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斑长翅卷蛾Acleris fimbriana Thunberg在山西省一年发生3代,以冬型成虫越冬。作者于1993-1995年对该虫的越冬场所,性比,交偶、交配时间及行为,产卵部位,产卵量,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杞柳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杞柳瘿蚊,在淮河流域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柳条上虫瘿中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化蛹,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4月中旬幼虫危害新梢,出现新虫瘿。5月中旬幼虫化蛹,下旬1代成虫出现。6月上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山东寿光羊口、泰安肥城、济宁梁山采集美国白蛾越冬蛹,观察越冬蛹羽化及成虫交尾产卵。记录越冬蛹羽化时间,越冬蛹死亡率。进行美国白蛾羽化、孵化前期的温湿度分析。测定越冬蛹体长、蛹重、成虫体长、翅展、羽化成虫雌雄量,雌雄比,雌雄成虫寿命。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草履蚧怎样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河北林业》2008,(4):43-43
草履蚧国内分布很广,为害树种很多。雌成虫背面有皱褶,体被白色蜡粉,体形大,形似草鞋,易识别。草履蚧以卵在土里越冬,来年早春卵孵化成若虫后陆续出土上树,在嫩枝、幼芽处吸汁为害。春夏间雌雄成虫开始下树钻人树干周围石块下、土缝里,分泌卵囊产卵。草履蚧的雌成虫体表有一层很厚的蜡质,用喷药的方法很难根除。  相似文献   

5.
竹蝗的监测预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简称竹蝗)是我国南方竹子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4月底5月初开始孵化,孵化期可延续到6月上旬。初孵跳蝻有群聚特性。7月下旬为成虫期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可延续到10月初。竹蝗大发生时,使大片竹林枯死,甚至影响到灾区以后三五年竹子的生长,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1 太原地区松毛虫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油松毛虫(简称松毛虫)以幼虫潜伏于树皮内或根基周围枯枝落叶层下越冬,于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开始于根基落叶层内及树权上结茧蛹化,历时15天左右,于7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趋光性强,交尾后产卵于树冠外层松梢针叶上,卵多呈块状,少数成串排列。每雌虫平均产卵350粒,  相似文献   

7.
枯叶蛱蝶非滞育成虫和越冬成虫脂肪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系统了解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 Doubleday滞育特性,利用重量法,测定了非滞育成虫和越冬成虫不同时期脂肪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成虫脂肪含量在0.0363~4.7493mg/g之间;越冬期间脂肪含量在4.479~32.6927mg/g之间。越冬成虫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初期存在积累,较高的脂肪含量有利于枯叶蛱蝶的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7-1989年研究,松毛虫内茧峰可在5±1℃条件下冷藏4-5个月,对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成虫交配产卵均无不良影响,并可杀死重寄生蜂。冷藏时间长,成虫羽化日期提前,羽化期缩短。人工引迁时应用冷藏方法,可根据松毛虫发生期调节冷藏时间,做到适期出蜂,及时释放,也可防止将重寄生蜂带入另一地区。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月扇舟蛾成虫趋光这一生物学特性,在成虫初羽化尚未交尾产卵时,在夜晚每4hm^2点燃一堆明火,以此来诱杀分月扇舟蛾成虫,减少其成虫交尾产卵的数量。从而达到减退虫口密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成虫特性及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取食,交尾及产卵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提出了成虫在性成熟以后,在交尾盛期,其酱不受温度与光照的影响的新论点,并且认为在呼市地区,从7月10日至7月25日期间是一个较好的成虫防治期。  相似文献   

11.
松沫蝉(Aphrophoridae flavipes Uhler)主要危害樟子松、红松。体长9~10mm,头宽2~3mm。1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5月开始孵化,7月羽化成虫,8月进行产卵于叶鞘内越冬,若虫共5龄,喜群居,若虫吸吮嫩枝树液,形成泡沫状物体。成虫栖于小枝上,受惊后即行弹跳或作短距离的飞翔。2005年6月初,城郊环城山各有林单位的樟子松、红松林发生松沫蝉危害200余亩,  相似文献   

