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球甘蓝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77-18078
[目的]研究适合结球甘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最佳方法与培养基种类。[方法]以结球甘蓝无菌苗的胚轴和子叶为材料,以MS为诱导和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以1/2MS为生根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生长调节物质对增殖及防止玻璃化苗的影响。[结果]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中的子叶可长出愈伤组织,胚轴可直接分化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MS+6-BA 1.00 mg/L+NAA 0.10 mg/L上生长的组培苗生长势强,玻璃化苗数最少,增殖率最高,平均增殖系数为3.8;接种于生根培养基1/2MS+NAA 0.10 mg/L和1/2MS+IBA 0.20 mg/L上的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100%。[结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0 mg/L+NAA 0.1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0 mg/L+NAA 0.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0 mg/L和1/2MS+IBA 0.20 mg/L。  相似文献   

2.
梳唇石斛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梳唇石斛快速育苗技术,利用不同培养基诱导种子直接萌发形成原球茎,并进一步分化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原球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1/2MS NAA 0.2 mg/L;最佳原球茎增殖培养基:1/2MS 6-B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1/2MS 香蕉泥100 g/L NAA 0.5 mg/L。  相似文献   

3.
基于消毒成功的黑麦冬无菌组培苗,对继代、壮苗、生根及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4 mg/L+NAA 0.4 mg/L;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6-BA 2 mg/L+NAA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IBA 0.1 mg/L。增殖过程中进行小丛芽增殖,光照强度设定为800~1 300 lx,可以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和生长量;在培养过程中制定分级标准,对组培苗进行分级,可以节省接种材料,得到一致性较好的种苗。  相似文献   

4.
F1大丽花组培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志新  李志清  宁显宝  刘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74-6375,6401
用F1大丽花的种子、嫩芽及开花茎段做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5个分化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出芽,在4个继代培养基上扩繁增殖,在4个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在4种无土基质上出瓶培养成生产用苗。得出F1大丽花组培苗速繁适用程序为:嫩芽及开花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在MS+6-BA 0.5 mg/L+NAA 0.2 mg/L→增殖在MS+6-BA 1.0 mg/L+NAA 0.2 mg/L+B90.1mg/L→生根在1/2MS+0.1 NAA mg/L→落叶松针叶+细沙出瓶培养。试验采用简易材料和药剂,降低了组培苗生产成本,选取可控花期的不同部位外植体,可缩短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5.
红莓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剪取4~5月份生长健壮且腋芽丰富的红树莓枝条,以腋芽为外植体,建立高效快速的组织培养体系,以获得大量优质的组培苗。筛选出红莓最佳诱导培养基MS+6-BA(1.0 mg/L)+NAA(0.02 mg/L)+GA3(4 mg/L),最佳快繁培养基MS+6-BA(0.5 mg/L)+NAA(0.05 mg/L)+GA3(6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MS+6-BA(0.5 mg/L)+NAA(0.1 mg/L)。  相似文献   

6.
以甜樱桃砧木大青叶植株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初代、继代、生根的培养基的筛选和下地移栽的技术研究。结果显示,以当年生嫩枝为外植体可以快速获得组培苗以达到高效快繁的目的,适合大青叶的培养基:初代为MS+6-BA 0.8 mg/L+NAA 0.1 mg/L,继代为MS+6-BA 0.5 mg/L+IBA 0.2 mg/L,生根为1/2 MS+IBA 0.6 mg/L。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新疆雪莲切除根部的无菌苗,或无菌苗的真叶,或者直接采集野生的新疆雪莲幼嫩部位作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丛生芽分化、丛生芽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新疆天山雪莲外植体在MS+NAA 2 mg/L+6-BA 0.5 mg/L和MS+6-BA 1.0+NAA 0.1 mg/L+2,4-D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大量的丛生芽;在MS+6-BA 0.5 mg/L+NAA 2.0 mg/L和MS+6-BA 0.5 mg/L+NAA 0.01 mg/L培养基上交替培养,丛生芽继代快速增殖率达1.0∶3.5;组培苗在MS+NAA 0.2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3%;生根的雪莲组培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生长健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快繁技术为雪莲野生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申健  刘德江  谢友实  昌继伟  姜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59+20995-20959,20995
[目的]得到长势一致的地笋幼苗。[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结果]培养基MS+KT 1.0 mg/L+NAA 0.5mg/L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3/4MS+6-BA 1.5 mg/L+NAA 1.0 mg/L适合芽的诱导;培养基1/2MS+IAA 0.5 mg/L适合再生植株生根。田园土∶腐殖土∶细沙=5∶3∶2对组培苗的生长最有利。[结论]建立了地笋的快速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9.
苦马豆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马豆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方法.[方法]以苦马豆上胚轴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建立苦马豆组培快繁体系.[结果]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培养基为: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6-BA2.0mg/L+2,4-D 0.25 m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0.5 mg/L;诱芽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ZT0.05 mg/L+AC 0.1;;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1.5 mg/L+蔗糖(Suc)3;.该组培苗适宜移栽于珍珠岩+蛭石(1∶1)基质中,平均成活率80;.[结论]筛选获得适宜苦马豆上胚轴为外植体的组培快繁的培养条件,为苦马豆快繁体系的建立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BA,NAA及蔗糖3个因子对牛蒡(Arctium lappa L.)组培苗的增殖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NAA,BA及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3个因子对牛蒡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各试验均按正交表L9(34)形成3因素、3水平的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MS+BA 2.0 mg/L+NAA 0.05 mg/L+蔗糖30g/L,最适于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BA 0.1 mg/L+NAA 0.05mg/L+30g/L蔗糖.  相似文献   

