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圈养羊由于饲养方式的转变,与放牧羊相比更容易患病,发病也有些不同。(一)羊肠毒血症该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  相似文献   

2.
<正>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为魏氏梭菌,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常称"软肾病"、"类快疫"。1流行病学主要发生于绵羊,尤其1岁左右和肥胖的羊发病较多;山羊发病较少。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常发生于春末至秋  相似文献   

3.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近年来山羊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和山羊(主要为绵羊)易发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与羊快疫相似,故又称"类快疫"。死后肾组织多半软化,故还称软肾病。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病菌经消化道感染,在胃肠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病。患羊多是膘情较好、食欲旺盛的羊只。  相似文献   

5.
<正>同心县是宁夏的养羊大县,羊肠毒血症是严重危害羊只的急性传染病,由D型魏氏梭菌感染羊引起的急性毒血症。1流行特点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和人畜粪便中,羊饮食了污染的饲料或污水,经消化道感染,细菌即刻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发病,一般在春初、夏初至秋末多发,以6~24个月的绵羊最易感染,山羊少发。  相似文献   

6.
羊梭菌病是由梭菌引起羊的传染病,临床常见有腐梭菌引起的羊快疫,C型魏化梭菌引起猝狙、D型魏氏梭菌引起肠毒血症、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羊黑疫、B型魏氏梭菌引起羔羊痢疾,由于防制不当,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需科学防制,减少损失。1流行病学绵、山羊都可发生,营养好、健壮的羊多发,营养不良瘦弱的羊发病较少。喂精料,尤其是喂玉米等高能量料的羊多发。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发病较多。羊快疫多发于6~18月龄羊,羊猝狙以1~2岁绵羊多发,肠毒血2~12月龄羊多发,羊黑疫2~4岁羊多发。羔羊痢疾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2~3日龄…  相似文献   

7.
<正>1梭菌病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  相似文献   

8.
正羊猝狙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毒血症,故又称C型肠毒血症。该病以绵羊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传染病。引起羊猝疽的C型魏氏梭菌是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细菌随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进入羊消化道,在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主要产生β毒素,引起羊只发病。1流行特点该病发生于成年羊,以1~2岁绵羊发病较多,特别是当饲料丰富时易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9.
<正>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又名类疫)是严重危害羊群的两种急性传染病,它们分别是由腐败梭菌、D型魏氏梭菌感染羊只引起的,均以羊只突然发病进而死亡为主要特征。1流行特点两种病主要是经过消化道感染,一般在春初至秋末多发,以6个月到2岁的绵羊最易感染。羊快疫病多流行于低洼地、潮湿地,羊在剪毛、感冒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均会促使本病发生。羊肠毒血症则以肥胖的羊发病较多,在羊群中呈散发状态。  相似文献   

10.
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山羊较少发病。一般呈散发性流行。病因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细菌毒素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2011年8月在莆田市某羊场发生山羊陆续突然死亡现象,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定为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肠毒血症。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1.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近年来山羊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任何年龄的动物均可发生。最常见于2周龄以内的羔羊或断奶后日粮中含高碳水化合物或很少吃茂盛青草的圈养羔羊。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不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羊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山羊、绵羊均可感染。该病被宁蒗县当地牧民称为"瘼腰病",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死亡率较高,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羊只采食过量、胃酸浓度降低时,常导致本病的发生;发病羊只多数膘情偏中上。现将2013年4月西布河乡某村一起羊肠毒血症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4月2日,西布河乡某村3户养羊户,  相似文献   

13.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死后的肾脏如软泥样,故称之"软肾病"。通常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羊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该病多发于夏初至秋末。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  相似文献   

14.
<正>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山羊(主要为绵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与羊快疫相似,故又称"类快疫",死后肾组织多半软化,故还称"软肾病"。病原为 D 型魏氏梭菌。病菌经消化道感染,在胃肠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病。1 发病原因1.1 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  相似文献   

15.
1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胖的绵羊,羔羊梭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较多。羊梭菌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秋冬和初春气候聚变、阴雨连绵之际易引发。病羊治愈率不高,可试用强心剂、肠道消炎药、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羔羊痢疾可用羔羊痢疾高免血清治疗。  相似文献   

16.
D型魏氏梭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导致各种动物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D型魏氏梭菌病包括牛、羔羊、绵羊、山羊以及灰鼠的肠毒血症等。D型魏氏梭菌所产的毒素是引起动物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D型魏氏梭菌毒素的结构、功能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常称此病为"软肾病"。该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1流行病学D型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羊只采食被病原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便随  相似文献   

18.
羊肠毒血症是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羊肠毒血症的发病与羊只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气温变化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又称D型产生荚膜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本病绵羊、山羊均可发生。近年来在我地区绒山羊群发病率较高。主要以急性毒血症死亡,死后肾组织软化为特征。笔者就我地区发病情况及诊治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又名类快疫)是严重危害羊群的两种急性传染病,它们分别是由腐败梭菌、D型魏氏梭菌感染羊只引起的。均以羊只突然发病,未出现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为特征。流行特点两种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一般在初春至秋末多发,以6个月到2岁的绵羊最易感染。羊快疫多流行于低洼地、潮湿地、在剪毛、感冒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也会促使本病发生。羊肠毒血症则以肥胖的羊发病较多,在羊群中呈散发状态。主要症状两病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