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故乡的柳笛     
春回故乡,一阵低低的似唢呐的声音悠悠地飘过来,是柳笛,那音儿,那调儿,抑扬起伏,引起我的一番思绪来……老家的堤堰上,村人家的宅旁,到处都生长着株株柳树。俺家的门前就有那么一棵,据说已生长了近百年,是我爷爷的爷爷栽下的,高几米许,树干几个壮劳力都搂不过来,树荫有三分地那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4月22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北蒋镇红沥村五组老人张海兵来到了国网江苏盐城供电公司北蒋供电所营业厅,要求办理分时电价业务。原来老人听村里的年轻人说起供电公司有个分时电价,办理了以后晚上用电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2月,组织安排我到曹县庄寨镇蔡口村挂职第一书记。没想到的是,到村第一天的见面礼,竟是一大群村民到村委会大院要求我给尽快解决吃水用水难题。村党支部书记张付印悄悄告诉我,村里自来水已经停水3天了。"为什么停水?何时来水?"我问道。张付印说:"主要是村里欠镇自来水公司水费,钱凑不齐,人家就给停水,我自己都垫上好几万了。""赶紧再想点办法凑点钱交给自来水公司,先把水送上,不能影响村民的生活。"我对张付印说。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槐树     
“门前一棵槐,好日子快快来”,这是我儿时经常说的一句顺口溜。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里槐树特别多,在我家门前也有一棵。每到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爬上树,取一串串雪白的槐花,放在嘴里大口大口地咀嚼,那甜甜的味会一直钻入心底。  相似文献   

5.
"这是需要我们提供特别帮助的用电户,全是有病的老人和孩子不在身边的老人,我每天上班后都要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她从一个普通的坐席代表成长为宁德电业局95598呼叫中心主任的"蝶变",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如今已成长为一个精明干练的职业女性,她就是宁德电业局95598客户服务中心坐席代  相似文献   

6.
刘珊 《农村电工》2014,(6):52-52
<正>尽管太阳拖着火辣辣的光离开了,可蓝山村的夏夜依然像是被火炙烤着一样,让人热得难耐。整个蓝山村的大街小巷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人们惬意地呆在空调屋里,品着茶水,看着电视,享受着电带给他们的幸福生活。"啪!"电突然断了。停电啦!没有星星点缀的蓝山村瞬时像跌进了一个漆黑的令人窒息的无底洞里。不一会儿工夫,闷热就像一个狰狞的女魔鬼,俘虏了屋里那仅存的凉意。蓝山村的人们终于受不了了。像是听见了召集号似的,各家各户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陆陆续续拿着马扎,摇着手里的大蒲扇汗淋淋地走出了屋外。闷蒸笼般的蓝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这大热天的停电,想热死咱们呀!"只听见蓝山村里一向不好惹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没有电。有一年,村里来了很多电工为我们村接电,电工师傅们走后,身后留下一片光明。我感到这项职业无比的光荣!”  相似文献   

8.
"我们村这几年麦收秋播都不用愁,村里几个农机大户就给解决了大问题。"临猗县猗氏镇翟村一位村民说。如今农忙时节,只需一个电话,该村农机大户荆自立就服务到  相似文献   

9.
文登市苘山镇山马于村的西瓜个大、瓤沙、味甜,每到西瓜上市季节,外地前来采购的车辆就把小山村挤得满满当当。又是西瓜上市季节,山马于村今年的西瓜“出落”的咋样?笔者来到山马于村,看到那绿油油的西瓜地一眼望不到边儿。村东的一大块西瓜地里,村民于秀林正在喷打杀菌剂,见到有人来,他就收起喷雾器他告诉笔者,他种西瓜已有七八年了。村里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外,几乎家家户户种西瓜”。他说,今年他种了3亩多西瓜,品种主要是“巨宝”和“地雷”,像他这样只是小打小闹,一般的户都在七八亩,多的户面积在十几亩。“西瓜,是我们村的‘金元宝’”…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江苏省淮阴县南陈集村电工东立为五保老人赵洪生修好了彩电,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村里为了让古稀之年的赵洪生也能看上彩电,自发凑了500元钱,为他买了一台“虹美”牌多功能14寸“小画王”彩电,老人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共产党好”! 谁知,彩电偏不争气,看了9天就坏了,村里先后3次派人将电视机送往城里维修,均未修好,气得老人直跺脚:“假货坑人”! 村电工东立得知消息后,主动上门对老人说:“别着急,我来修”。他将电视机后盖打开检查,发现机内保险丝已烧黑,换新后开机故障依旧,保险丝又被烧  相似文献   

