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丹东栗(属日本栗系统。Castanea Crenata Silb)是辽宁栗树生产的主栽种。集中分布在辽宁省宽甸、东沟、凤城、丹东市振安区、岫岩等几个县(区)。目前年产量己达650万kg以上。但由于长期实生繁殖,现有实生树良莠不齐,普遍存在晚实、低产、品质较差等问题。其原因除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外,主要是缺少良种。为尽快选育出优良品种,辽宁栗树选种协作组曾于1972~1974年开展了实生树选优研究,选出了23株优树。经无性系比较试验,于1980年评选出辽丹61、辽丹24号两个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是我国板栗经济栽培区的北界,在生产上有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和丹东栗(Castanea dandonensis Lieolishe)两个种。中国板栗比丹东栗品质好,含糖份多,涩皮易剥,但实生繁殖较丹东栗结果晚,产量低。我省现有栗树约1,500万株(丹东栗占86%),其中结果树约300万株,年产栗子600多万斤。当前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收益少。针对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沾益县具有较大面积的实生低产板栗园。 1998年采用在曲靖表现良好的红油栗、黑油栗、鸡腰栗、早大栗、特早栗、磨盘栗 6个板栗优良无性系对低产栗园进行高头换接改造 ,并加强对改造后栗园的管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造后 ,6个优良无性系第 2~ 4年每hm2 平均产量分别达 6 73 2kg、 174 5 7kg和 1881kg ,结实率达 10 0 %。最高的早大栗第 2年平均每hm2 产 2 4 88 2kg ,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丰产标准 ,其坚果的品质亦达优于全国的水平。除介绍实生栗园的改造效果外 ,还系统地介绍了低产栗园的高头换接改造技术及改造后的树体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沾益县具有较大面积的实生低产板栗园。1998年采用在曲靖表现良好的红油栗、黑油栗、鸡腰栗、早大栗、特早栗、磨盘栗6个板栗优良无性系对低产栗园进行高头换接改造,并加强对改造后栗园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造后,6个优良无性系第2-4年每hm^2平均产量分别达673.2kg、1745.7kg和1881kg,结实率达100%。最高的早大栗第2年平均每hm^2产2488.2kg,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丰产标准,其坚果的品质亦达优于全国的水平。除介绍实生栗园的改造效果外,还系统地介绍了低产栗园的高头换接改造技术及改造后的树体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前言丹东栗是辽宁省栗产区的主栽种。全省有栗树1500万株,其中丹东栗1300万株,占86%以上。丹东栗长期沿用实生繁殖,自然杂交变异性大,后(子)代单株之间产量高低悬殊,没有形成稳定的园艺品种。据调查宽甸县单株最高产量达198斤,而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树产量仅几斤。宽甸县城厢大队果园313株丹东栗树中,按树冠投影面积计算产量,高的达0.77斤/m~2,平均只有0.18斤/m~2。全省约有40%以上的丹东栗树不结果或  相似文献   

6.
经过10多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优良无性系韶栗18号,产量是实生栗园的3倍以上,达到了试验研究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板栗生产不断发展.不少地方采取选优嫁接、整形修枝、防治病虫害、林粮间种和加强栗林管理等措施,实现了板栗早结果、早丰产.玉林县六潘大队东风生产队七点九亩板栗(实生栗),一九七四年平均亩产达四百八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氮、磷、钾肥不同配比、不同施用量对栗树及栗瘿蜂的影响,在宽甸县大西岔镇进行了栗树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春施氮、磷、钾肥虽能增强树势、提高产量,但使栗瘿蜂数量上升,且施肥效益不高。对密度为4m×5m,树龄为15~20a的实生栗树而言,有栗瘿蜂的栗园不易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贮藏方法、催芽处理进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发芽试验,并对11个地理种源的丝栗栲种子进行种子千粒质量、含水量检验和发芽试验,探讨丝栗栲种子催芽、贮藏技术及发芽率与种子千粒质量、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沙藏可最大限度的保持丝栗栲种子活性,越冬后种子发芽率与新鲜种子相比,发芽率仅下降1.2%,但种子发芽周期比新鲜种子增长了将近一周。(2)用冷水浸泡24h丝栗栲种子发芽率达95.0%,比未催芽处理提高5.0%,还可缩短种子发芽周期将近3~4d。(3)丝栗栲种子的发芽率与含水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含水量是影响丝栗栲种子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贮种选种中,含水量的控制十分关键。本研究解决了丝栗栲种子越冬贮藏、催芽处理等关键技术,可为丝栗栲育苗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板栗施硼适宜深度11 材料与方法供试树为实生板栗,树龄25年,从中选择强、中、弱树各1株,对其树冠投影内的根系挖出后,按垂直分布进行称重,测其总根及细根(直径5mm以下)在不同深度的重量分布。对兴隆县栗产区兰旗营乡、半壁山镇未施过硼的5个栗园,多片、多点、分层取...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板栗品种(单株)果实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34个板栗品种(单株)的果实外观特征和种仁营养物质进行了观测,并应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品种(单株)果实品质进行了隶属函数模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单株)板栗球果的质量、横径、纵径和果实的质量、果形指数、出仁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实生树(011号)的果形指数(1.82)最大,桂花香(298号)品种的单果平均质量和种仁平均质量均最大,特早(182号)品种的出仁率最高;不同品种(单株)板栗种实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板栗品种(系)栗实的单粒质量、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等指标的测试数据,建立了各指标的线性隶属函数,在对各隶属度进行加权平均的基础上,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对各品质指标进行了排序,综合权重比较得出,尖顶油栗(358号)、汪字头7号(283号)、岑口大栗(374号)、桂花香(25号)及双合大红袍(216号)等品种的果实品质均最佳。  相似文献   