11.
文伟  杨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31-6133
[目的]建立龙胆草组织苗繁育体系。[方法]以龙胆草的嫩茎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的分化与生根、试管苗移栽与移植的研究。[结果]MS+0.2mg/LBA+1.0~1.5mg/L2,4-D是诱导嫩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1.2mg/LAgNO3+0.6mg/LBA+0.1mg/LNAA是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0.1mg/LIAA+0.3mg/LNAA是龙胆草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保持了龙胆草的各项植物学性状。[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培育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6%,说明此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2.
白首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白首乌块根、茎尖及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白首乌的根块芽分化频率较低,只在MS基本培养基上有15.79%的芽分化。白首乌的茎尖和茎段出芽率较高,在MS+KT5.0mg/L+NAA0.01mg/L和MS+ZT2.0mg/L+NAA0.01mg/L培养基上均达到93.33%以上。白首乌的继代增殖在MS+KT5.0mg/L+NAA0.01mg/L和MS+ZT2.0mg/L+NAA0.01mg/L培养基上,增殖倍数分别达3.7倍和4.14倍。生根培养基以MS+IBA0.05mg/L的培养基为最好。试管苗移栽的基质以珍珠岩∶泥炭土∶园土(1∶1∶1)最好。该方法适用于白首乌的工厂化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解决中药秦艽的种源问题。[方法]以秦艽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以及根的诱导,寻找秦艽愈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结果]秦艽愈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为:以秦艽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1.0 mg/L NAA+1.0 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以MS+0.3 mg/L NAA+1.0 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基,以1/2 MS为生根培养基。通过该途径,可在较短周期内得到再生的秦艽植株。[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秦艽的生物技术育种,并能推动秦艽的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4.
泥胡菜的组织培养及高效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1材料与方法 1.1无菌材料获得 将泥胡菜(采自大连石门山)嫩茎和基生叶叶柄切成长4—5cm的茎段和柄段后,分别放入500ml的磨口广口瓶中,用清水冲洗约15min,再用0.05%的安利液振荡洗涤3次,接着用无菌水洗涤2次,然后将材料移到超净工作台上。在无菌条件下用70%~75%的乙醇灭菌30s后,用0.05%的HgCl2溶液振荡灭菌3min,再用0.03%的HgCl2溶液振荡灭菌13min,最后用无菌水振荡洗涤5次即获得无菌材料。  相似文献   

15.
蓝玉簪龙胆茎段的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西藏著名野生花卉蓝玉簪龙胆茎段为组织培养材料。通过多次试验后确定,蓝玉簪龙胆的启动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1.0mg/L.+BA0.4~0.5mg/L,或者为MS+BA0.5mg/L+NAA0.5mg/L;继代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mg/L+NAA0.5mg/L;生根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BA0.1mg/L+IBA0.5mg/L。为蓝玉簪龙胆在组培条件下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6.
软枣猕猴桃杂种胚挽救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胚挽救获得软枣猕猴桃杂种苗。方法利用软枣猕猴桃未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杂种苗。结果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BA 2.0 mg/L和NAA 0.1 mg/L培养未成熟胚,获得了杂种组培苗,并建立了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为实验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快繁再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山杨组织培养不同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分化培养基:MS 6-BA 0.5mg/L NAA 0.05mg/L;继代培养基:MS BA0.5mg/L NAA0.1mg/L;生根培养基:MS IBA1mg/L.  相似文献   

18.
果桑离体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健  于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891-3892
以果桑为材料,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MS较有利于果桑芽体的萌发与生长;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1mg/L;继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20mg/L+GA31.0mg/L;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g/L+IBA0.5mg/L。  相似文献   

19.
紫芦笋以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其研究结果为:(1)启动培养基:MS 6-BA1.0mg/l;(2)增殖培养基:适合紫芦笋雄株增殖的培养基是:MS NAA0.5mg/l 6-BA0.5mg/l,每切片平均发芽数可达2.5个;适合紫芦笋雌株增殖的培养基是:MS 6-BA0.3mg/l NAA0.05mg/l,平均发生芽数可达2.1个;(3)生根培养基:改良MS IBA1.0mg/l KT0.2mg/l NAA0.05mg/l,生根率高达85%;(4)过度移栽技术:选用3条根以上的组培苗在土5份十垤石3份的基质上移栽。  相似文献   

20.
郁金香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英翠  袁雄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27-227,232
以郁金香的鳞片、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筛选出最佳培养基。诱导鳞片产生丛芽:MS+0.4~1.0 mg/LBA+0.4 mg/LNAA;诱导茎尖产生丛芽:MS+2 mg/LBA+0.1 mg/LNAA;诱导茎段产生丛芽:MS+1.0 mg/LBA+0.2 mg/LNAA;丛芽增殖培养:MS+0.4 mg/LBA+0.2 mg/LNAA和MS+0.4 mg/LBA+0.2 mg/LIAA;茎类丛芽生根诱导培养:1/2 MS+0.4 mg/LKT和0.1~1.0 mg/LN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