11.
"后寨村还是人民公社,跟着毛主席走哩!"村里79岁的梁大爷颇有点自豪地说。梁大爷参加过援朝志愿军,如今和其他老人一样,每月在村里领生活费。后寨村老人享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下乡,到一个富裕村参观。这个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发展乡镇企业.如今村里已经有了三四个规模很大的厂子,年销售额50多亿元。全村有900多户人家,4000来口人,人均收入1万多元。因为有钱。村里各个方面的福利都很好.房子统一设计规划,村民的医疗保险由集体负担.村里还有幼儿园和敬老院.真称得上是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正"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跳舞,天天变花样。"这个谜语说的就是电视。别看是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它也能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变化。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对电视的第一记忆,是1981年村里买回来的第一台9英寸黑白电视机。那天下午,像过春节一样,村子里沸腾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挤到村前的一块空地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那台小木箱式"电视机",尽管屏幕上黑乎乎的什么也没有。  相似文献   

14.
<正>清明假期,坐在通往单位所在地的公共汽车上,家乡的山山水水迅速后移。车子鱼贯前行在灰白色的飘带上,路边的春光映入车窗,也更多地开启了我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家乡位于甘肃陇东平凉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家乡的名字也很特别——小磨村。对于家乡的这个小名儿,我还特别考究了一番,最主要的缘由是因为河床边有一个不知什么年代建起来的小水磨,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说,这个小水磨从他老人家爷爷的爷爷哪个时代就有。  相似文献   

15.
抉择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睿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请教。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人:“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老人注视着小孩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全在你!”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  相似文献   

16.
我叫王汝民,是山东省宁津县电业公司西环供电所农电工。我从小就喜欢摆弄电器,每当村里的老电工在维修线路时,总爱在一旁看个究竟,有时也帮帮忙。1984年高中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村电工。我热爱农电事业。每当看到经过我的劳动,电灯亮了,电机转了,打心眼儿里有种自豪感。当时,村里的电能表还安装在农户家中,跑、冒、滴、漏比较严重。于是,我率先实行了集中装表,既杜绝了个别人在电能表上做手脚,又便于查看管理。这一作法,得到了当时供电站领导的好评,并在其他用电村进行了推广。家人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1998年…  相似文献   

17.
<正>走进大山深处,放眼山峦,漫山遍野的茶树在初冬时节依然翠绿欲滴,生机勃勃。2018年12月13日,在山东省诸城市桃林镇管家沟村的龙门口生态旅游度假区,负责人丁新元正在跟几名同事探讨着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之计。"这是去年新架的变压器。以前村里只有一台,现在增加到3台。"丁新元说,"电好使了,群众浇地、种茶、养殖都方便了,搞个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也容易多了,村里正在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村里利用扶贫资金在桃园里养鹅,给76个贫困户带来了不错的收益,村里流转贫困户300亩土地种植反季胡萝卜也获得了丰收,这些都离不开‘机井通电’这项惠民工程啊!"2017年7月10日,安徽萧县祖楼镇王楼村负责人王中伟对前来义务服务的供电员工说。说起机井通电工程,王中伟高兴地说:"机井通电了,浇水方便了,比起柴油机浇水,费用也降低了,平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村里申办低保文书额外收钱,这个事你们管不管啊?我想帮我大兄弟为多收的500元讨个说法。"7月15日,寿光市检查院派驻滨海经济开发区检察室民生检察服务中心大厅来了这样一位"讨说法"的咨询者。来人叫赵某,检察室工作人员为他端上一杯热茶,听他慢慢叙述。交谈中得知,赵某反映本村在办理低保过程中,村文书以办低保需与民政工作人员处理关系为名,向本村申办低保人员赵二国额外收取了500元的现金,赵某怀疑该费用为村文书私自  相似文献   

20.
正春节刚过,夏邑县火店镇王寨村的陈金各就开始忙活起来,他要为自家的预制厂扩大规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他的预制厂能扩大规模,还得益于村里的农网改造。"电如果不够用的话,扩大规模连想都不敢想。"陈金各感叹道。在豫东大地,2017年大力开展的商丘农网建设和改造,切实影响了一大批与陈金各有相似经历的人。2018年3月12日,在虞城县李老家乡袁村寺村蒋友良家里放着到一台废弃的稳压器。蒋友良说:"村里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