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肥床旱育秧具有避虫、避污、避免高温灌浆及培育早发壮秧、增穗增产的作用,所以肥床旱育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我市水稻的主要育秧方式,2005年我市肥床旱育面积达16.8万亩,占全市水稻总面积44.2%。肥床早育的平均产量达535kg,比常规水育秧的平均亩产506kg增加29k.增5.6%.以每kg稻谷1.84元计,每亩增效53.4元,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稻旱育抛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水稻抛秧技术从日本引入以后,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水稻简化栽培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我国水稻旱育抛秧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1)塑盘旱育抛秧。具有带土抛植、易抛秧、易立苗的优点,但其适宜秧龄短,培育壮秧难,育苗成本高。(2)肥床旱育抛秧。具有秧龄弹性大、利于高产的优点,但其秧苗根部带土量少,抛植困难,不易立苗。(3)无盘旱育抛秧。综合了塑盘旱育和肥床旱育抛秧的优点,采用“无盘抛秧剂”包衣,在秧苗根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易培育壮秧,不受秧龄限制,利于高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稻肥床旱育抛栽是指在肥床旱育秧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高吸水材料制成的种衣剂“旱抛成功”拌种,在肥床上培育出根部有“吸湿泥团”的秧苗,实现带土抛栽。它明显提高旱育抛栽的立苗速度和抗植伤能力。同时培育出秧苗矮壮多蘖,能防止青枯死苗及苗期恶苗病的发生。它与塑料软盘旱育秧相比,具有省工(指播种上)、省投入(软盘旱育每亩秧盘投入25元,肥床旱育每亩“旱抛成功”种衣剂投入6元左右)等优点。同时,使秧龄弹性拉大,缓解农忙季节劳力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1999年,根据省市领导要求在赣榆县土城乡进行万亩高产示范攻关.其面积10070亩,品种特优559.土壤为黑粘土,栽前土壤有机质1.53%,速效氮98×10-6,速效磷15.8×10-6,速效钾102.6×10-6.5月3日落谷,肥床旱育,6月12日移栽,8月15日始穗,8月20日齐穗,10月3日成熟收获,全生育期153d.经市县业务部门测产验收,平均亩有效穗18.23万,穗粒数154.2粒,实粒141.8粒,结实率91.8%,千粒重29g,理论产量748.6kg,实产726.4kg,攻关田水稻比周围对照水稻平均亩增12.86%,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水稻塑盘肥床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广水稻肥床旱育、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旱育秧池,科学合理搞好间套复种,既可提高秧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综合效益,又能改土培肥,促进秧池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旱育水稻秧田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阐述了肥床旱育水稻秧田期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选用早熟、高产、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22号作为示范种,在祥云县沙龙镇青海村(海拔1970m)建立211.1亩超高产示范片.经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亩产893.36kg,最高亩产961.17kg,较当地主栽种凤稻17号平均亩产795.00kg,亩增产98.36kg,增12.37%.其主要技术措施是:严格进行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等种子传播病害的危害;肥床旱育,精种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适期早栽,避过八月低温危害;合理稀植,插足基本苗,在多穗基础上争大穗夺高产;施足基肥,适施磷钾配合的穗肥;采取以水浆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进行早稻肥床旱育技术不同播种期试验,以探讨不同播种期对早稻的影响状况,从而进一步掌握适时播种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丘陵地区,盆困山区推广水稻无盘肥床旱育抛秧的优点,简述了培育矮壮中大秧苗和大田整理,施肥,抛秧及管理的全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广水稻肥床旱育、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旱育秧池,科学合理地搞好间套复种,既可大大提高秧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综合效益,又能改土培肥,促进秧池良性循环,本文将介绍其高效利用的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水稻肥床旱育秧,工序繁杂,苗床培肥时间长,控水时间不易掌握,立枯病危害时有发生。应用旱育保姆、旱秧绿等旱育秧专用药肥改进和简化原来的育秧操作工序,使节水、省肥、省种、省秧田、壮秧、增产增收效果更明显。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菜园地,或地势较高、雨后能及时排干水的稻茬田做苗床。明畦整地,秧田地势低洼应整成高畦深沟,以利于排水。整地后及时用药杀灭地下害虫,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提前施入,化肥在落谷前15天施入,防止肥害烧苗。落谷前,每667平方米苗床施旱育保姆专用肥50千克,耙入3~5厘米土中。偏沙性土壤可先…  相似文献   

13.
甜菜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或增施化肥都能获得高产.本试验表明,在中等肥力的灰钙土和棕钙土上,亩施有机肥1500kg,配施尿素20kg,三料磷10kg,能满足亩产甜菜块根3.0—4.0t的养分要求,且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 水稻肥床旱育秧田应选扦地势高爽、沟系配套、易于排水的肥旱地、菜园地或老棉田,每667m~2大田选留秧床20~30m~2(以下简称一个标准秧床)。床土在冬季、春季和播前三个阶段进行培肥。 冬季培肥。以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床土菁水保肥能力为目的。主要抓三点:一是多施秸杆。秋末冬仞,每个标准秧床分2—3次共施入碎秸秆100~150kg,并翮入土中。二是多翻床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大理州以高产创建、科技入户为工作平台,狠抓以水稻良种、肥床旱育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精确定量栽培、机械插秧等科技增产主导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水稻生产发展,2014年全州种植水稻6.18万hm2,平均单产8 235.0 kg/hm2,再创历史新高,为实现抗旱保粮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鉴于肥床旱育带蘖壮秧是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最关键环节,并针对大面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播种量偏高、苗床不肥、秧田管理粗放、秧苗  相似文献   

16.
研究如皋市肥床旱育移栽稻每穴不同菌数对水稻产量及各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5万穴/hm2的情况下,以2苗/穴处理产量最高、各经济性状最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肥床旱育秧的概念,分析了肥床旱育秧苗的特点,指出了肥床旱育秧的技术要点,包括苗床选择与培肥、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内容,旨在指导和推广肥床旱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8.
肥床旱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昆山,常热,吴县等地的自然稻种,其恶苗病菌带菌率为100%.播前采集田间水妥病残体,共分离了52个镰刀菌株,恶苗病菌占3.85%,是其次是病源,振荡培养试验表明,供氧条件好有于恶苗病菌的生长繁殖,温室模拟肥床肥旱育和常规育种结果表明,无论接菌与否,前者秧苗恶苗病均重于后者,田间调查表明,药剂浸后后不经催芽或催至露白播种能有效控制苗期恶苗病。  相似文献   

19.
床土培肥对塑盘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 2种床土 3种培肥方式培育壮秧的研究 ,结果表明 :无机肥培肥床土较为理想 ,5 0kg床土只需加 2 5 %三元复合肥15 0g。培肥后的床土能提高秧苗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秧苗粗度 ,提高秧苗素质 ,促进根系活力 ,有利于栽后早发  相似文献   

20.
粳稻塑盘旱育抛秧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市自1995年引入塑盘早育抛秧技术以来,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累计推广146316.4hm^2,比塑盘水育增效9017.3万元.该技术在现有的粳稻生产技术条件下,充分揉合了塑盘水育与肥床旱育的综合优势,具有秧龄弹性大;成苗率高,出苗整齐;抗植伤、发根力强、立苗快、分蘖起步早;减轻劳动强度;高产高效的特点。其技术基本完善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