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模式。(1)宽窄行技术模式:把原65厘米或70厘米的两条小垄合成130厘米或140厘米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100厘米,窄行行距(即垄上小行  相似文献   

2.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 一、宽窄行技术模式是:把原65cm或70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100cm,窄行行距(即垄上小行距)35-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株距因选用品种等因素而定,种植密度较常规栽培亩增加300-400株.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模式。(1)宽窄行技术模式:把原65cm或7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密植通透种植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模式。(1)宽窄行技术模式:把原65cm或7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100cm,窄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1垄,垄距为130cm或14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或100cm,小行距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了玉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北票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80万亩左右。近几年来,密植品种在本市逐渐推广开来。它主要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北票市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大垄宽窄行栽培:就是将原来的两条小垄合为畦面宽为130厘米的大垄,垄上种2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是将原来的两条宽为65cm的小垄改为畦面宽为130cm的一条大垄,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即小行距40cm、大行距90cm,垄间形成自然通风透光的通道,有效解决了田间郁闭的问题,并且增加了种植密度,公顷保苗5.25万株-6万株.现将玉米大垄通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1垄,垄距为130cm或140cm,垄上种双行,火行距90cm或100cm,小行距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在原有65cm小垄的基础上实行宽窄行的偏垄种植,垄间大小行距相间隔,小行距40cm,大行距90cm;或作130cm的大垄,垄上双行播种,行距40cm,同时增大种植密度,使密度由原来的4.5万株/hm2左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1垄,垄距为130cm或14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或100cm,小行距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现笔者将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在原有65cm小垄的基础上实行宽窄行的偏垄种植,垄间大小行距相间隔,小行距40cm,大行距90cm;或作130cm的大垄,垄上双行播种,行距40cm,同时增大种植密度,使密度由原来的4.5万株/hm2左右,增加到6.75~7.50万株/hm2,具有保墒、保肥、保温、增产、增收等特点。一、栽培要点1选用优良品种以选用生育期适中、紧凑型玉米品种为宜,因紧凑型玉  相似文献   

12.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1垄,垄距为130cm或14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或1OOcm,小行距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法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效增产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1垄,垄距为130cm或14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或100cm,小行距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1垄,垄距为130cm或14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或100cm,小行距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试点经验,采用"一膜一管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即:玉米植株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毛管顺作物种植方向单行直线布置,垄宽85厘米,滴灌带间距130厘米,同垄行距40厘米,异垄相邻行距90厘米,种植密度每公顷6.5万~7.2万株。播种后,每公顷用86%乙草胺50毫升加72%2.4-D丁脂4000~4500毫升或丁莠合剂加4%烟嘧磺隆3500~4000毫升土壤处理,然后铺设滴灌管,再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喜温、喜光、高产作物。它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茎叶繁茂,产量高,需肥量大,同时对肥料反应敏感,在确定玉米施肥量时,应需综合考虑。当前的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在原有65cm小垄的基础上实行宽窄行的偏垄种植,垄间大小行距相间隔,小行距40cm,大行距90cm;或作130cm的大垄,垄上双行播种,行距40cm,同时增大种植密度,使密度由原来的4.5万株/hm~2左右,增加到6.75~7.50万株/hm~2,具有保墒、保肥、保温、增产、增收等特点。现将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以选用生育期适中、紧凑型玉米品种为宜,因紧凑型玉米的叶片上冲,受光好,适宜密植栽培。2种植地选择玉米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具有需水、需肥量大、耐涝性较弱的特点。因此,种植玉米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实现玉米高产、优质,根据近年来当地大规模玉米种植的技术措施及产量结果来分析,现总结出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基本概括为:"一个创新、三个质量高、三个合理、四个预防、两个确保"。1栽培模式创新当地全面积应用推广"垄上双行、大垄高台栽培,垄宽110厘米、垄上双行的行距45厘米,垄间行距65厘米,平均行距55厘米。优点:选择大垄高台种植,即抗旱又抗涝,同时又能增加地表土壤温度,利于根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河北省试验探索夏玉米大豆间作技术种植模式,该模式通过玉米宽窄行种植,在保持玉米亩株数与常规种植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宽行间种植一定面积的大豆的种植方式。即玉米采用宽窄行播种,播种2行玉米,玉米大行距为160 cm,小行距为34 cm,株距17 cm。玉米宽行间种植3行大豆,大豆行距40 cm,株距10 cm,距玉米40 cm。玉米播种密度4 000株/亩,大豆播种密度10 000株/亩。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黄骅市农业局从东北地区学习并引进了玉米宽窄行机械化种植技术,即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并选定齐家务乡二科牛村为示范园区。2015年园区共播种夏玉米1000亩。其中4000—4500株/亩、4500—5000株/亩大垄双行播种共700亩,常规等行距播种300亩。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营造了通风透光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垄垄是边行的边际效应;辅之以适当增加密度  相似文献   

20.
<正>北方寒地玉米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选用、通透栽培以及植保等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综合配套使用,使等量经济成本效益最大化,有效提高了北方寒地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玉米各生产产业的扩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方法是将传统的65厘米或70厘米的小垄,在整地时改变成为130厘米或140厘米的大垄。在1个大垄上种2行,行距45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