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仔鸡新城疫(ND)通常采用Ⅱ系苗滴鼻免疫,这种逐个的抓鸡免疫接种方法,费时、费工、费力,而且因抓鸡应激干扰严重,特别对大型鸡场或养鸡专业户逐只滴鼻更感困难。为此,我们进行了Ⅱ系疫苗对仔鸡进行气雾、饮水、滴鼻免疫效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试验材料 1.试验用的疫苗:济南齐鲁制药厂生产新城疫Ⅱ系苗。批号为8639,出厂日期为86年11月。  相似文献   

2.
目前鸡新城疫免疫接种,主要靠Ⅱ系苗的滴鼻或点眼及Ⅰ系苗的刺种注射。但作为机械养鸡场及集群养鸡的预防接种来说是不适用的。不但费力、费时,而且由于抓鸡惊吓引起产蛋量下降,不利于养鸡事业的大发展。因此,鸡新城疫免疫接种方法迫切需要改进。大洋州一些国家现已普遍采用了饮服免疫方法进行预防接种。B.Y.OwolDun等(1975)报导过 Lasota 株弱毒疫苗的饮  相似文献   

3.
疫苗鸡新城疫疫苗分弱毒苗和灭活苗两大类。 (一)弱毒苗 1.毒力弱的弱毒苗,亦称B_1型疫苗。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B_1型疫苗有Ⅱ系(B_1株)、Ⅲ系(F株)及Ⅳ系(La Sota株)。我省生产使用的B_1型疫苗主要是Ⅱ系苗,其优点是对鸡的反应较轻,适于雏鸡和各种鸡使用,缺点是免疫力产生较慢,需7—9天,免疫期较短,2月龄以下鸡仅能维持1—2月(门常平的研究中,Ⅱ系苗首免后的免疫持续期不超过20~25天,紧接着二免,二免后的持续期约为60天),疫苗用量较多,每只鸡滴  相似文献   

4.
我县在肉鸡场、蛋鸡场(包括种鸡场)普遍采用了对7~10日龄雏用新城疫Ⅱ系苗首免、35~40日龄时用Ⅱ系苗二免、90~100日龄用Ⅰ系苗第三次免疫的程序。但是,由于疫苗效价降低、免疫程序不科学、接种操作不严及环境、疾病、饲养管理所产生应激因素等影响,造成部分鸡群免疫接种无  相似文献   

5.
鸡饮水免疫接种疫苗法是常用的接种方法。如新城疫Ⅱ系、Ⅳ系,新城疫、支气管炎H52、H120二联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和禽脑脊髓炎疫苗。饮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有时,鸡新城疫病部分发生在10周龄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下称“Ⅰ系苗”)之后,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种因素造成鸡群血清抗体低下,在Ⅰ系苗免疫前,鸡已感染了新城疫野毒,经注射Ⅰ系苗及抓鸡的应激而诱发。为了克服接种Ⅰ系苗的盲目性,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母抗HI价在16~32以上的2~10日龄雏鸡,肌注鸡新城疫Ⅱ系苗800个免疫量首免,34d后监测其HI价,达16~32以上的为100%.此时用中等毒力新城疫Mukteswar株I系苗2000个免疫量加强免疫后,监测其不同免疫持续期HI价,结果3、6、10、16个月均100%达16~32以上.又给13及16个月免疫鸡攻NDV强毒(100个MLD),结果13个月免疫鸡4/4保护,16个月免疫鸡2/2保护,对照鸡3/3死亡,同时又用13个月免疫鸡与强毒攻毒对照鸡同居接触感染,结果2/2同居接触不感染.在全区扩大试验,以Ⅱ系苗800个免疫量首免,I系苗2000免疫量加强免疫,92.3万只免疫鸡中未发现ND及非典型新城疫,随机抽取其中102只监测HI价,达16~32以上者占93.1%.由此认为,Ⅱ系苗800个免疫量首免,Ⅰ系苗2000个免疫量加强免疫,可使整个生产鸡群全程(16个月以上)保持高滴度抗体,能防制非典型新城疫及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预防非典型鸡新城疫(CND),选母抗 HI 价1:16以上的2~10日龄雏鸡,以肌注 NDⅡ系苗800个免疫最进行首免后一个月,HI 价达1:16以上者达100%.此时用ND 中等毒力 MVK teswar 株Ⅰ系苗2000免疫量加强免疫,其 HI 价达1:16以上者,免疫后3、6、10个月均为100%,13个月为96.2%,16个月为100%.13及16个月免疫鸡攻 NDV 强毒(100个 MLD)可获全数保护.用接种13个月的免疫鸡与强毒对照鸡同居,不发生接触感染.以Ⅱ系苗800个免疫量首免Ⅰ系苗2000免疫量加强免疫共接种92.3万只鸡。未发现 CND;从中抽取102只免疫鸡做HI 试验,HI 价达1:16以上者为93.1%.可见,以Ⅱ系苗800个免疫首免,Ⅰ系苗2000个免疫量加强免疫的程序,能使生产鸡群在全程(16个月以上)保持较高的抗体效价,可防止 CN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某肉鸡饲养专业户,已有十年的饲养历史,平均年出栏肉鸡5000余羽。1985年起,针对肉鸡接种Ⅱ系苗、鸡痘苗时,常因操作技术失误,屡给生产造成损失,尤其对强毒污染过的饲养场、户,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在认真总结了国内有关资料介绍的防疫技术后,大胆试用Ⅰ系苗与痘苗混合后一次肌肉注射的免疫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七年中,应用此法免疫接种肉鸡3.5万羽,尽管苗鸡、成鸡连环饲养,但鸡新城疫、鸡痘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1 鸡马立克氏病1日龄用二价油佐剂灭活苗 0 .2 ml/只颈部皮下注射 ,1 4d后产生免疫力。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表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种程序程序日龄疫苗种类免疫途径产生时间免疫期首免 :1~ 3日龄 H1 2 0 弱毒苗滴鼻 1滴 /只二免 :2 1日龄后 H5 2 弱毒苗滴鼻或饮水 5~ 8d 6个月  疫苗处理方法为 :H12 0 弱毒苗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 1 0倍 ;H52 弱毒苗用蒸馏水、清洁冷开水稀释 ,最好加入 0 .5%~ 1 %脱脂奶粉或葡萄糖。表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二种程序( H5 2 与鸡新城疫疫苗 系或 系二联苗 )程序日龄疫苗种类免疫途…  相似文献   

