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在云南省发现的17个茶树新种和1个新变种,即:大苞茶、广南茶、疏齿茶、马关茶、哈尼茶、圆基茶、多瓣茶、老黑茶、勐腊茶、拟细萼茶、德宏茶、假秃房茶、多萼茶、多脉茶、紫果茶、元江茶、高树茶和苦茶。  相似文献   

2.
24种连蕊茶在夏季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的耐旱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9月,华东地区发生的极端高温干旱给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田间旱害调查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采用叶片耐旱指数和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国际山茶物种园连蕊茶组(Sect.Theopsis)的24个种进行了耐旱潜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连蕊茶的耐旱潜力可分为强、较强、中等及弱4类,其中第一类耐旱潜力强,包括小卵叶连蕊茶、七瓣连蕊茶、长尖连蕊茶、贵州连蕊茶、大萼连蕊茶;第二类耐旱潜力较强,包括细萼连蕊茶、微花连蕊茶、黄杨叶连蕊茶、尖连蕊茶、岳麓连蕊茶、小长尾连蕊茶、钟萼连蕊茶、蒙自连蕊茶、川鄂连蕊茶、长管连蕊茶、大花尖连蕊茶;第三类耐旱潜力中等,包括荔波连蕊茶、披针萼连蕊茶、细叶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柃叶连蕊茶、细尖连蕊茶;第四类为耐旱潜力弱,包括毛花连蕊茶、川滇连蕊茶。  相似文献   

3.
茶籽象(虫甲)(curculio styracis Roclogs)主要为害茶籽,其成虫幼虫均以茶籽为食(尤其是幼虫),被害后,茶籽残缺或成为空壳。据报道,它的成虫还能蛀食一种灌木长叶冻绿(Rhamnus Creneta Sicb et C)的茶萼和刺锥栗(Casfanopis DC),但未见为害茶树嫩梢的报道。1977年5月,在绍兴县上旺大队留养插穗的茶园中,发现茶籽象  相似文献   

4.
棉花的时片和花器官上存在有蜜腺,通常在叶背主脉上靠基部1/3处有1个蜜腺,苞叶外侧基部及花萼外侧基部各有3令蜜腺,萼内有一圈萼内蜜腺。蜜腺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乳头状突起,其细胞形体较小、核大、细胞质浓密。密腺能分泌出多种化合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茶机工业的发展我国茶机工业是解放后才形成的,建国40多年来已自成系统。现在,全国生产茶机的工厂已有110多家,其中以茶机为主要产品的茶机厂有40多家。年产各类茶机4万多台,分20大类、近50个系列、约250个品种、400多个型号规格。1991年全国茶机拥有量约52万台,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已达85%,各类名、特茶的加工机械化水平也逐年提高。我国茶机  相似文献   

6.
段红星  杨娜 《茶叶》2011,37(3):150-152
本文随机选取了产自云南的三个普洱熟茶茶样和产自广西的三个六堡茶茶样,分别对其主要内含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其后,对六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旨在分析比较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品质特点及差异。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普洱熟茶和六堡茶都各具地方特色,品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分析六堡茶的感官质量缺陷和原因,指导产品质量的提高,让消费者辨别六堡茶感官质量的优劣.方法:通过对六堡茶的初制厂实地调查和分析、对精制厂生产进行长期观察和比较、对进行不同的六堡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文献调研等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所有感官质量缺陷均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原因造成,或者一个原因导致多个质量缺陷.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12,(6):43
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累计发行超过十万册。此书涵盖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又重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书不仅适合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12,(8):43
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累计发行超过十万册。此书涵盖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又重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书不仅适合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萼脊兰中可能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MYB转录因子。从萼脊兰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MYB转录因子,获得MYB的完整ORF,并对其蛋白理化性质、基序、功能注释、系统进化、表达特性等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功能。结果表明:在萼脊兰转录组水平上共鉴定出27个具有完整阅读框的MYB转录因子基因,萼脊兰MYB转录因子TRINITY_DN38485_c0_g4和TRINITY_DN38485_c0_g1基因均在花朵和叶片中表达上调,再根据与蝴蝶兰的系统进化关系与功能分析,预测这2个转录因子可能通过黄酮途径完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因此,MYB转录因子的研究对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调节类黄酮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转录因子的应用是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工程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茶组植物分类与演化的讨论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本文简要介绍了茶组植物形态学、细胞学和化学分类的研究现状 ,评述了主要分类系统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作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 ,根据对茶树种质资源的多年系统研究和对原产地茶树特征和特性的全面考察 ,以子房室数、花柱分裂数和子房茸毛的有无为主要依据 ,结合花冠大小及树型、枝叶等的形态特征提出关于茶组植物分类的讨论 ,即将茶组植物分为大厂茶CamelliatachangensisF S Zhang、厚轴茶C crassicolumnaChang、大理茶C taliensis (W W Smith)Melchior、秃房茶C gymnogynaChang和茶C sinensis (L )O Kuntze等 5个种 ,在茶下分茶C sinensisvar sinensis、普洱茶C sinensisvar assamica (Masters)Kitamura、白毛茶C sinensisvar pubilimbaChang等 3个变种。列出了茶组植物分种检索表 ,描述了每个种、变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最后 ,讨论了茶组植物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福鼎大白茶作对照种,2011~2013年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25个茶树新品系连续进行3年(树龄对应为4~6年)春梢生育期调查。结果表明,0312B为特早生种质(春梢生育期比CK早10 d以上);0314I、0318G、0318H1、0318H2、0318E、0213-1、0309C等为早生茶树种质(春梢生育期比CK早5 d以上)。  相似文献   

