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组织学方法对中国美利奴公羊四季睾丸的生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公羊的各级生精细胞数量、精子发生率以及精子日产量等均呈季节性变化,秋季最高,冬春季最低(仅为秋季的60%~70%);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差异极显着(p<0.001);睾丸中曲细精管直径、生精上皮高度以及生精细胞、内分泌细胞的数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2.
探讨改良培养基对体外培养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分为:A组(基础培养液组);B组[基础培养液+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皮生长因子(EGF)组];C1、C2和C3组[A组+20%、40%、80%睾丸液(TA)];D1、D2和D3组(B组+20%、40%、80%TA)。采用上述8种培养基对7~8日龄小鼠生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存活率和粗线期精母细胞特异性基因P19、单倍体精子细胞特异性基因TP1检测及染色体倍性分析,探讨TA、GDNF和EGF对小鼠体外培养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结果如下:(1)形态学观察表明,B组生精细胞生长速度快,形态好,细胞集落多,A组最差;C组和D组细胞传代后培养时间最长,可达4个月。(2)生精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培养20 d的B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D组在各培养阶段与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TP1/P19培养15 d后B组的TP1/P1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单倍体精子细胞比例结果表明,培养15 d后的B组单倍体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单倍体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GDNF和EGF可显著提高生精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分化效应,而睾丸液可显著延长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对成年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0.375、0.750、1.500 mg/kg 3个染毒组和对照组,灌胃法连续给药16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睾丸脏器系数、精子头计数,并计算每日精子生成量。采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和TUNEL法检测大鼠生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中剂量组(0.750 mg/kg)和高剂量组(1.500mg/kg)睾丸精子头计数和DSP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均显著升高(P<0.01);生精细胞凋亡指数与每日精子生成量呈负相关(r=-0.563,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As2O3可通过促进生精细胞凋亡而导致精子生成量的减少,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鼠睾丸组织Hsp70呈极强的表达(+++),并且在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都呈极强表达;小鼠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的Hsp70呈现极强表达(+++),主要在附睾上皮细胞,而管腔内精子偶见阳性染色.说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能够特异性、原位地检测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而且操作简单,适用于研究Hsp70在精子发生和成熟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己烯雌酚对成年仓鼠睾丸生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己烯雌酚(DES)对成年动物睾丸生精的影响。将DES皮下注射给成年仓鼠(剂量为1 mg·kg-1·d-1),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睾丸和生精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用甲基绿-哌咯宁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精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DES处理后睾丸萎缩,曲精小管变细。曲精小管内的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的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凋亡,少见长形精子细胞。电镜下,这些退化的精母和精子细胞的胞浆内有大量髓样或空泡状结构。DES诱发生精细胞凋亡是造成成年动物睾丸生精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猪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出生后1~5 d的长白公猪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两步酶消化法获取睾丸细胞悬液,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对猪精原干细胞(PSSCs)进行纯化,以碱性磷酸酶(AP)染色鉴定;利用MTT法检测2种细胞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PSSCs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获得的PSSCs占睾丸总细胞数的(8.19±0.83)%,AP染色的阳性率为(87.47±2.90)%,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PSSCs;MTT法检测表明,20 ng.mL-1 GDNF+1 000 U.mL-1 LIF的组合添加对PSSCs体外增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小鼠成骨细胞改良酶的消化分离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细胞毒性物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 24 h 内乳鼠头盖骨,对国外现行报道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适合我国同类试验室条件下的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酶消化分离培养法,并用该新方法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成骨细胞系。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耗时短、消化充分和对细胞损伤小的特点,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镜下细胞形态不规则,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突起,胞质丰富、清晰。应用特异性染色方法,胞质中呈现相应的特征性染色。培养过程中,成骨细胞经历静止期、指数成长期和滞后期等三个阶段。培养 14 d 后,出现矿化结节。  相似文献   

8.