11.
1、进行综合免度.我鸡场7-10日龄用弱毒Ⅱ系基础免疫首免(最迟不得超过15日龄),28--30日龄第二次加强免疫(中间间隔期至少14天)用Ⅰ系苗或灭活苗二免,55-60日龄再用Ⅰ系苗或灭活苗进行三免(死毒苗的免疫力和免疫期都比活毒苗高长).产蛋种鸡于开产前16周份再用Ⅰ系苗或灭活苗加强免疫.以提高母鸡的抗体滴度,获得足够确实的免疫力. 2、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改善鸡舍场地环境卫生,注意用具和饮水、饲料的清沽卫生,提高鸡体自然抗病力. 3、加强消毒卫生工作.免疫前后和平时定期  相似文献   

12.
免疫接种是种鸡饲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虽然种鸡在产蛋前已经完成多种疫苗接种工作,具有较高而持久的抗体保护,但随时间的推移,其抗体水平会有正常的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进入产蛋期后的一定时间段,仍要进行一些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弱毒活苗的免疫接种.在产蛋期,为减少驱赶和抓鸡免疫操作的应激反应,多采用饮水或喷雾的方法对弱毒苗进行接种.  相似文献   

13.
(一)免疫对象与使用的疫苗应相符如鸡新城疫(ND)Ⅰ系苗一般用于2月龄以上鸡或经ND弱毒苗初免后的鸡。不看免疫对象,随意使用疫苗,不仅造成疫苗的浪费,有时还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本病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发展的规模养鸡,一旦暴发此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鸡新城疫的预防尤为重要.目前,采用鸡新城疫I系、Ⅱ系苗免疫是预防的主要手段,因此科学而合理的进行免疫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我们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新城疫I、Ⅱ系苗免疫,并对漏免鸡补针,控制了大规模的流行,但经免鸡仍有发病死亡.通过调查并结合个人工作体会,就其原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工感染鸡新城疫(ND)病毒后,用Ⅳ系和Ⅰ系弱毒疫苗大剂量注射及用抗ND病毒高免卵黄抗体加ND油佐剂灭活疫苗共同注射进行紧急接种。结果,对照组9/10死亡,大剂量Ⅳ系苗接种组8/10死亡,Ⅰ系苗接种组7/10死亡;高免卵黄抗体加油剂灭活苗接种组死亡1/10。感染鸡耐过后13天,其HI效价均大于1:80。  相似文献   

16.
人工感染鸡新城疫(ND)病毒后,用Ⅳ系和I系弱毒疫苗大剂量注射及用抗ND病毒高免卵黄抗体加ND油佐剂灭活疫苗共同注射进行紧急接种.结果,对照组9/10死亡;大剂量Ⅳ系苗接种组8/10死亡;I系苗接种组7/10死亡;高免卵黄抗体加油剂灭活苗接种组死亡1/10.感染鸡耐过后13天,其HI效价均大于1:80.  相似文献   

17.
鸡免疫接种期禁用消毒剂除菌净、抗毒威等消毒剂,对疫苗病毒(活苗)有杀灭作用,故在使用疫苗期间严禁用消毒剂饮水、消毒。鸡免疫接种期禁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18.
<正>免疫接种是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禽流感免疫接种实践中,经一免、二免注射了禽流感病毒灭活苗之后仍然有血清抗体不合格的现象,经深入鸡场和农户中进行了详细的调  相似文献   

19.
对黄牛多次免疫接种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1型灭活苗的抗体效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首免、二免、三免多次免疫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1型灭活苗获得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依次不同。其中首免、二免的免疫抗体水平较低,免疫合格率为63%左右,三免的免疫抗体水平较高,免疫合格率达93.3%以上,免疫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猪瘟脾淋苗和传代细胞苗的免疫效果,在厦门市同安区某规模猪场,选用代号为CQ、CD和JX 3个厂家生产的猪瘟脾淋苗和传代细胞苗进行免疫效果试验。随机选取45头30日龄断乳仔猪,分为3组,30日龄首免,首免后28 d二免,A组免疫接种CQ厂家的猪瘟脾淋苗,B组免疫接种CD厂家的猪瘟脾淋苗,C组免疫接种JX厂家的猪瘟细胞传代苗,通过定期跟踪3组猪群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3组猪群二免后7 d前免疫抗体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38 d后才出现免疫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显著差异,以C组猪群的抗体阳性率最高,A组猪群的抗体阳性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