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喀则市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6,(3):129-134
针对西藏马铃薯品种单一、退化严重的现状,以‘艾玛土豆’为对照,在西藏日喀则市对引进的1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及1份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性状表现丰富,‘2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对照增产明显,薯块经济性状较优,适宜在日喀则市推广种植,彩色马铃薯‘D613’产量高于‘黑美人’和‘黑金刚’。  相似文献   

2.
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了11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定薯1号’为对照,对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块茎品质进行了评价。各引进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鄂马铃薯5号’、‘宁薯14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为44 933,39 224,37 501和36 270 kg/hm~2,较对照‘定薯1号’分别增产72.1%、50.3%、43.7%和39.0%,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作为主粮化加工薯大面积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和‘青薯10号’产量高,淀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高,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全粉加工;其他品种继续评价。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高山、二高山区中晚熟鲜食马铃薯新品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湖北省广泛种植,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优良品种是保证其产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为筛选出适合湖北高山、二高山地区种植的中晚熟、高产、优质新品种,探讨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试验以‘鄂马铃薯5号’为对照,研究8个无性系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农艺性状与产量、比重以及商品薯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生育期、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各农艺性状对产量、比重和商品薯率的构成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单薯重、单株块茎数和单薯重;无性系‘HB1105-1’和‘HB1125-1’产量分别为2 034,1 900 kg/667m~2,较对照‘鄂马铃薯5’号分别增产17.6%,9.8%,建议在700 m以上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产量、外观品质等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熟品种‘夏波蒂’比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4.86%,农艺性状好,淀粉和干物质含量也表现为较高,值得在庆阳地区推广。‘大西洋’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略高于‘夏波蒂’,最适合淀粉加工原料,但产量最低,很难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扎兰屯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优良的品种又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为筛选适合扎兰屯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当地选育品种‘蒙薯19号’作为对照,进行5个(包括对照)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扎兰屯市正常生长发育成熟,产量除‘中薯5号’外均显著高于对照,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兴佳2号’,产量2 357 kg/667m~2,‘延薯4号’次之,产量2 155 kg/667m~2,再次是品种‘尤金’,产量2 069 kg/667m~2,均高于对照的1 654 kg/667m~2。这3个品种的商品薯率也都较高,在85.28%~93.28%,淀粉含量在13.54%~15.65%,块茎特性表现较好,可在扎兰屯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优质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04~141 d,均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能够正常收获。‘青薯9号’和‘青薯2号’产量表现较好,块茎产量分别较‘大西洋’(CK)增产57.2%和38.8%;淀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 091 kg/hm2和1 615 kg/hm2。经试验初步筛选出‘青薯9号’和‘青薯2号’可作为该地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掖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优质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04-141 d,均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能够正常收获。‘青薯9号’和‘青薯2号’产量表现较好,块茎产量分别较‘大西洋’(CK)增产57.2%和38.8%;淀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091 kg/hm2和1615 kg/hm2。经试验初步筛选出‘青薯9号’和‘青薯2号’可作为该地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8.
西藏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及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马铃薯存在种性退化、品种单一等问题。为筛选出适合拉萨栽培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试验以高产优质品种‘青薯9号’为对照,与引进的10个马铃薯新品种在拉萨市进行了一点两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168’平均产量3 360 kg/667m~2,变异度9.317 8,商品薯率60%,属于高产稳产品种;‘丽薯10号’淀粉含量20.31 g/100g,还原糖含量仅0.22 g/100g,属于加工型品种;‘中薯19号’和‘陇薯10号’平均产量分别达3 703和3 287 kg/667m~2,变异度为4.664 5和5.140 3,且品质表现较好,属于高产稳产优质马铃薯品种,适宜在拉萨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沿山冷凉灌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5,(2):71-74
近年来,甘肃省民乐县马铃薯产业形成了脱毒繁种、基地化种植、规模化加工的发展格局。为了适应河西走廊沿山冷凉灌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对品种的要求,2013年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对照,对引进的‘克新1号’、‘夏波蒂’、‘荷兰15号’、‘陇薯3号’、‘克新18号’、‘新大坪’、‘甘农薯5号’、‘定薯1号’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荷兰15号’较对照品种‘大西洋’增产效果明显,增产达到48.2%,且生育期短;‘克新1号’较对照品种产量显著增加,达到38.1%,且淀粉含量高,适宜加工。这2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首选品种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在西藏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其产量和品质受病害影响严重。为了在拉萨市生产上推广抗性好的品种,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品种(系)(‘鄂薯3号’、‘鄂薯4号’、‘鄂薯5号’、‘鄂薯7号’、‘鄂薯8号’、‘HB0389-18’、‘米拉’)进行病害抗性和块茎产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米拉’和‘鄂薯7号’的植株生长旺盛、病害发生少、产量高,适合在拉萨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3,(3):136-139
