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根腐病是东北大豆产区主要根部病害,尤其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发生最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吉林大豆产区发生也较重.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和数量,造成地上部生育不良,以致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大豆根腐病是东北大豆产区主要根部病害,尤其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发生最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吉林大豆产区发生也较重。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和数量,造成地上部生育不良,以致矮化,  相似文献   

3.
浅析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重、防治困难的世界性病害。大豆根腐病最早是1917年由CROMMELL等人在美国报道的。此后,日本、埃及、加拿大、苏联及中国等相继报道了根腐病的发生危害及病原菌[1]。我国大豆根腐病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的夏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生产区,其中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发生较重,尤其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发生最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吉林大豆产区发生也较重。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和数量,造成地上部生育不良,以致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根腐病常年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根腐病是东北大豆产区主要根部病害,尤其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区等发生最重。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和数量,造成地上部生育不良,以致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一、病原及病原机理根腐病的病原是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r.],属于半知菌的一种真菌。病原真菌可产生两种  相似文献   

5.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栽培作物,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有的重茬年份达到10年左右,导致大豆根部病害日趋加重,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产。大豆根部病害以及后期的枯萎死亡,一般都认为是根腐病或胞囊线虫引起的,但是近几年经过研究发现有许多是由于大豆疫霉根腐病引起的,在重茬地块大豆疫霉根腐病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通过对黑龙江省大部分大豆产区50多个县调查后发现,其中有40多个县都发现有大豆疫霉根腐病,田间发病率一般为3%~5%,严重地块达75%,甚至绝产。现将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土壤环境中镰孢菌代谢产物对大豆根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非灭菌土、无菌土中加入代谢产物浓缩液和代谢产物滤液后,均可导致大豆根部变褐症状,其症状与田间自然条件下大豆根腐病症状类似.初步说明了在土壤中病原菌代谢产物达一定浓度的条件下可导致大豆根腐症状,造成大豆生长障碍.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白穗发生普遍,发生症状、程度不一。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根部病害和赤霉病是造成小麦白穗的主要原因。1小麦根部病害1.1小麦根部病害在故城县一直呈加重趋势,主要种类有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小麦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能危害小麦幼苗和成株的根、茎、叶、穗、种子。幼苗期感病,根茎部、  相似文献   

8.
种衣剂及肥料对大豆根腐病、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田间药效试验,应用Wuxal Extra CoMo、高巧、顶苗新产品组合拌种处理,结果表明,可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刺激大豆根部生长,可提高大豆单产。同时该药剂对大豆安全,宜在我县防治大豆根腐病和大豆生产中推广使用,尤其是在历年根腐病发生较重的大豆地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根腐病属大豆病害种类中最难防治病害之一,是东北大豆主产区主要的根部病害。整个大豆生育期均可感染大豆根腐病,大豆种子萌发后4-7d即可侵染,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严结荚少,产量低,重者造成死苗,粒重下降,严重减产,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了解大豆根腐病发病病因有助于更好的防治,促进大豆增产。1大豆根腐病发病病因1.1土壤影响1.1.1土壤温度播种期过早,土壤耕层温度低于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大豆根腐病危害了我国许多大豆产区的生产,我国的大豆种植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其大多为寒地性土壤,而大豆根腐病是指大豆的根部被病菌感染,导致大豆生长受到影响,根腐烂,减产甚至绝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豆根腐病发病期在初春季节,感染后大豆叶片有明显发黄特征,这使得大豆的植株发育不健全,最终导致开花结果都很少,果实不饱满,因此,寒地大豆的根腐病防治成为了农民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方面,简析大豆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大豆作为我国三大粮食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东北寒地地区种植范  相似文献   

11.
豆类根腐病是豆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不当,严重影响豆类生长,造成田间产量损失. 1 豆类根腐病田间表现 1.1大豆根腐病田间表现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重、迎茬地块的增多,大豆根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大豆根腐病的症状一是种子腐烂:受害种子变软,不能萌发,且表面生有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2.
顾鑫 《农学学报》2016,6(3):12-15
为了能够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试验在2014年采用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大豆疫霉病菌、大豆镰孢菌进行了室内菌株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同时对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田间持效期及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室内抑菌试验中抑制率最好,对疫霉菌的EC50为0.364,对镰孢菌的EC50为0.5800,均为最小;并且田间试验中发现,在5种防治药剂中防效最好,可以有效防治大豆生长后期大豆根腐病的发病情况,是一种防治大豆根部病害的新型药剂,为绿色、高效的大豆综合防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腐病是海伦市大豆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近些年来,由于大豆播种面积不断增加,重迎茬比例逐年扩大,种子带菌传播和田间病原菌的大量积累,导致大豆根腐病逐年严重,70%的大豆田发病指数在65%以上,个别地块大豆植株成片死亡。为使海伦大豆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大豆根腐病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豆根腐病是针对大豆根部及茎基部发生的由病菌侵入而引起的作用于大豆根部使其发生严重腐烂的多种症状的病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对于大豆的危害非常严重。文章分析了影响大豆根腐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就这些因素提出了几个针对大豆根腐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大豆苗期病害、药害的发生特点 1、病苗症状: (1)大豆根部有不同形状褐色斑,严重者根部坏死,基本是根腐病或立枯病症状。 (2)子叶出土后表现叶边缘有深绿色和褐色烫伤状发亮的病斑,属于种衣剂药害。 (3)真叶和复叶打卷,向上卷曲,形成勺状,叶片边缘干枯,严重的生长点坏死,停止生长,两子叶节腋芽开始生长,形成二个分枝,属于除草剂药害。 (4)真叶先是水浸状后干枯,是冻害。由于霜冻和大雾导致大豆病害。  相似文献   

16.
(1)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苗期根部真菌病害的统称。我国大豆根腐病菌主要有二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病株地上部生长不良,病苗矮瘦,叶小色淡发黄,一般病部病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叶片下垂变黄,并向上不同程度的扩散至下部侧枝,以至使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有细小的裂痕,有的凹陷,重者因主根受害使侧根和须根脱落腐烂,造成主根"秃根"。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造成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部土传病害是大豆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大豆胞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腐病是两种最重要的病害。从诱导抗性角度,以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根腐病菌为靶标,通过真菌发酵液处理大豆种子后经大田初步筛选,次年大田复筛后进行室内筛选,筛选出具有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和根腐病,促进大豆生长的真菌发酵液。结果表明:从2250个真菌发酵液中筛选出2个真菌发酵液Snef805和Snef1650可显著地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抑制率达97%以上,并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达到20%以上,且能够显著促进大豆生长,促进大豆增产达10%。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大豆产量逐渐下降,经检查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豆根腐病的的作用,大豆根腐病是作用于大豆根部的使其发生严重腐烂的一种豆科疾病,其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对于大豆的危害非常严重,必须及时根治。本文就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条件与发生现状,提出了合理的根腐病防治方法。大豆根腐病的危害后果十分严重,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的大豆受其影响十分巨大,大豆产量逐年下降,尤其是幼期的大豆种苗,一旦染上大豆根腐病,幼苗正常生长将会受到限  相似文献   

20.
<正>大豆病害已发现30余种,其中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按病害的发生部位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籽粒病害、茎秆病害及全株病害等。其常见病害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由于药剂拌种只能控制前期根部病害,目前尚未有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抗病品种,所以重迎茬严重是大豆根腐病和抱囊线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