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1选择课题根据智能电能表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要求,巴林左旗供电公司前两项指标都已实现100%,唯独专变用户费控率指标还没有完成预定目标,公司共有专变客户3454户,其中75%以上均为农业排灌客户,农排客户量大分散、属于季节性用电、启停随意,管理难度极大,欠费风险始终存在。专变用户费控推广工作无非两个途径,一是供电企业投资对客户计量装置进行更换,初步预算超  相似文献   

2.
正远程费控是一种"先缴费、后用电"的预付费用电模式,电力客户需要预先交纳电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每三日远程采集的表码自动传送到营销数据库,然后根据客户用电能量测算应扣减的电费金额,当测算剩余电费低于报警限额时,系统将自动为客户发送提示短信,提醒客户尽快交纳电费,防止因忘记交电费而导致停电。1远程费控的优点和缺点1.1优点(1)高效用电。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供电公司利用由智能电能表、集中器、负荷控制终端等组成的信  相似文献   

3.
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以"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为建设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原则建设的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理基础。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线损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提升服务客户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制定有序用电方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以河南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例,介绍如何利用该系统基础数据,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对超容客户进行筛查并快速排查出超容客户,  相似文献   

4.
正国网安徽阜阳供电公司认真践行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方针,创新电能消费新模式,将采集系统智能电能表的费控功能与互联网融合,实现了智能用电消费,即"智能用电通"。"智能用电通"是一种新型电费消费方式,以具备费控功能的智能电能表为基础,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依托,实现抄表、预警、通知、停电、复电等一系列流程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具有联网电费计算准确、信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普及使用,对客户的用电能量进行远程抄录的同时,也可抄录其他用电信息,这为供电企业进行线损管理和对客户开展降损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用电采集信息系统开展降低配电电网电能损耗的做法进行分析。1综合线路线损分析综合线路挂接有专用变压器(简称专用变)用户和综合变压器(简称综合变)用户,专用变用户一般采用高供高计计量方式,综合变用户采用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中卫地区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市场发展,服务智能电网建设,加强营销信息自动化应用,实现电力用户双向互动,提升服务能力的技术基础,中卫供电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实现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目标,特作此可行性研究。用以规范用电信息采集建设现场实施、进度控制、运行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万粉花 《农电管理》2013,(Z1):86-87
实施背景客户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是供电服务的重要内容,其服务质量和响应效率是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公司立足科学发展,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加强服务系统功能建设,全面营销增效益的营销工作思路,电能计量管理系统采用创新技术管理手段,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技术、设备,实现营销数据的实时采集、在线监测、及时分析、数据共享,实现营销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达到营销管理零差错的目的,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有利于优化供电公司营销管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2年以来,国网湖北鄂州供电公司营销管理专业连续获得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同业对标专业标杆称号,取得了丰硕的典型经验成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费控业务应用与管理》《"三融入"活动助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入选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对标经验库;《强化专用变压器超容治理》《开展智能抄核应用提升电费核算质效》入围经验库。1建章立制是前提如何持续巩固管理成果,建立动态跟进的长效工  相似文献   

9.
邹莉 《农村电工》2014,(7):34-35
<正>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智能化用电环节的重要应用,是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的基础,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集系统建设,可有效促进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业务发展,实现用电管理可观测、可控制和自动化,通过数字化通信技术、IT技  相似文献   

10.
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公司发展质效、不断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的重要管理平台。国网安徽定远县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制定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三年规划》,分阶段提出了用电采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10 k V高供低计的专用变电器提出一种具有远程费控功能的新型计量箱设计方案,智能预付费防窃电计量箱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结合现场的高压负控终端、电能表和NM微控断路器集成安装,实现了高压费控、实时监测、可靠防窃电功能,经现场实践,在远程费控和计量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应用,"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智能营销"三全"模式已形成,采集系统在抄核收、用电检查、线损管理等业务方面的管理效能逐步显现,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成为首要关注问题。引起线损异常的原因主要有计量装置故障、三相负荷不平衡、窃电行  相似文献   

13.
1 建设背景 国家电网公司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设智能电网.电的发、输、配、用的瞬时性决定了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对客户负荷特性和用电信息的掌握,所以供电企业需要建设一套覆盖省、市、县所有电力客户,集电能量信息采集、监控、负荷控制、电能量信息分析、决策于一体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全面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加快系统建设,已成为建设"大营销"体系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实施"三集五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1选题理由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户对用电质量以及优质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满足目前抄表业务、费控业务,还可实现双向互动业务需求,使智能表计、用户智能交互终端等在用户和电网公司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  相似文献   

15.
远程费控是国家电网公司打造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用电信息采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信号采集用户电能表数据,根据实时采集的用户电能表数据和缴费信息计算电费,具有准确性、便捷性、及时性的特点。远程费控的推广将用户用电模式由"后付费"转变为"预付费",全面提高电费风险控制能力。由于部分用户未签订费控协议,导致供电企业在推广远程费控时要承担法律风险和服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推进"两个转变"、实施"三集五大"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精益化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江西省安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契机,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为引领,加快营销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了营销管理水平。1加强领导,确保稳步推进"零滞后"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协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供电企业已经实现了智能电能表的全覆盖,客户交费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由"先用电后付费"变成了"先付费后用电",智能电能表费控功能开通后,会对欠费客户进行停电,随之而来,客户欠费结清后,系统也会下发复电指令进行复电。但由于现在营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我国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为加强数据整合体系和数据收集体系的建设,进而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全面开展"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智能电能表表计更换、采集器及集中器安装调试工作,实现区域内所有客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亦庄供电公司积极响应,集中力量开展智能表换装,在2013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低压带互感器用户由于历史原因致使报装变比超过60/5,不能直接更换规格为5(60)A开关内置智能电能表,如果简单的更换为1.5(6)A智能电能表,那么这类用户下一步无法实现费控,为解决此类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和费控功能应用,须对低压带互感器用户实施费控装置改造。  相似文献   

20.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分析智能电网下用户用电的概念及特点,探讨电力营销应有的功能,并提出提高电力营销服务水平的措施,以满足客户用电和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为市场条件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