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弄蝶常称稻苞虫,是我省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近年来危害有所减少,但在局部地区有抬头的趋势。长期以来,我省稻弄蝶的属种混淆不清,笔者从1978年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经过标本收集、比较、鉴定,我省水稻上的弄蝶主要有以下五种: 稻弄蝶属 Genus Parnara Moore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月22日,南京第十五届大型兰花展销会在南京市江宁区花博园举办。此次展出的100多种300多盆兰花以春兰为主,除‘宋梅’、‘大富贵’、‘万字’这些传统的优秀品种外,还有‘多朵蝶’、‘绿云’、‘心蝶’等珍贵新品种。其中,春兰新品‘心蝶’是此次兰展中的"新贵"。它是标准的三星蝶花,外三瓣  相似文献   

3.
双飞蝴蝶     
多数的景天科植物都被人起了像长寿花一样俗气的名字,如常见的玉树、燕子掌、翡翠木、神刀、一串珠、落地生根等等。只有一种植物偏偏拥有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双飞蝴蝶(Kalanchoe synsepala)。真的会让它的“亲戚”们感到无比的郁闷。双飞蝴蝶也有别名,趣蝶莲、去蝶丽等等,但都不如现在这个容易记住。我的这棵植物是同事送的。她种植了一两年之后没有发现这种花卉的任何美感,准备将它抛弃——其实女人和男人一样都  相似文献   

4.
稻棉连作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为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夺取粮棉双高产探索门路,我站从1973年开始进行水稻、棉花连作栽培试验。三年试验结果证明,稻棉连作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的栽培制度。它对于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夺取粮棉双丰收提供了新的门路,尤其是在人多地少,土少田多的地区更是发展棉花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蝴蝶是一种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昆虫,经常飞舞在万紫千红的花海中,被誉为"虫国西施",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美的象征。蝴蝶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一万四千多种,仅我国就有一千五百余种,分别属于弄蝶、凤蝶、绢蝶、粉蝶、灰蝶、喙蝶、蛇蝶、眼蝶、环蝶、蛾蝶、斑蝶等科。其中最大的是凤蝶,展翅可达二十七  相似文献   

6.
熊猫蕊蝶     
<正>熊猫蕊蝶是我的一盆春兰蝶花,4苗2花。别看苗数不多,却在2007年安徽省第三届兰花博览会和2009年浙江省第九届兰花博览会上都获得特等金奖,并在安徽以高价售出。此兰叶长30厘米左右,宽1.1厘米,叶色浓绿有光泽,叶缘锯齿细密清晰,叶面略呈V形,叶姿半垂。双捧完全蝶化,白底红斑对称,宽大端圆;大圆舌,中间坠U形红斑块;蕊柱成佛形;外瓣虽系竹叶瓣,但收根放角,略呈拱抱之态;双捧、舌瓣、蕊柱均无败笔,是它最大的特色,三者相匹配后,中宫团圆宽厚,端庄美丽;外瓣曲线曼妙,中宫与外瓣十分协  相似文献   

7.
1997年我去广州购买苏铁,被几个花场中苏铁灰蝶猖獗的景象惊呆了:大片大片的嫩叶被苏铁灰蝶的幼虫蚕食净光。但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选购了一部分未受害的苏铁。谁知运回后不久,有几盆刚发出的嫩叶上就出现了大量的苏铁灰蝶幼虫危害。我赶紧喷药防治,很快将其杀死了,但我仍不放心,又连喷了两遍农药。在苏铁进温室时,为保险起见,我还把苏铁的叶片全部剪光,剪下的叶片集中烧毁。经过这样处理,翌春苏铁萌叶后没有再发现苏铁灰蝶,总  相似文献   

8.
正玄灰蝶和纯黄白鬼伞是夏秋季节多肉植物的主要虫害和病害。其中玄灰蝶将景天科多肉植物啃食的千疮百孔,甚至因伤口感染,造成植株腐烂死亡。而纯黄白鬼伞所产生的球状菌丝在土壤中蔓延,严重危害植物根系生长,甚至导致烂根,最后整个植株都烂掉。玄灰蝶玄灰蝶是一种色彩素雅,体态娇小的小型蝴蝶,翅膀呈灰色,有深色斑点。玄灰蝶能危害多种景天科多肉植物,对  相似文献   

9.
不要以为挂了热带水果的头衔,在北方种植就是一种奢望。别忘了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多肉植物。您种了之后就会发现,火龙果没那么难伺候。2008年,我办起了个火龙果种植园,是提着脑袋干的,没想到还真成功了。摸索了几年,从原来的门外汉,摇身一变成了行内人士。2011年1月,我开始尝试盆栽火龙果。2012年5月,它们都开花挂果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箭环蝶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箭环蝶的营养价值水平,为箭环蝶的食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运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箭环蝶脂肪、蛋白质、矿质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分析箭环氨基酸分、化学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并将箭环蝶的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含量与常见食物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箭环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质元素种类多且含量丰富的特点,箭环蝶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为73.0%,脂肪含量为3.94%;总氨基酸含量较高为622.5 mg/gDW,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较大,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值为0.65,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衡,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含量为35.1 mg/g protein。箭环蝶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昆虫和具有开发优良昆虫活性蛋白食品潜力的优质蝶种。  相似文献   

