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目实背景及简况   临沭县是中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加工基地,种植加工柳条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杞柳种植面积10万余亩,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一杞柳之乡".……  相似文献   

2.
赵启全 《山东农业》2001,(10):27-28
近年来,我们临沐县把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不断优化社会环境,突出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初步形成了杞柳、蔬菜、桑蚕、板栗等九大外向型农业支柱产业,其中杞柳种植面积达0.53万公顷,拥有编织技工7.2万人,出口销售企业160余家,柳制品出口供货额达5亿元,被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2000年,全县农副产品出口供货值比1997年增4长了120%。  相似文献   

3.
<正> 襄阳县伙牌镇针对其地处岗地的实际,抓住发展红薯生产不松手,初步走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全镇红薯种植面积1334hm~2,培育红薯龙头加工企业1家,网络小型红薯加工企业105家,从事红薯加工的农户达1100多户,生产粉面、粉条、粉丝、粉皮、薯脯、薯条等13个品种,年加工鲜薯及薯制品2000万kg。仅红薯一项,户平增收1000元,财政增收100万元。 1 发挥本地优势,确立红薯产业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4.
1 香猪产业的提出及发展状况 贵州省从江县东部13个乡镇的柑桔生产经过10多年开发,种植农户达2.1万户、13万余人,已建成柑桔面积5 000 hm2,有1.8万户农户靠种柑桔脱贫,柑桔产业的发展给东部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角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粮食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年加工稻谷能力50万吨,仓储容量达32万吨,储备政策性粮食达22万余吨。2014年,"角山"牌大米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联结基地3.7万公顷,带动农户17万户。按照绿色、环保、安全的宗旨建设绿色优质稻基地,利用太阳能杀虫  相似文献   

6.
目前能源战略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清洁能源开发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点。广西是全国木薯主产区,拥有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去年,全区木薯种植面积达426万亩(不合农垦、林场木薯种植面积),鲜薯产量约63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木薯产业已形成区域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区木薯龙头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产生了以加工为主的广西中粮集团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广西明阳生化开发有限公司等木薯产业龙头企业10多家及一批加工、销售、流通企业,直接辐射带动30余万户农民从事该产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宁洱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普洱茶的原产地、集散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种植加工和流通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宁洱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状况。至2017年末,全县六镇三乡85个村种植茶叶,涉茶农户1.67万户,涉茶人口12.51万人,专业茶农1万余人;共有茶园种植面积9400 hm~2,采摘面积8400hm~2。年产茶叶量1.2万吨,茶叶总产值达22.1亿元,低产茶园改造是建设有机茶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叶群种(常  相似文献   

8.
山东临沭县是中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加工基地,杞柳种植面积10万余亩,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杞柳之乡”。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忽视有机肥料的使用,造成了土壤严重板结、土壤环境恶化,柳条更新周期缩短,病虫害发生猖獗、产品品质下降等现象。免深耕土壤调节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但能有效解决上述现象,还能降低土壤深翻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新郑市现有红枣种植面积18万亩,其中孟庄镇、薛店镇较为集中,占总种植面积的80%左右。好想你枣制品产业化集群以新郑孟庄镇为核心区,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好想你枣业)为核心企业,新郑市正好枣业有限公司、新郑隆基生物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为关联企业,进行红枣种植、加工、仓储、流通的一体化经营。现有基地规模10万亩,农产品就地转化率达70%,集群的年营业收入达到14亿元,带动本地农户5万余户,吸收农民工2万余人。好想你枣业是一家集红枣种植加工、冷藏保鲜、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衡南县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33公顷,种植中药材农户1.46万户,中药材产量约2.3万吨,中药材加工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中药材加工量达1.6万吨,产值突破8亿元。衡南县云集镇成功申报全省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乡镇,试点区内种植中药材  相似文献   

11.
解贻萍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24-126
杞柳是霍邱是经济林栽培主要树种之一,有较长的栽培利用历史,全县杞柳种植面积已达7000hm2,杞柳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全县五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以安徽庆发集团和安徽华安达集团为龙头的大小柳编企业39家,近30万人从事杞柳编织。柳编制品出口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亿多美元。介绍了霍邱县杞柳的产地概况、栽培利用历史、种质资源情况及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杞柳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期为霍邱县杞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疆和静县以加工用红辣椒为主的“红色产业”已发展成为和静县优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建立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等组成的一整套加工用红辣椒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科学、生产规范、集中连片的加工用红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力推广育苗移栽和加压滴灌种植新膜式,通过育苗移栽加压滴灌技术在辣椒栽培上的应用,可大幅提高辣椒的产量,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劳动力和生产投入,成为加工用红辣椒生产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临沭县柳编产业带动数万农民从事柳编生产,每年人均增收9000余元,杞柳产业对促进临沭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淑燕 《新农业》2009,(8):16-17
黄桃在大连市金州区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是金州传统的优势果品之一。目前全区黄桃种植面积达10.09万亩,500余万株,黄桃加工企业有100余个,年创产值超亿元,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黄桃产业基地。2008年11月,“金州黄桃”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继“金州大樱桃”后获得的第二个证明商标。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记者从丰都县获悉,青菜头作为加工榨菜的原料,该县以做强"全国榨菜出口创汇基地"为目标,全县已建成青菜头种植基地18万亩,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种植户6万余户,从事加工销售2000余人,种植区农户参与率达65%。现有榨菜龙头企业9家,企业出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特别是近几年来,丰都县榨菜产业通过扩建精加工车间,购置自动化、连续作业生产线,相继开发出口日韩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做好蔬菜产业这篇大文章,蔬菜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亩效益达5000~10000元,已成为我县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正近两年,通化县结合实际,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促产增收、融合"三产"等方式方法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产增效增收。坚持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依托域内6户鲜食玉米加工和5户稻米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农业订单方式重点发展鲜食玉米、绿优水稻,加快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步伐。2015年,全县鲜食玉米订单面积达4.85万亩,绿优水稻订单面积达4.8万亩。通过引进良种优化种植结构,2007年,从黑龙江五常引进  相似文献   

18.
<正>安仁县生平米业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优势,做大做实产业扶贫文章,主动"放水养鱼"让利于农,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做强、农民增收"三赢"目标。2016年公司联结1.77万户农民参与优质稻生产,发展订单种植基地1万多公顷,户平实现增收5000余元。2016年与安仁农商行合作,通过分贷统还1385万元,为2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分  相似文献   

19.
《台湾农业探索》2011,(6):64-64
<正>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8.43万家,实有入社农户387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5.5%。合作社产业分布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技术信息、手工纺织、乡村旅游等农村各个产业,服务内容从生产领域逐步向生产、流通、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成为近年来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突出亮  相似文献   

20.
临安县临目乡龙须山村,充分利用海拔九百多米的地理、气候资源的优势,发展种植番茄、包菜、扁豆等高山蔬菜,取得了可喜成效。今年仅番茄一项总产达60多万公斤,总产值达84万元,人均净收入达1990多元。这个村的党支部、村委会从1992年开始,就立足本地资源,把发展高山蔬菜生产作为开发农业的主体,从引种、试验到大面积种植,一年比一年好。1995年全村110户、312个人口,种植面积达150余亩,户均种植达1.36亩。并十分重视科学栽培和管理,县农业部门长期派驻技术人员蹲点指导,针对不同生长期的特点,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