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通过对高油品种东农163、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取样,对不同大豆品种产质性状动态取样进行研究,得出大豆各个性状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规律.通过对种植大豆不同的生育时期内的取样分析,得出在生育期内平均鲜英重、平均鲜粒重开始呈上升趋势,后期平均鲜英重和平均鲜粒重呈下降趋势.平均粒英比和粒英比呈上升趋势,每英平均粒数在2~3之间.通过对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中的分析得出,高蛋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生育时期内的蛋白质含量始终处于最高.高油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内的油分含量始终最高.  相似文献   

2.
结荚期光照时间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荚期光照时间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为大豆主产区高油和高蛋白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高油大豆品种"东农434"和高蛋白大豆品种"东农42"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荚期不同光照时间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结荚期光照时间对高油和高蛋白大豆的产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程度不同。随着结荚期光照时间的缩短,高油和高蛋白大豆产量明显降低,且高蛋白品种"东农42"的产量降低幅度大于高油品种"东农434"。适当缩短光照时间可提高2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结论】缩短结荚期光照时间对2个大豆品种产量的影响较明显,但对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内蒙古地区部分玉米种质资源籽粒的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农艺性状的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生育期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玉米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含量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④通过一定的育种途径可以将高蛋白高产、高蛋白矮杆,高蛋白高油、高油高产、高淀粉高产与矮杆早熟等性状结合。  相似文献   

4.
微肥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叶面喷施和底施两种施肥方式,研究了在叶面喷施的方式下锰、硼、锌、铁、铜、钼,以及在底施的方式下锰、硼、锌、钼、硫对东农42、东农47和绥农14的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的影响,东农42的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微肥处理下,均表现为蛋白质含量最高,东农47则是在各种微肥处理下油分含量最高,高蛋白品种与高油品种对微肥的作用表现出相反的结果。不同的微肥对大豆的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影响,硼、钼和锌对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显著作用,硫、铁和铜对提高油分含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氮对大豆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研究了施氮对大豆籽粒的蛋白质积累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均随种子发育而增加,但不同时期蛋白质积累速度有一定差异。籽粒形成前期(开花后30 ̄50d)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开花后50 d,东农42籽粒蛋白质含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绥农14、东农163开花后60 ̄67d出现下降,后期呈现增长。施氮抑制籽粒形成前期蛋白质的合成,随着籽粒形成,抑制现象逐渐消逝。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种对施肥量反应不同,东农42的需氮量高于东农163和绥农14。  相似文献   

6.
大豆氮素积累及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峰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后60d叶片、茎秆、荚皮的氮素百分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大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峰值、氮素运转量及运转效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茎秆>荚皮。高蛋白品种东农42氮素积累峰值高、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于另外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利用产量不同、蛋白质含量不同和加工品质各异的3个春小麦品种,研究了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素同化运转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物质的积累量,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高产低蛋白品种和干物质产量高于低产高蛋白类型,高产高蛋白类型积累量最高;营养体的氮素积累变化动态.因向籽粒中转运量的不同而异.各营养体对籽粒氮的贡献顺序为茎(含叶鞘)>叶片>穗轴和颖片;品种间开花前后的氮素同化量不同,高蛋白品种倾向于花前同化量多,高产品种花后同化量比例相对增加,高产高蛋白类型两者兼之,品种间花后氮素同化量占总同化量的变幅为15.35%~48.35%;生育期干物质产量高是高产高蛋白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氮素总同化量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氮素转运效率与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NHI:GHI比例决定着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旱作麦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品种,在山西省闻喜县选择16个小麦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品种分为高产高蛋白、高产低蛋白、低产高蛋白、低产低蛋白4类。每类中选择2个品种进行籽粒蛋白质积累及组分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以运旱20410、运旱805较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长麦251较高。花后5~35d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产品种以运旱805最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最高。总之,4类小麦中高产高蛋白品种运旱20410、运旱805的品质特性较高,是适宜该旱作麦区生长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9.
大豆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共同提高已经成为国内大豆育种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本文从高蛋白大豆品种资源选择、杂交方式以及选择方法对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育的关系加以探讨,同时对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报道,旨在为大豆高产高蛋白育种者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 从1984年开始,我院以外引的高蛋白品种(系)45份为亲本材料,与一些丰产性状突出的品种(系)配制杂交组合。F1、F3代在海南加代,F2、F4、F5代在院内试验区种植选拔,同时在F4或F5代测定蛋白质含量。2 结果与分析2.1 亲本选配 通过育种…  相似文献   

