和露地栽培截然不同。从总体上看,葡萄设施栽培基本上可以分为休眠前期管理、休眠期管理、萌芽期管理、萌芽至开花期管理、果实生长期管理、成熟期管理及采后管理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河东生态园艺试验中心的设施果业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提高设施葡萄管理水平,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现针对“中心”实际情况,将实践中摸索出的葡萄栽培管理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围绕设施葡萄建园的关键技术、葡萄设施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以及葡萄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要对葡萄设施栽培期内各个阶段关键问题和技术措施予以正确的做法和处理,在每个阶段做好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才能确保葡萄实现良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设施栽培产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在栽培过程中对技术要求十分严格。近些年随着社会大众对葡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设施大棚葡萄栽培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种植地选择、覆膜揭膜时间管理、温度控制、品种选择、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等双膜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希望提高设施葡萄的种植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同水分处理梯度,对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耗水特性、水生产力和水分生产函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期适度亏水尧其余生育期充分供水是延后栽培葡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的调亏模式。采用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对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行拟合,通过对两种模型的比较,探索适用于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验证了Blank模型在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中是合理有效的,且水分敏感系数按照浆果膨大期、抽蔓期、着色成熟期、开花期以及萌芽期的顺序依次递减,葡萄的耗水规律与水分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摘要:研究比较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大棚促早栽培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露地栽培葡萄成本低于设施栽培葡萄,但果实品质和效益最低;钢架大棚促早栽培模式下葡萄成本最高,但品质最佳,经济效益好于其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葡萄是果树栽培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树种之一,葡萄适应性强,用途多,很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农谚说"二、三分种,七分管",葡萄园管理的精细好坏,对葡萄早结果、浆果产量和品质优劣有直接影响。本文阐述了葡萄早结果及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疆自发展葡萄产业以来,采用标准化、模式化、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其地位也逐渐提高。而肥料对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在设施葡萄栽培条件下,在葡萄座果期,使用粉状肥料、桶装水溶肥、小瓶液体肥、A、B肥,以清水作为对照,在葡萄果实成熟期,对葡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最终确定使用桶装水溶肥能有效提高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同时桶装液体水溶肥也有利于设施葡萄形成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设施大棚葡萄为对象,开展内置式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对葡萄产量与品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提高葡萄产量30.62%,改善葡萄品质,实现增收节本101 805元/hm2,增幅高达82.35%,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合在大棚葡萄栽培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葡萄设施栽培已成为葡萄生产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因此,研究推广设施栽培技术意义重大。从新疆气候条件看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葡萄,80%以上采用的是陆地栽培,而北疆部分寒冷地区,适宜采用设施栽培,这样可使葡萄成熟采收期提早,品质优良,商品价值高,同时还具有可密植、产量高、见效快、易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病虫害是对设施葡萄栽培生长带来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已成为了影响无公害葡萄生产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加强对设施葡萄栽培病虫害的防治。基于此,以甘肃省民勤县设施葡萄栽培常见病虫害为例,就设施葡萄栽培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