12.
板栗良种‘燕宽’,是通过实生选优获得,属中国栗华北品种群。该品种优质,丰产,早熟,抗寒性强,坚果均质量8.3 g,可溶性糖19.5%,淀粉48.5%,蛋白质6.05%,9月上旬成熟,无大小年现象,是适于中国北方山地、丘陵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板栗丰产林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29个重点产栗县54块丰产园连续4年的调查研究指出:实生栗林平均亩产111.1kg,嫁接栗林平均亩产135.4kg,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是:适地栽栗、良种嫁接、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搞好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工作。同时,对当前板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1981年开始,利用郯城油栗这一名优种质资源,采用实生选种方法,进行了板栗良种选育研究。经过20年的选育试验,选育出了树冠开张、耐短截能力强、丰产优质的板栗良种-油光板栗。  相似文献   

15.
文登市有栗树300多公顷,24万余株,均分布于丘陵旱薄地上。品种为实生的板栗和朝鲜栗。从1975年开始引进“金丰”、“石丰”等良种,在实生的板栗树上改接换头;朝鲜板栗也用“22”号良种进行改接。改接后4~10年生表现丰产稳产,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3750kg左右。10年生后则树势衰弱,每公顷产量下降到750kg左右。为此,我们进行了栗树回缩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Li-6400光合仪对湖南浏阳、桑植、永顺、福建建瓯和湖北恩施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的钩栗1 a生幼苗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钩栗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珍稀树种日趋减少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为钩栗的良种选育与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钩栗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中呈现为"双峰"曲线,在冬季则呈现为"单峰"曲线,4个季节钩栗的日均Pn值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5个钩栗种源的光合能力强弱顺序为:恩施桑植永顺浏阳建瓯。钩栗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效率(R_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夏季光合优势明显。钩栗的光合能力在生理上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具有阳性树种的特点。恩施种源的LCP、LSP、AQY、R_d和P_(nmax)在4个季节中均表现为最大,这表明恩施种源是光合能力最强的种源。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金寨板栗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栗属植物中有 4种栽培种 ,分别分布在欧洲、北美、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中国 ,相应称之为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板栗 (中国栗 )。全世界食用栗总产量约 5 4万 t。欧洲栗是欧洲大陆唯一自然分布的栗种 ,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干果和硬木来源之一。但是 ,历史上由于栗疫病和根腐  相似文献   

18.
以8年生板栗实生树,采用武夷山的魁栗品种为接穗,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进行板栗的高接研究,945个接穗研究表明,砧木0~5cm粗,芽萌动后,采用插皮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危害程度传统指标的研究分析,经严密论证,提出了能准确反映栗瘿蜂对栗树危害程度的新指标为枝均栗瘿蜂数;详细介绍新指标的测定方法。新指标的采用对于预测预报栗瘿蜂的消长及检验栗瘿蜂的防治效果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郯城油栗良种——“油光”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98 1年开始 ,利用郯城油栗这一名优种质资源 ,采用实生选种方法 ,进行了板栗良种选育研究。经过 2 0a的选育研究 ,选育出了树冠开张、耐短截能力强、丰产优质的板栗良种。 1999年 12月通过临沂市科委鉴定 ,定名为“油光”板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