12.
赤杨叶甲Agelastica coerulea Baly是赤杨Alnus japonica(Thunb.)Steud.的重要食叶害虫。一年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或杂草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5月中旬产卵,6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9月中下旬开始越冬。在越冬成虫产卵前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敌杀死1000—2000倍液,防治成虫能较好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3.
红脂大小蠹越冬场所及成虫出土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01-2002年,在山西省中条山森林经营局北坛林场卫村管护站院内和簸箕凹油松人工林中,对红脂大小蠹越冬场所及成虫出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以成虫、幼虫、蛹越冬。越冬场所包括伐桩根及受害木的根、干部和干基部,在干部和干基部不能正常越冬,死亡率极高,在根部能正常越冬,是次年扩散为害的主要虫源。越冬成虫可以由根部直接钻出土表转移为害。  相似文献   

14.
<正>油松毛虫又名松虎,是危害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危害特点是幼虫取食针叶,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像火烧状。该虫以3-4龄幼虫在树干根部树皮缝中及周围杂草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6月中下旬结茧化蛹,7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平均产卵234-628粒/只,8  相似文献   

15.
<正>1危害规律及症状1a 4代,4月份杨树放叶后,越冬幼虫开始危害,5月底化蛹,6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6月中、下旬出现幼虫;7月中旬第2代成虫盛发,7月下旬出现幼虫;8月中旬第3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出现幼虫;第4代成虫9月中旬出现,9月下旬出现幼虫。成虫产卵于叶背  相似文献   

16.
杨树天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天牛,2年1代。幼虫经2次越冬后,第3年4月底5月初开始化蛹,蛹期26~29天,成虫出现于6月,6月中旬~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咬破皮层,木质部呈"U"形刻槽,产卵1~2粒于其中。卵孵化后,幼虫先向上蛀食10mm左右,然后掉头向下蛀食,每隔一定距离咬1圆形排  相似文献   

17.
草履蚧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履蚧在河南焦作1年发生1代,以卵在卵囊内于土中越冬,少绩在附近墙缝、石块下等处越冬,1月下旬开始孵化。4月中旬始见雌、雄成虫.4月下旬雌、雄成虫交尾高峰期,雌虫平均产卵量64粒。发现5种天敌。  相似文献   

18.
榛实象甲是危害平榛的主要害虫,在辽宁省铁岭市2年发生1代,少数为3年1代。常以老熟幼虫及成虫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土壤中越冬。5月上旬越冬成虫出土,6月中下旬雌成虫产卵于幼果内,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在果内取食近1个月后发育成老熟幼虫。老熟幼虫8月下旬~9月上旬入土越冬。入土的幼虫下一年7月下旬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下旬新成虫羽化,8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新羽化的成虫直接入土越冬。阳坡榛林比阴坡受害重,山下比山上受害重,纯林比混交林受害重,林龄越高受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桃红颈天牛在果区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翌春恢复活动,在枝干基部皮层下和木质部钻蛀成不规则隧道,并向蛀孔外排出大量红褐色虫粪及碎屑,造成树干中空,皮层脱离,树势衰弱,常引起断折和整株死亡。防治方法:一、枝干涂白防产卵在成虫产卵前,在主干和主枝基部涂白涂剂,防止成虫产卵。白涂剂的配方为:生石灰10份、硫磺粉l份、食盐0.2份、水40份。  相似文献   

20.
核桃长足象(Alcidodes juglans Chao)在贵州1年1代,成虫在树皮粗缝、草丛、土壤表层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上树补充营养、交配、产卵,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始见羽化成虫,11月初成虫越冬。4月底喷施乐果、大功臣2次,保果效果达72.7%,11月喷施白僵菌,保果效果62.0%,长期施用白僵菌可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