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马铃薯的适宜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结果表明,灌水量越大,灌水次数越多,马铃薯株高越高和茎粗越粗;覆膜种植下,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明显大于露地种植;灌水量低于300m3/hm2时,产量随着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且产量以覆膜下A7处理最高;露地种植下,马铃薯淀粉量高于覆膜种植(除灌溉定额150m3/hm2,且灌3次水外),马铃薯还原性糖量比覆膜种植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田测法进行了相同灌水时间和次数、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量与棉花产量关系试验 ,并采用数学分析方法推导、分析、计算了棉花最高产量灌溉定额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 ,高效用水灌溉定额 ,棉花需水临界期。结果表明 :皮棉产量与灌水量呈良好的二次抛物线关系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不仅与棉花水分生产函数有关 ,而且与皮棉价格、单方水价格、生产要素不变费用及水费征收方式有关。在现状条件下 ,渭干河灌区棉花合理灌溉定额为 2 655~ 5394 m3/ hm2 ,最高产量灌溉定额为 5394 m3/ hm2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5370 m3/ hm2 ,高效用水灌溉定额为 2 655m3/ hm2 ;棉花需水临界期是花铃期和蕾期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马领薯种植中氮肥利用率较低等问题,采用5因素5水平(1/2实施)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开展了马铃薯室外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肥配合对马铃薯的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试验条件下氮素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各因素(灌水时期、灌溉定额、施氮量,磷肥和钾肥用量)最佳组合。即,试验条件下氮素利用率最大值时各因素最佳组合为:灌水时期为苗期,现蕾期,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期灌水,分别灌灌溉定额的25%;灌溉定额为900m3/hm2,施氮量为225kg/hm2;磷肥为225kg/hm2;钾肥为375kg/hm2。  相似文献   

4.
针对景电二期灌区风积沙化土壤农作物种植,随灌区上水轮期,大水漫灌,狠水深灌,定额大,不合理的用水现状,探索春小麦在沙化土壤种植,适宜的灌溉用水模式。分析得出:春小麦生长期应掌握小定额勤灌;全生育期灌水定额控制在900 m3/hm2左右;耗水量与产量二者之间关系为抛物线关系;并给出了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5.
汾河灌区春玉米节水高效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汾河灌区种植主体由小麦、棉花转变为玉米的现状,就春玉米的灌溉制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玉米拔节和抽雄吐丝期是玉米生长需水关键期;玉米灌水次数、灌溉定额、穗粒数、产量、是成正相关关系;其最佳灌溉次数是灌4水,灌溉定额4 590m3/hm2.  相似文献   

6.
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微咸水灌溉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微咸水灌溉试验的数据结果,应用SWAP模型在田间尺度上对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春玉米田间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和灌溉制度进行模拟,对拟定的各种灌溉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率定与验证的SWAP模型可用于当地微咸水灌溉管理;25%降雨年型下,春玉米适宜灌水方案为生育期内灌2水(拔节水、抽雄水),灌溉定额为1200 m3/hm2;50%降雨年型下,春玉米适宜灌水方案为生育期内灌2水(拔节水、抽雄水),灌溉定额为1500 m3/hm2;75%降雨年型下,春玉米适宜灌水方案为生育期内灌3水(拔节水、抽雄水和灌浆水),灌溉定额为2400 m3/hm2。  相似文献   

7.
湿润地区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以田间持水率为田间水分上限,以田间持水率的60%为田间水分下限,建立中稻旱作灌溉制度模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出了中稻旱作灌溉制度计算程序.根据高邮地区的气象、降水等资料,模拟计算了高邮地区1991-2010年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下的灌溉制度,得到了在中稻旱作灌溉模式下,年平均全生育期灌水量为2 875.50 m3/hm2,其中泡田灌水定额为1 455.00 m3/hm2,不计泡田年平均灌水次数为3.15次;年平均全生育期排水量为453.00m3/hm2,排水次数为0.95次;年平均深层渗漏量为1 204.80m3/hm2.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旱作灌溉模式灌溉和排水量比常规淹灌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减少稻田肥料的流失,减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膜上灌玉米灌水次数、灌溉定额和氮磷比三因素组合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灌水次数2次、灌溉定额为1 200 m3/hm2、氮磷比为2.5为最优组合方案,这为膜上灌玉米节水节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夏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作物产量低的问题,采用膜下滴灌灌水和施肥的方式种植西瓜,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及施氮量对西瓜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900 m3/hm2、施氮量225 kg/hm2的处理条件下茎粗最大为7.45 mm、产量最大为43.80t/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4.01 kg/m3;灌溉定额900 m3/hm2、施氮量300 kg/hm2的处理条件下株高最大为254.7 cm。综合考虑茎粗、株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最优处理为T5(灌溉定额900 m3/hm2、施氮量225 kg/hm2),该处理最高产量可达43.80t/hm2,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大。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宁夏干旱地区节水种植西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从土壤水分能态角度,研究储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探求适宜储水灌溉定额阈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定额大于200 mm时,2 m以下土层出现水分深层渗漏,灌水定额300、2502、00 mm时,深层渗漏量分别达到587.63、236.32、152.05 m3/hm2;灌水定额75~150 mm,2 m以下土层无水分渗漏。因此,储水灌溉灌水定额阈值范围控制在750~1 500 m3/hm2,可以把灌溉水储存于深层土体内,以供作物生长期使用;储水灌溉模式在石津灌区可有效解决灌区来水与灌溉用水的错位矛盾,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