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费本武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32-232
本文阐述了精养池塘水质调控的重要性,提出养鱼重在养水的观点,并介绍了水色形成原理和几种根据水色判断水质的优劣及调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将淡水渔业列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六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些年,在云南进行池塘养鱼的人越来越多,在池塘养鱼中,最重要的就是池塘水质问题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池塘中鱼的养殖情况,甚至如果水质过差的话,可能会导致鱼的死亡,所以,要保证了池塘水质的安全,才能保证养鱼的质量,本文针对常见的水质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2002,(2):44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一、技术简介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于 1993年从美国引进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其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杂食性鱼类,如斑点叉尾■、罗非鱼等;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如鲢、鳙鱼,它们可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可作为清除养殖水体中的野杂鱼等。两种鱼类的放养搭配比例、放养时间、放养规格等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与我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种草养鱼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种草养鱼技术,包括池塘条件、种草、鱼种放养、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病害防治、适时捕捞等内容,以期指导养殖户提高种草养鱼技术,增加养殖效益,并减少饲料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淡水池塘现代化养鱼技术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淡水池塘养鱼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池塘改造、360°投饵机、曝气增氧机、自动施药机、水质自动监控等池塘现代化养鱼技术的优势,以期为淡水鱼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淡水网箱养鱼的养殖强度和养殖规模日益增加,对于周围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些水体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水质恶化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其次就如何有效应对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水体环境污染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传统的淡水池塘养殖模式是造成污染的原因之一,同时污染也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的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多品种养殖、浮动草床生态调控、微生态环境调控及人工湿地水质调控4种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在高产综合养殖池塘内,畜禽-水-鱼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池塘水作为中间载体负荷很大,水质污染严重,甚至有的池塘难以养鱼,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周边环境。因此,了解综合养殖池塘水质特点及主要污染途径,并有针对性地对水质进行科学调控,让有限的水体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促进池塘养鱼的健康发展,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综合养殖池塘水质特点1.1水过肥,水华发生多在综合养殖环境下,畜禽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尿排泄物等  相似文献   

9.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及DELPHI法,在综合分析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对14个淡水养殖池塘水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选择其中5个因素作为指标建立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阈值。[结果]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溶解氧〉pH〉浮游植物量〉透明度〉总氮〉浮游动物量〉水温〉生化需氧量〉水色〉盐度〉总硬度;根据重要程度的大小,确定溶解氧、pH、透明度、浮游植物量、总氮5个指标为池塘水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等级进行5级划分,并采用专家问卷方法获得鱼类对各指标的耐受程度范围。[结论]为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在池塘养鱼工作中,池塘水质质量会对养鱼工作的稳步推进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保证水质质量,才能够促进鱼类的健康成长,有效避免鱼类出现大面积死亡的问题。因此结合各地区池塘养鱼工作的实际情况,应该注意对水质变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水质净化措施,为池塘养鱼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1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池塘养鱼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对池塘养鱼的重视,并且不断对水质净化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池塘80∶20主养异育银鲫养殖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为异育银鲫组成,称之为主养鱼,其余的20%左右是由服务性鱼类所组成,称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充分利用池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属新型高科技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养鱼先养水",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水质可促进鱼类生长发育,不良水质则会影响其生长,乃至带来各种疫病。一般来说,良好水质可以概括为"肥、活、嫩、爽"。良好的水质必须定期调控池水的理化因子,加强管理养殖投入品。池水的理化因子是水质变化的内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水温、溶氧、二氧化碳、硫化氢、营养盐类、透明度及水色等,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控以实现水质的优化。养殖投入品则是影响水  相似文献   

13.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及DELPHI法,在综合分析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对14个淡水养殖池塘水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选择其中5个因素作为指标建立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阈值。[结果]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溶解氧>pH>浮游植物量>透明度>总氮>浮游动物量>水温>生化需氧量>水色>盐度>总硬度;根据重要程度的大小,确定溶解氧、pH、透明度、浮游植物量、总氮5个指标为池塘水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等级进行5级划分,并采用专家问卷方法获得鱼类对各指标的耐受程度范围。[结论]为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随机采集呈绿色、白色、茶色、黄色4种常见水色的青虾养殖池塘水样,测定水质p H值、氨氮、NO2-3项理化指标,开展青虾养殖池塘常见水色与水体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呈绿色、茶色水样的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平均值低于阈值,超标水样比例较少,为优质水色,需要保持水色。呈白色和黄色水样氨氮平均值分别高于氨氮阈值1.86倍、3.74倍,超标水样比例显著高于绿色与茶色水样,为劣质水色,需要进行水质调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池塘养鱼对池塘水源、面积、水深、形状和方向、底质、环境的要求,进而提出养鱼高产稳高的池塘改造方法,最后对养鱼水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为池塘养鱼提供参考。池塘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其条件决定着养鱼的效益,一般来说,影响鱼类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的容积、水温、透明度、水体运动、溶解气体、pH值、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等,这些因子不仅与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所有增产措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养鱼技术的实施也直接受到池塘条件的影响。因此,鱼池应该尽可能做到有利于改善上述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由摄食人工颗粒饵料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鮰等;其余20%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如鲢鱼、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一、渔池标准成鱼养殖池以0.3~0.7公顷为宜。要求水质良好、溶氧量高、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池塘周围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亚热带源头流域梯级池塘氮磷含量的变异机制,有利于理解农业小流域池塘水体氮磷面源污染的发生机制。本研究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农业小流域——金井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18组典型梯级池塘(每组上、下游池塘各1个,共36个池塘)进行长期定位观测,采用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期间共12个月梯级池塘水体氮磷的定位观测数据,分析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梯级池塘水体TN含量呈现上游(1.86 mg·L-1)低于下游(2.56 mg·L-1),TP含量上游与下游接近,且上下游池塘TN和TP含量趋势在旱季偏高;梯级池塘水体TN和TP指标超标严重,超标率72.8%以上;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和养鱼影响了梯级池塘水体TN和TP含量,相对不养鱼池塘,养鱼池塘水体TN和TP含量分别增加了60%、34%。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土地利用和养鱼加剧了研究区梯级池塘水质恶化,加强农田面源污染和水产养殖管理有助于梯级池塘水质提升。  相似文献   

18.
养鱼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如果缺氧,轻者影响鱼类生长,重者则引起缺氧死亡,造成重大损失。1.养鱼水体的溶解氧要求。据生产实践,一般养殖(育苗)池塘中的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最低不能低于3毫克/升,否则就会引起鱼虾泛塘死亡。  相似文献   

19.
鱼苗在池塘中进行培育主要是将鱼体长在三厘米左右的小鱼在池塘中进行培育,培育所选择的水体也都为淡水,以这种方式所培育出来的鱼称之为夏花鱼种。在池塘中培育的过程中,因为鱼苗的自身较小,所以鱼苗在池塘中自主活动力较弱,自主的摄食能力也不强,同时相应的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这就需要在进行池塘鱼苗培育过程中极为小心。本文重点就对池塘培育淡水鱼苗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北方池塘养鱼安全越冬管理技术,包括鱼类越冬前安全检查,严格监测水质,保持水体肥度适宜和供氧充足,适时使用药物"封塘",封冰期管理,解冻后池塘处理等内容,以期为北方池塘养鱼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