影响马铃薯引种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如纬度、海拔、气候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等。本试验选取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龙引薯1号’和‘克新13号’,分别来源于不同纬度地区呼玛县、嫩江县和林甸县的种薯,引种到林甸县,测定生长期间的株高和茎粗、收获后的块茎产量和大中薯率,淀粉含量,提取淀粉产量并测定淀粉黏度和糊化温度,以分析比较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植物学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均表现为来源于高纬度地区的种薯长出的马铃薯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高、大中薯率高,淀粉产量也高,但淀粉提取率、淀粉黏度及糊化温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雾培马铃薯不同品种生长及微型薯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是一项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甘肃省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生产中存在品种数量较少、多样性程度较低的问题,阻碍当地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为筛选出适宜雾培法生产微型薯的马铃薯新品种,促进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选用4个马铃薯品种,以当地雾培主栽品种‘庄薯3号’为对照,采用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微型薯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株高、茎粗、根长、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匍匐茎数量和微型薯产量方面存在差异。从单株结薯数来看,‘庄薯3号’(CK)微型薯产量最高,‘庄薯4号’和‘天薯11号’次之,‘陇薯10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最低。通过比较研究,‘庄薯4号’和‘天薯11号’品种生长性状好、微型薯产量高,适合雾培繁育微型薯。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所没有的一些优良特性,在食品、饲料、化工、胶粘剂、造纸、纺织、可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产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可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然而,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产高淀粉品种,特别是早熟品种。为鉴定筛选适合淀粉加工的早熟马铃薯品种。2021和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以‘尤佳70’为对照,评价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东农312’‘龙薯3号’‘中薯早35’‘中薯早39’‘中薯早43’‘中薯早44’和‘中薯早45’)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中薯早39’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块茎产量46 643 kg/hm2,略高于供试8个品种的平均值43 676 kg/hm2,但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佳70’块茎产量;淀粉含量18.68%,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使得其淀粉产量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达8 699 kg/hm2,与其他品种(包括对照‘尤佳70’)相比差异均显著。‘中薯早39’总体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马铃薯》2015,(3):129-132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的马铃薯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对新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在甘肃会宁半干旱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薯‘青薯168’、‘庄薯3号’和‘黑蛋’产量较当地大面积种植常规品种‘青薯168’(CK)增产32.19%以上,产量差异极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做为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云薯4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用来自CIP的马铃薯品系材料‘3258’作母本,用来自泰国的‘白花大西洋’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云薯401’生育期130 d左右,为晚熟品种;块茎长椭圆,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而少、粉红色;薯块大而整齐,适宜马铃薯薯条加工;商品薯率80%~90%,单株结薯数4~6个,产量为1 800~2 800 kg/667m2,高的可达3 500 kg/667m2左右;适合在云南省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以及滇西南、滇东南冬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定薯6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定薯1号’为母本,‘大西洋’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0)620092。该品种为晚熟、鲜薯食用及炸片加工型品种,生育期122 d左右。薯块圆形,薯皮白色略粗,薯肉白色,芽眼少而浅呈紫红色。薯块干物质含量29.50%,淀粉含量21.59%,维生素C含量17.30 mg/100 g,粗蛋白含量2.95%,还原糖含量0.10%。抗晚疫病。干旱地平均产量在36 758 kg/hm~2,适宜在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东农303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无性一代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和加工相关品质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表现最好的组合为大西洋×T1800,该组合产量高,平均单株产量可达604g;单薯重较高,平均单薯重可达80 g;高淀粉、低还原糖个体较多,后代中符合油炸加工类型的无性系比率最高。以东农303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后代比重偏低,但平均单株产量和平均单薯重均较高,可从这3个组合后代中筛选出高产鲜食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青薯9号’、‘庄薯3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较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费乌瑞它’和‘中薯3号’两个品种产量虽低于对照品种,但利用其早熟特性,在水浇地或者结合设施拱棚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复种其他蔬菜,既可进行轮作倒茬,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华北漏斗区雨养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漏斗区雨养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2014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试验基地进行了雨养种植技术背景下的马铃薯品种筛选研究。选取‘克新1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红美’、‘青薯9号’、‘大西洋’、‘陇薯3号’和‘陇薯6号’8个不同熟性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大西洋’、‘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薯率高、品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大西洋’的表现最好,产量可达38 950 kg/hm2。‘陇薯6号’、‘陇薯3号’和‘青薯9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差,‘陇薯6号’田间表现基本不结薯。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河北省二季作区优势产区秦皇岛市昌黎县马铃薯两膜种植高效发展,于2020和2021年在昌黎县进行了两膜种植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中薯5号’为对照,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块茎性状、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希森6号’为适宜昌黎县两膜覆盖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其生育期符合当地栽培周期,薯块性状、生长情况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较抗早疫病和疮痂病,产量优于对照品种‘中薯5号’,两年产量分别为57 456和56 952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0.66%和15.47%。该品种可作为适宜两膜种植品种在昌黎县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