武海军  富国文  靳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84-7485,7488
寻求简便经济的方法分离纯化犊牛睾丸支持细胞,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支持细胞进行鉴定。采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次第消化分离犊牛睾丸支持细胞,5 h后换液,24 h后用Tris-HCl处理除去精原细胞,实现进一步纯化。用Feulgen染色法鉴定支持细胞,用SABC染色法检测支持细胞上Fas-L的表达。结果培养的支持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Feulgen染色后明显可见支持细胞核内的双极小体。SABC染色法检测支持细胞为阳性。建立了培养犊牛睾丸支持细胞的方法,Feulgen染色和Fas-L检测是鉴定支持细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为研究对象,屠宰后采集试验羊的丘脑、垂体和睾丸组织,测定其脏器指数后检测其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雄性和田羊丘脑-垂体-睾丸轴(hypothalamus-pituitary-testis axis,HPTA)形态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花棘豆的中毒机理。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和田羊丘脑、垂体和睾丸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HE染色表明丘脑神经元细胞固缩、浓染;垂体中细胞核变形、浓染,胞浆减少;睾丸曲精细管细胞排列紊乱,管壁变薄,管腔内精子数量减少,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均出现明显空泡。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丘脑中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聚集,线粒体嵴断裂,神经髓鞘端板层离散;垂体中促性腺激素细胞核染色质聚集,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内质网扩张;睾丸中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形成空泡,精子细胞核膜破裂,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形成空泡,嵴断裂,部分精子细胞缺少顶体颗粒。小花棘豆中毒可造成雄性和田羊丘脑、垂体及睾丸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的改变,表明小花棘豆可通过HPTA影响雄性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10.
采用H.E和Masson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形态计量学统计分析,对成年牦牛(5~7岁)生精小管中的Ⅳ型胶原蛋白进行定位,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睾丸生精上皮结构清晰,有4~8层细胞,胶原纤维分布于生精小管固有膜和间质血管壁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Ⅳ型胶原蛋白在sertoli细胞、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上呈强阳性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有阳性表达,生精小管基膜及管周肌样细胞为弱阳性表达,而leydig细胞几乎无表达;Ⅳ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sertoli细胞及各级生精细胞显著高于在leydig细胞和管周肌样细胞中(P0.05),但在固有膜和管周肌样细胞之间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1).Ⅳ型胶原蛋白在成年牦牛睾丸中的分布特征与胶原纤维分布相一致,sertoli细胞和管周肌样细胞在合成及分泌Ⅳ型胶原蛋白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乳腺组织。从屠宰场选取健康的泌乳期奶牛,无菌手术切取乳腺实质组织,置于DMEM/F12完全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和链霉素)中,尽快运回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连续3d给小鼠腹腔注射淀粉液,诱导并激活巨噬细胞,使用鱼红细胞为吞噬物,替代细胞实验教材所用的鸡红细胞、羊红细胞,探索和改进实验方法,以便更清晰、有效地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外来异物的吞噬作用。取鼠腹腔液制备涂片并固定,用Giemsa染色法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巨噬细胞对鱼红细胞的吞噬作用。结果显示,采用鱼红细胞作为吞噬物,细胞染色清晰,吞噬结果明显,可清晰显示大量吞噬鱼红细胞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高,便于实验观察和计数,有助于学生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的可行措施。[方法]以中林46号速生杨愈伤组织为材料,取2 mm3左右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块,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解离及染色方法制备永久封片,对比不同方法的制片效果。[结果]在5种预处理方法中,愈伤组织用4℃冰水预处理24 h或用0.05%秋水仙素在8~16℃条件下预处理6 h时,制片效果较好;在2种解离方法中,酸解和酶解愈伤组织效果相当,较理想;在3种染色方法中愈伤组织用吉姆萨染色2 h左右效果较好,改良苯酚品红染色2 h效果次之,醋酸洋红染色较浅,其显微摄影效果不理想。[结论]用4℃冰水或0.05%秋水仙素预处理、用盐酸或含果胶酶、纤维素酶的甘露醇溶液解离、用吉姆萨染色时,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Androgenesis conditioned by a mutation in maiz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maize embryo having the nuclear constitution of a reduced gametophyte cell is produced in 3 percent of the embryo sacs of inbred strain Wisconsin-23 that carry the mutant indeterminate gametophyte (ig). The nucleus of most monoploid sporophytes so derived is paternal. Such androgenetic monoploids may originate from a sperm nucleus ac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ytoplasm of a maternal cell from which the nucleus has been functionally displaced.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浓度镉离子(0.005、0.1、0.5、1.0 mg/L)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 edius精子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光镜下观察,染毒第6、18 d后,各浓度组中间球海胆滤泡结构完好,生殖细胞发育情况同对照组基本一样;染毒第42 d后,0.5、1.0 mg/L Cd2 浓度组生精细胞排列混乱,滤泡膜破损;染毒第54 d后,各浓度组海胆性腺均出现滤泡解体现象。对染Cd2 54 d的0.5、1.0 mg/L组海胆精巢进行超薄切片观察,可见各级生精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核染色质异常凝集,核膜结构损伤,线粒体空泡化,精子形态畸形等。说明镉能影响中间球海胆的精子发生,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精子形态分析的染色方法,采用曙红Y和结晶紫染液对不同方法制作的马氏珠母贝精液抹片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染色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将精液先抹片后染色(0.8 mg/mL曙红Y染液)的方法时,精子头部着色不完全,染色效果不随染色时间的延长而改善,精子形态特征不明显,故该方法不适于精子形态检测;2)将精液与20 mg/mL的曙红Y染液等体积混合后抹片,精子头部着深红色,尾部着浅红色,精子各部分结构清晰,形态特征明显,背景干净,对比明显;3)用5 mg/mL的结晶紫染液对精液进行渗透染色时,精子形态染色特征明显,头部着深紫色,尾部着浅紫色,背景干净,可较准确地判断精子的形态特征;4)依精子形态对马氏珠母贝精子进行分类,并确定了主要的畸形类型及其特点,马氏珠母贝精子畸形主要集中在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头部畸形情况较少;5)采用两种染色方法判定的正常精子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稳定,因此,这两种染色方法均可用于马氏珠母贝精子形态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7.
