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套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套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等问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一、栽培方法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以农家肥为主。标准是手握成团、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1.栽培技术1.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以农家肥为主。标准是手握成团、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观指标是肥、细、松、软、厚。提倡选用菜园地,实行水稻育秧、蔬菜种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  相似文献   

12.
水稻旱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节水育苗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对于苗期缺水的地区,采用该技术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经多年试验和示范后在锦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解决了水育秧过程中出现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具有省水、省种、省肥、省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15%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旱育壮秧稀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优点。旱育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合理稀植,扩大行距,减小墩距和墩苗数,更利于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技术推广过程中产量和效益增加明显。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综合性状良的中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整套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  相似文献   

16.
旱育壮秧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合理稀植,扩大行距,减小墩距和墩苗数,更利于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水稻可提早成熟3-5天,一般比湿润育秧节省水50%,节省种子30%,节省秧田80%.旱育秧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抗性强,栽后生长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高,每亩增产50公斤-80公斤,增产10%-18%.  相似文献   

18.
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技术是集湿润育秧、旱育秧、营养盘育秧几种育秧方法的优点为一体的一种育秧方法,具有省秧田、省工、省时、省肥、杂草少、节约成本、安全等优点,秧苗矮壮、低位分蘖多空位少、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等优势,使育秧过程达到量化、优化、简化的目的,近两三年采用这种育秧方法栽培的杂交水稻在多处获得800 kg以上的亩产.  相似文献   

19.
水稻营养盘双膜旱育秧技术是集湿润育秧、旱育秧、营养盘育秧几种育秧方法的优点为一体的一种育秧方法,具有省秧田、省工、省时、省肥、杂草少、节约成本、安全等优点,秧苗矮壮、低位分蘖多空位少、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等优势,使育秧过程达到量化、优化、简化的目的,近两三年采用这种育秧方法栽培的杂交水稻在多处获得800kg以上的亩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旱情严峻形势,特制定现阶段大春生产节水栽培技术措施:一、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集中育秧等节水育秧方式旱育秧具有早播、早栽、早熟、秧苗素质好、分蘖早发、省工省水、省秧母田,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是全国十项农业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