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古树银杏今走俏秦农银杏素有“活化石”之称,是现存的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在漫长的生物进化演变过程中,地球上绝大部分银杏林已经消失,仅在我国浙江的西天目山上有小片天然林幸存,成为我国的特有树种,并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银杏既是极好的用材树种,又是驰名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银杏野生种群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兴  李少能 《林业科学》2001,37(1):135-137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际调查,阐述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种争鸣的历史、并作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者则绝无”的若干考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园林三宝树中的银杏,花中的牡丹,草中的兰花,被尊为中国园林三宝。银杏是第四纪冰川浩劫后,唯在中国幸存的孑遗植物。国外生物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我国各地现存古树中,银杏特多也特老。山东莒县定林寺的一株已3000多年。郭沫若称银杏为“中国的国树”、“...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法国电视台《自然》节目组一行人,在中央电视台外事处王燕同志陪同下, 4 2002 年月 7 15~日在浙江省天目山进行《中国特色植物17 ——银杏》专题片的拍摄工作。该片主要介绍西天目山银杏种群生存历史、分布现状、科学意义,以及银杏叶、外种皮在生物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中国银杏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协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拍摄。该片法文版将于年内制作完成并将译成多种语言向其它国家电视台发行。法国电视台在浙江省天目山拍摄银杏专题片!本刊讯  相似文献   

5.
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千扇树,被誉为经济林木之王,绿化树种的明珠,果树中的老寿星。它是第四纪冰川后中国独有的古老珍稀树种。在4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人工栽培,唐、宋年间传到日本、韩国,1730年后又传到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乃至世界各地。古植物学家晒瓦尔德指出“银杏是历史的精华……是人类难以想象的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奥秘的里程碑”,达尔文称银杏是“活化石”,还有的学者把银杏列为足以和“长城”、“金字塔”相媲美的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6.
全国“自然保护区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浙江西天目山召开全国生物圈网络自然保护区“持续发展研讨会”于3月1日在浙江天目山宾馆举行开幕式,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韩念勇处长主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员阳含熙先生及前...  相似文献   

7.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银杏起源中心是江南一带,宋代以后,才大量地由南方引入北方种植。目前认为,,只有浙江西天目山海拔500—1000米处散生的银杏是野生的,除此而外,全国各地,包括许多上千年的银杏古树,都是栽培的。 白果籽营养丰富并有多种医疗效用,每年内销和外销(主要是东南亚各国)的需要量很大,但从我省逐年的收购量来看,一年比一年减少。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很好  相似文献   

8.
浙江古银杏     
据《中国植物志》考证:银杏这一中生代的孑遗植物,地球上唯一分布点就在浙江西天目山。又据前林业部统计,我国500年以上银杏仅180株,浙江就有近百株。1983年,据临安市林业部门调查,西天目山有240株古银杏,胸径在1米以上的有8株。最大的一株在天目山腰,树龄1400年,树高达28米,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 浙江全省均有银杏分布,比较集中的有长兴、临安、诸暨、富阳等县(市)。全省年产白果40万公斤左右,其中长兴约20万公斤,临安约13万公斤。 浙江种植银杏历史悠久,许多名胜古迹均有古银杏,并留下不少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9.
天目山生物资源丰富,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古银杏、天目铁木、天目杜鹃等2160余种高等植物,被誉为“天然植物园”、“森林王国”。还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有兽类75种、鸟类14种,昆虫类1853种。天目山不仅有丰富的物种资源,而且以“天目命名的物种就有85种。其中植物类有天目紫茎、天目早竹、天目琼花等37种;动物类有天目松毛虫、天目山蛭、天目虻等48种。加上林特产品类如天目笋干、天目云雾茶、天目烘青豆等,总计约有近百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天目山“山上有霜木,皆数百年树,谓之翔风林”的记载我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在《两浙看山记一文中也写道:天目山“多茂林古木,异草奇花,为浙西诸山所罕见”。天目山的植被是地球史上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财产,也是地球上不可多得的亚热带植物基因库。现在,天目山已成为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天目”命名物种知多少@徐江森  相似文献   