用龙胆紫、碱性复红、吉姆萨、甲基绿、苏木精-伊红Y、伊红Y-乙醇、伊红Y-水、伊红Y-苯胺黑等染液对鲤鱼精子进行染色,筛选适宜的鲤鱼精子染色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不干燥固定直接伊红Y-乙醇压片染色的效果最好,染色清晰,精子头尾结构完整;自然干燥固定后再染色,可使鲤鱼精子头膜破裂细胞质漏出,致使精子染色形态模糊不清;4%的甲醛固定后再经自然干燥染色,可以有效避免鲤鱼精子头膜破裂;用1%的NaCl稀释的精液染色后,可清楚地观察到精子形态并区分出畸形精子,用水稀释的精液染色后可观察精子尾膜的完整性;体外活体伊红Y-苯胺黑染色法可以观察出精子头膜的完整性以及精子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8.
Amoeboid movement of spheroid or ovoid immature or mature macrogamonts within cultured Madin-Darby bovine cells usually began with the formation of a pseudopodium-like protrusion at the margin of the gamont. The protrusion enlarged as the gamont cytoplasm and nucleus moved into the protruded area. During movement, macrogamonts had an elongate shape. The body of the gamont was constricted as it moved through the cell cytoplasm or from one cell to an adjacent one. After movement had ceased, the gamont resumed its ovoid or spheroidal shap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良多倍体西瓜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比较多倍体西瓜常规核型分析与荧光核型分析结果,为西瓜细胞遗传学研究及辅助构建西瓜物理遗传图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多倍体西瓜为材料,以传统染色体制片方法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为基础,去掉其前低渗和后低渗两个步骤,合并其再固定与火焰涂片两个步骤,用吉姆萨染色剂和荧光染料DAPI分别对多倍体西瓜染色体进行常规染色和荧光染色,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使用改良型酶解去壁火焰干燥法进行多倍体西瓜染色体制片,比传统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简化了用KCl溶液前低渗、后低渗及用卡诺固定液再固定3个步骤,可缩短制片时间1.0~2.0 h,提高制片效率,获得的染色体样本数目齐全、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用DAPI染色比用吉姆萨染色更容易检测到细胞中期分裂相,每张玻片可缩短检测时间0.5~1.5 h;染色体的着丝点、长臂及短臂形态更清晰.[结论]采用改良染色体制片方法可提高多倍体西瓜染色体的制片效率,对该制片进行荧光核型分析比常规核型分析更准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试验成功地培养了猪颗粒细胞,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Ran的定位变化。结果表明,猪间期颗粒细胞中,Ran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核仁内没有Ran分布,细胞质中Ran浓度极低。核膜破裂,细胞进入有丝分裂,Ran分布到整个细胞,但在染色体周围浓集;在有丝分裂中期,浓集区形态和纺锤体的形态一致;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Ran的浓集区随纺锤体的拉长而分布于被分开的两组染色体之间;有丝分裂结束后,随着细胞核的形成,Ran在染色体周围浓集,核膜形成后又浓集于细胞核内,在整个有丝分裂中,Ran在细胞分裂区的细胞膜下未见特殊分布。这些分布与Ran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