10.
修饰回交法在大豆高蛋白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趋势,在大豆高蛋白杂交育种中,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育种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我们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应用修饰回交法育成了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铁丰29号,基本解决了高产与高蛋白含量之间的矛盾,证明修饰回交法是大豆高蛋白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大豆蛋白质含量为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加性效应明显,且遗传力较高〔1〕,因此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或品系做高蛋白亲本与丰产亲本杂交,无论正交或反交,后代均可获得高蛋白性状。辽宁省属大豆低蛋白区域,在高蛋白杂交育种中多…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今后大豆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22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0.12%,355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为20.61%。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83年推广的东农36,其蛋白质含量为46.02%;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41年推广的满仓金,其脂肪含量为23.87%。蛋白质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最高,平均为40.76%;脂肪含量以20世纪60年代最高,平均为21.76%。322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之和平均为60.71%,以20世纪80年代的蛋脂之和最高,为61.18%。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19 5;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高脂肪含量和高蛋白含量也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李海慧  王旺华  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93-7093,7212
[目的]为大豆新品种嘉豆1号的推广及在今后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嘉豆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适应性及栽培技术,探讨其增产潜力。[结果]嘉豆1号是以东农42为母本,以益嘉97-17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23.9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8.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67.0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8.3%;蛋白质含量43.22%,脂肪含量19.88%,蛋白和脂肪含量之和63.10%。[结论]嘉豆1号是一个适应性广,蛋白、脂肪含量均较高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日数118 d,需活动积温2 400℃。2012年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豆高蛋白品种东农42的6个播期试验,对品质性状和部分产量性状动态取样分析进行研究,确定不同播期对产质性状影响,为指导大豆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东农42大豆在6个不同播种时期的形态及产质量性状中的9性状进行动态取样和测量,并通过Excel和sPSS10.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东农42不同播期动态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播期之间对品质性状、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影响均较大.随着播期推迟,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增加,油分含量减少;产量性状的单株荚数、鲜粒荚比降低,而鲜皮荚比升高;形态性状的主茎节数降低.但其它一些性状受环境光温条件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如株高,平均鲜粒重和平均鲜英重等.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如果播期太晚,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4.
大豆品质与水分动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不同品质型的大豆东农42(高蛋白)和东农47(高脂肪),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方法, 在大豆生育期内进行 5 水平的水分处理, 测定各生育阶段水分对大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鼓粒-成熟期的降水对大豆品质指标的影响最大; 开花前降水量对东农 42 蛋白质含量和东农 47 脂肪含量的影响相反, 在开花后期相同;东农 42 蛋白质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分枝-开花期的水分处理-2 水平, 东农 47 脂肪含量最大值则出现在鼓粒-成熟期的水分处理 +2 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陆地棉品种棉籽的营养品质,为棉花综合品质改良育种提供资源。【方法】测定14个陆地棉品种的棉籽营养成分,包括籽指、含水量、蛋白质及粗脂肪等种子质量有关的指标。【结果】不同陆地棉品种间含水量、蛋白质、粗脂肪、籽指差异明显,变幅依次为籽指、含水量、蛋白质,粗脂肪。 籽指最高的是新陆早35号10.23 g,最低的是Y1164 7.78 g;XND1584和r1164的含水量最高,新陆早38号含水量最低;短节岱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最高22.59 mg/g,塔什干1号的最低3.84 mg/g;关农1号种子与短节岱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51.35%、50.99%,XND1586的最低26.41%。【结论】把14份材料聚类为四大类。材料中含高油高蛋白材料1份,高油分材料4份,高蛋白材料5分。  相似文献   

16.
大豆种质发芽特性和籽粒形态的遗传变异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大豆豆芽专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来源的77份大豆种质的发芽特性及籽粒形态的遗传变异特点。[结果]不同大豆品种萌发到达不同历期的时间和增重存在差异,种子形态、豆芽的产量和长度、油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黄皮大豆的豆芽产量增长率最高,青皮大豆的豆芽最长。豆芽产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脐大小、脐形及油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豆芽长度与百粒重、脐形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脐大小、脐形及油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形指数、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豆的种子性状可作为豆芽专用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了解氮磷钾肥对高油大豆油分含量的综合作用,指导高油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方法】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高油大豆东农46号脂肪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影响的规律。【结果】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均为增加效应,增加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和钾肥对脂肪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获得23%以上的脂肪含量,相应的施肥措施为:施氮量为0.068 ̄0.117 g/kg,施P2O5量为0.274 ̄0.536 g/kg,施K2O量为0.060 ̄0.109 g/kg,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大豆品种东农46号的脂肪含量高于23%。【结论】对于高油大豆品种,通过不同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比例的调节可以实现高油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