10.
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俗称水梨子,虹口山区村民称为山梨儿,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种,四川省省树,是与银杏齐名的第四纪冰川侵袭后幸存下来的植物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两亿多年前,银杏类植物遍布全球.由于第四纪冰川的浩劫,使得银杏家族中的众多成员都变成了化石,唯独银杏一种在东亚幸存下来.因此,银杏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活文物”、“活标本”、“活历书”,属国家1级保护植物.银杏古树名多生长在齐鲁大地上的庵观寺庙、风景园林胜地,它们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神韵幽雅,古雅雍容,更是历史的活见证和重要的风景旅游资源.笔者经过对山东省银杏古树名木的调查和考察,根据获得的资料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银杏名曰“杏”,却不是否,因其果核叫白果,俗称“白果树”。银杏是古生代乔木。据地质考察,最初的银杏出现在距今二亿八千万年的晚石炭纪,在一亿三千万年前曾遍布全球,后来由于气候变化,特别是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冰期,其它地区的银杏均绝迹,唯独留存我国。是银杏科植物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活化石”。银杏是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树种。种子不仅是营养丰富的干果果品,且兼有药用价值。叶片不仅美观,且含有独特的药物成分。既是抗逆性很强的长寿树种,又是绝少有病虫害的无公害树种。因此果树界视银杏为果树树种,医药界树银杏为…  相似文献   

13.
话说银杏王     
银杏也叫白果树,佛指甲。因银杏生长缓慢,“爷爷栽树,孙子吃果”,民间一些地方又称之为公孙树。银杏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树种,有“植物活化石”之誉。据考证,世界上其他国家银杏早已绝迹,唯我国独有。在我国一些地区生长的古银杏树,与中华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有力佐证。银杏树叶酷似精美小扇,春夏期间翠绿欲滴,清风吹来绿叶摇动,一眼望去,碧光无限;金秋时节,一串串果实与金黄色树叶相  相似文献   

14.
西天目山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美称。从全国各地来这里的游客每年都在10万人次以上。为了吸取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教训,从客观上消除火灾的隐患,以确保西天目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5.
林协  张都海 《林业科学》2004,40(2):28-31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 ,地形复杂 ,峡谷众多 ,第四纪冰川在山麓有轻微的侵蚀痕迹 ,原生植被保存完好 ,有不少银杏古树分布 ,对其部分银杏是否为天然起源存在争论。根据调查和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并参考浙江丰富的银杏类化石资料 ,阐述了天目山银杏种群孑遗与生长特点 ,为银杏 (原生种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南通市银杏生产发展的步伐加快,不少县(市)把发展和开发银杏生产列入“绿色银行”工程,作为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对繁荣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在银杏的发展速度、管理水平、产量状况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也是不平衡的。为了有计划地发展银杏生产,提高其技术水平,根据南通市的生产实际,就银杏的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作一些粗浅探讨。1要重新认识发展银杏的的价值银杏是世界上幸存下来的孑遗植物,在学术界誉之为“活化石”。在我国古寺、名胜区…  相似文献   

17.
远在人类诞生以前,银杏就已经生存在地球上,并曾是北半球森林中的主角。第四纪冰川降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银杏遭受了灭顶之灾。唯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银杏幸免于难,历尽沧桑,成为举世闻名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我国有号称树中元老的天下银杏第一树,...  相似文献   

18.
不死的银杏     
银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在中国素有“国树”之美称。银杏在植物进化系统中,属原始古老的家族,已经历了近三亿年地质变迁。 烈火烧不死 银杏是抗燃性极强的优良树种,有“水吹”之别名。浙江莫干山天池亭边一株元代至顺年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古银杏○张宝贵银杏是世界上现存的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一向有“金色的活化石”之称。郭沫若先生曾说:“银杏应为中国的国树。”因自古我国的僧人就用银杏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所以我国大多数古银杏都在寺庙中。北京作为六朝古都,遗有大量的寺庙,...  相似文献   

20.
9月18日至27日,中国绿化基金会牵头主办的“中国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博览会”在全国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临安市举行。这是临安市继去年成功举办中国首届森林风景资源博览会后举办的又一重大节庆活动。这次博览会举办了“天目森林养生游”、“临安休闲度假胜地形象展示”、“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展”、“天目生态人居展”、“全国十大竹子之乡联谊会”、“参与长江三角洲,建设生态市专家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会展和会议,全面展示临安市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生态建设成就和人民精神风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绿化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