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单季中籼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合肥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对9个单季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2008、未两优211、Y两优900、宝两优6号、丰两优6348等5个品种在生育期、产量性状和抗逆性等方面表现较好,可在合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L9(33)的正交设计,得出播期对65002的影响最大,氦素水平次之,密度的影响最小。65002在合肥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以4月20日左右播种,施纯氦262.5kg/hm2,穴数在22.5~30万穴/hm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3.
2017年-2019年通过对合肥地区鸟类的实地多样性调查,结合合肥地区的鸟类记载文献整理,形成最新的合肥地区鸟类名录。截至2019年底,共记录合肥地区鸟类19目68科187属371种3亚种,占我国鸟类1445种的25.88%。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安徽省新纪录4种,即普通雨燕、双斑绿柳莺、北长尾山雀、粉红胸鹨。发现合肥地区新新纪录斑头雁等8种。通过分析,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2种,安徽省重点保护鸟类59种。被IUCN列为受威胁鸟类的共17种,其中有极危种(CR)2种,为白鹤和青头潜鸭;濒危种(EN)5种,东方白鹳、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丹顶鹤、草原鵰;易危种(VU)鸿雁、红头潜鸭、白枕、白头鹤、仙八色鸫等10种;“三有”鸟种274种。在居留型方面,有冬候鸟119种,占32%,留鸟87种,占23%;夏候鸟73种占19.5%,旅鸟93种,占25%,迷鸟2种,占0.5%;在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最多233种,占62.3%,东洋界种类101种,占27%,广布种有40种占10.7%。中国有3条鸟类迁徙通道,合肥地区位于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的北缘,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提升,这也是合肥地区鸟类如此丰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合肥地区西瓜枯萎病菌分化鉴定及部分西瓜材料抗病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来自合肥地区的 3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用浸根接种法进行了生理小种分化鉴定。结果表明 ,危害合肥地区西瓜生产的主要生理小种为 0号小种。用毒力更强的陕西三原菌株对 41份西瓜材料和 6个西瓜杂交一代品种进行了抗病鉴定 ,结果中抗材料 5份 ,高抗材料 10份 ;杂交品种中丰乐 3号为中抗 ,丰乐 5号、西农 8号为高抗。  相似文献   

5.
<正> 革胡子鲶为一种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热带鱼类,在合肥地区的生长期较短。为了探索合肥地区革胡子鲶的养殖技术结构,以充分发挥它的种质优势,提高池塘成鱼产量,我们于1987年在本所进行了池塘单养、主养和混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塘参试池塘为本所3号东、4、8、9和新5号鱼池,共5口,12.9亩。其中单养池(3号东)为0.7亩,蓄水深1.5米;主养池(4号)为1.4亩,蓄水深1.8米;混养池(8、9和新5号)为10.8亩,蓄水深2—2.5米。试验塘除新5号塘为土埂外,其余塘埂均为水泥板护坡;池底除3号东单养池为三合土结构外,其余均为泥质。  相似文献   

6.
吴志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11-112
阐述了合肥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综合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合肥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严丹侃  张海珊  章东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32-16634
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对安徽合肥地区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所采集烟粉虱为Q型,且与云南昆明地区的烟粉虱种群同源性达到99.8%~100%,推测安徽合肥地区Q型烟粉虱很可能为外来入侵害虫,其发源地应该与云南昆明地区Q型烟粉虱一致。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凉山州是马铃薯主产区,传统种植大春马铃薯是以氮磷肥为主,为改变传统的只施氮磷肥施肥方式及选择适宜复合肥,在普格县五道箐乡以马铃薯青薯9号原种为材料,进行5种复合肥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对应鲜薯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对产值差异有影响,经综合考虑,在选用的5种复合肥中应选择偷着乐复合肥进行青薯9号生产,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弱稳:45%硫基复合肥在2200-2300元/吨,45%氯基复合肥在1850-2050元/吨,玉米肥28-6-6和30-5-5报价1600元/吨左右,目前打款补货有政策。湖南地区复合肥市场走势相对乐观,受春季经济作物用肥影响,下游随用随拿货量有所增加,拿货价格一般。山东复合肥市场平淡为主,尿素价格不稳,对于复合肥市场暂时无意义。企业外发货源减少,部分装置季节性检修,企业准备夏季肥生产工作。河北地区复合肥市场成交价格暂稳,部分大田作  相似文献   

10.
在测定试验地土壤基本养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配方施肥,选用一种新型复合肥,在山西省晋中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新型复合肥对晋杂22号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复合肥处理晋杂22号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穗长、穗粗、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和公顷产量均较不施肥和传统复合肥处理显著升高,公顷产量达9 838.80 kg,与传统复合肥处理相比增幅达21.66%。说明新型复合肥对高粱生长和产量有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