11.
蛾蝶花(Schizanthus pinnatus),又名蝴蝶花、平民兰、草蝴蝶兰。茄科蛾蝶花属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原产南美智利。植物学特征蛾蝶花有高生种(50~100cm)、矮生种(20~40cm)两种类型。矮生种分枝性强、开花繁多,是目前盆花的主栽品种;高生种主要做切花。蛾蝶花叶型似蕨,1~2回羽状  相似文献   

12.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蝶类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明确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蝶类资源及区系的基本情况,为蝶类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从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对该区域内的蝶类资源进行采样调查,采用周尧等对蝶类的分类系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毛乌素沙漠南缘共发现蝶类5科38属52种,其中凤蝶科1属3种,弄蝶科4属4种,粉蝶科6属10种,蛱蝶科14属21种,灰蝶科13属14种。毛乌素沙漠东南缘蝶类资源主要分布在灰蝶科和蛱蝶科,主要优势种有斑缘豆粉蝶Colias erate、菜粉蝶Pieris rapae、牧女珍眼蝶Coenonympha amaryllis、中华爱灰蝶Aricia mandschurica和蓝灰蝶Everes argiades。区系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蝶类主要种类是古北种,有31种,占本区碟类全部种类的59.61%;其次是广布种,有20种,占全部种类的38.4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蝶类为黄土高原蝶类区系向荒漠半荒漠蝶类区系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3.
国兰的蝶花(又叫蝶瓣花),因花朵发生变异,貌似粉蝶而得名。据初步估计,目前国兰蝶花品种超过百个。一、昔年蝶花数量稀少1923年,吴恩元编辑的《兰蕙小史》上有几个名品蝶花的记载,说明此前已有蝶花,但数量寥寥无几。民国至1950年,国兰蝶花虽有增多,但几乎“清一色”是春兰蝶花,数量可能不超过30个品种。据国内1984年出版的《兰花》(沈渊如、沈荫椿著)记载,沈氏在1930~1950年发掘和培植了几个春兰荷形蝶花新品种,如渊  相似文献   

14.
杂种蛾蝶花(S c h i z a n t h u shybrida),茄科蛾蝶花属一二年生草本,是蛾蝶花(S.pinnatus)和格雷姆氏蛾蝶花(S.grahamii)的种间杂交种。形态与用途杂种蛾蝶花株高20~50cm,呈圆柱形或金字塔形;茎多分枝,全株有腺毛,叶1~2回羽状全裂,裂片全缘或有齿牙,以至缺刻状羽状中裂。圆锥花序顶生,花繁茂,唇形花,花径3cm左右;花色有白、蓝、粉红、棕红和黄色等,花色的深浅和纹样的变化非常丰富,形似飞舞的蛾蝶;上唇中裂片常带黄色;自然花期春季,花期长达2月。种子细小,约2000粒/克。新近培育成的亚特兰大F1代(Ftlantis F1)系列具有矮化、密花、…  相似文献   

15.
就春兰蝶瓣而言,昔年见到的蝶瓣形状是本文的国兰蝶瓣形状图中的1(裙裾状蝶瓣)及7(荷形蝶花)所显示的样子。这可能是前人采用唇(舌)瓣化或舌色化来解释和判断蝶瓣变异的依据。一、蝶瓣增添新形象目前,蝶瓣花不单在春兰中继续出现,而且在四季兰、报岁兰甚至寒兰中也有了新  相似文献   

16.
兰花是比较容易出现变异的花卉。这里简单介绍国兰的一些主要变异类型。捧瓣唇化变异简称“内蝶”、“里蝶”。这类蝶化是比较完美的,蝶化后的花斑比唇瓣更美丽。如春兰新种‘千禧蕊蝶’。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为什么研究杂交稻呢?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我到田里选种,突然看见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大而且数特别多,后来我把它收入做种子。第二年种上去,我管理非常细致,因为当时的品种亩产一般只有五六百斤。我把它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品种,每天去观察。可是到出穗的时候,我大失所望:我种了一千多株,没有一  相似文献   

18.
日前,笔者在昆明景星街花鸟市场发现,这里销售的“丽江星蝶”、“春剑边草”、“连瓣滇梅”和“剑阳蝶”等云南精品兰花组培幼苗每株售价竟然不超过150元。据了解,这些品种中,中等质量的“丽江星蝶”和“剑阳蝶”商品苗目前在云南玉溪的价格约为12万元/苗和1.2万元/苗。在景星街兰花市场,一位正在推销兰花组培幼苗的老人介绍说:“我这里的兰花组培幼苗有20多个品种,一般品种的卖价每株30元,精品兰花品种每株150元。这些组培幼苗在培养瓶已生长了半年多,移栽在一般的兰花栽培基质和环境中就可正常生长。”笔者看到,老人的摊位上摆放着30多瓶…  相似文献   

19.
曹敏 《种子科技》2017,(8):142-143
为了更好地提高土壤地力与作物产量,从充分发挥地膜覆盖与秸秆还田两种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将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结合,于2009年4月试验开始,探讨两种技术的耦合对玉米产量、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4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玉米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入夏后,我的一盆双季杜鹃在二次挂蕾之际,老叶出现萎蔫,并耷拉了下来。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春买的一盆春鹃。当年虽对这盆冠径50多厘米的杜鹃,严把了浇水施肥关,但它还是于当年夏天死去了。为查清原田,我随手拔出死株,发现植株根系的松针上,竟有拳头大的一块像是从未见过水似的,干得发黄,而盆底的针叶土却因水多而腐烂发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