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在贫困地区发展好产业对于实现精准脱贫和稳定脱贫的重要性。通过在一些先进和传统农区发展产业的经验看,产业的高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自2017年5月起,新一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  相似文献   

3.
产业是就业之基、增收之本,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最稳固、最持久、最根本的有效途径。产业扶贫是专项扶贫的核心内容、行业扶贫的主要形式、社会扶贫的有效载体、精准扶贫脱贫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强调"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省委书记陈豪在全省产业扶贫会议上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举措"。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扶贫成效就难以保证,扶贫成果也难以巩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楚雄州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党委、州政府关于推进产业扶贫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促进产业扶贫举措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提升贫困地区和群众依托产业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精准扶贫,产业是"根"。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产业支撑。重视抓好产业扶贫,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首要任务,也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关键、最根本的内在因素。只有产业发展好了,老百姓才有持续稳定的收入,脱贫致富才有可靠保障。属于黄淮四市的商丘市,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分析其脱贫攻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能为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这一要求为进入决胜阶段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关键在于各地找准自身定位,在精准  相似文献   

6.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各级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武定县委、政府始终把培育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全县产业扶贫现状入手,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发展产业,是甘肃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甘肃视察,指出"甘肃光照充足、气候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度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在脱贫攻坚进入破解深度贫困的新阶段,必须结合深度贫困地区特点,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办法,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准中更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尤其是在全面脱贫攻坚向破解深度贫  相似文献   

9.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长远之计,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考察时也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本文就陆良县农村产业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农村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做出重要论述,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精准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裕安区是农业大区、人口大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必须贯彻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以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以自身七年艰苦的知青岁月为主观背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伟大思想。习总书记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的全面小康社会。本文主要从"六个精准"上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了"六个精准"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也指出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扶贫减贫事业的重大指导意义。为广泛读者进一步理解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河南省泌阳县高店乡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深入贯彻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方略,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思想。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谈到,我国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之一是社会文明程度低,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如果贫困是一种病症,那么"扶志"就是一剂良药。贫困群众只有具备脱贫意识,才能在根本上摆脱贫困。"扶志"才能催生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申清华 《乡村科技》2019,(10):15-16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期,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始终将"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融合且作为重头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开启新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实现"产业+扶贫"的双赢,最根本的要求是将"扶贫工作融入到产业发展中,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5.
石磊 《中国农垦》2019,(5):23-24
如何带领贫困户稳定增收,贫困村长效发展,是脱贫攻坚发展中亟需攻克的重点、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安徽省农垦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以抓“造血式”扶贫产业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农垦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帮扶贫困村——定远县七里塘社区发展草莓高效种植产业,促进贫困村实现长效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商水县极具特色的扶贫项目——“巧媳妇”工程正是紧紧围绕这句话,帮助农民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2021,(3):55-56
正近年来,鸡泽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立足县域实际,大力发展辣椒特色产业,以鸡泽县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以带动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为着力点,强力推动辣椒特色产业产供销一体化,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一、辣椒产业发展背景鸡泽县地处海河平原黑龙港流域、漳河故道,是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产业龙头县。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深度贫困地区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物质基础。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新六产",既是持续带动贫困农民就业增收的产业,也是符合深度贫困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市主持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甘谷县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设施滞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窄,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产业培育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最大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致使甘谷县精准扶贫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本文进一步探讨甘谷县产业扶贫经验做法,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垦》2020,(2):45-46
近年来,湖北农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农业农村部的决策部署,以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贫困农场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聚焦产业扶贫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符合湖北农垦实际的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垦区14 家贫困农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持续增长,实力逐步增强,农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