13.
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26份茶组植物及4份其他山东属植物包括红茶组、油茶组共计30份材料进行了花粉形态及其中6份材料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其他山茶属植物所具有的花粉粒大、隐沟型萌发孔、外壁表面纹饰光滑、穴大、脊平和外壁内层厚度大等特征均比茶组植物原始,其中红山茶、白毛红山茶和落瓣油茶的表面纹饰与较原始的茶组植物广南茶、圆基茶、老黑菜及属大理茶中的巴达大茶树极为相似,均属穴网状纹饰,因此,茶组植物与其他山茶属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文中还对苦茶的演化位置、较原始的条组植物花粉表面纹饰的类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树茶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国鲁  李晓林 《茶叶科学》1993,13(2):121-126
对四川大树茶5种17类型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理茶(Camellis taliensisMeleh)。为20=30=20m+10sm,南川茶(C.nanchuanica Chang et Xiong)、秃房茶(C.gymnogyna Chang)、普洱茶[C.assamica(Mast.)Chang]和茶(C.sinensis Ktze)均为20=30=20m+8sm+2st,两类核型属“2A”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茶叶植物的物种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对茶组的分类学处理及原产中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品种、株系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1%~24.03%、3.05%~20.31%、2.89%~19.66%,平均值分别为16.08%、14.73%、9.96%,变异系数分别为22.26%、24.10%、40.76%。同一品种或株系新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约71.11%)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有5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24、1005),春、夏、秋三季,酯型儿茶素平均含量高于19%,为超常规水平的高酯型儿茶素茶树特异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或直接应用于提取酯型儿茶素的重要材料。有8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10(1)、510(2)、524、1001、1005]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儿茶素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一般品种为68%),可作为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的特种材料。  相似文献   

16.
基于SSR标记对梧州六堡镇群体种和南渡镇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用于该种质资源鉴别的核心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如下:(1)17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得到98个等位基因,每对SSR引物扩增的等位位点为3~8个,平均每个位点5.764 7个等位基因;(2)从17个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8个核心标记组合即可区分每份种质资源;(3)六堡镇茶树种质资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基因型数、基因多样性(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4.647 1、7.000 0、0.675 4、0.628 3,高于南渡镇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与栽培种茶树群体接近;(4)聚类分析表明,六堡镇茶树群体部分种质资源单独聚为一类,部分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少量与浙江、贵州地方栽培种聚为一类;而南渡镇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单独聚为一类,仅有2个六堡镇的种质材料散落其间。综上所述,梧州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宁 《茶叶》2014,40(3):175-179
茶人佘小宋先生(1895-1969)和叶鸣高先生(1915-1992)是吴觉农先生的好友.佘小宋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吴觉农同在芜湖二农任教,以后又主持浙江衢州东南茶叶改良场的工作,他也翻译多本生物进化论.叶鸣高先生在东南茶叶改良场、崇安茶叶研究所研究茶叶.1954年后在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书.本文根据近年来所收集的资料,回忆佘小宋、叶鸣高先生的几件往事.  相似文献   

18.
云南白莺山地区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云县白莺山地区是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阿萨姆茶(C. sinensis var. assamica)及中间过渡形态茶树广泛分布的区域。本研究利用30个SSR核心标记分析了130份白莺山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20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6.73,期望杂合度(HE)为0.6135,近交系数(Fis)为–0.174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52,基因多样性(H)为0.6112。通过模拟不同样本数量,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与样本量变化的回归曲线,发现样本量在40个时,能较好地反映白莺山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白莺山地区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及取样策略,对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之一,具有寄主广泛性、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等特点,存在暴发为害甘蔗的灾害性威胁。2019年,云南景谷、陇川、耿马、勐海、盈江、澜沧甘蔗产区相继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甘蔗,发生面积1232.81hm^2、成灾面积415.67hm^2,最高百株虫口数32.3头。结合我国蔗区甘蔗生产实际,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加强普查,通过科学引导,采取生态调控、天敌保护利用、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和成虫诱杀等防控措施,实现草地贪夜蛾防治处置率≥90%,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比例≥30%,综合防控效果达到85%,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The variations of the main quality components of tea, tea polyphenols, catechins, amino acids, caffeine, and water extract of 596 accessions Chinese tea genetic resources, preserv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Germplasm Tea Repository (CNGTR), were analyzed. Tea polyphenols content on a dry weight basis varied from 13.6 to 47.8%, averaging 28.4%.The tea polyphenols content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northern and easternprovinces to southern provinces, the highest is in Yunnan tea resources.The content of catechins ranged from 81.9 g/kg to 262.7 g/kg, averaging 144.6 g/kg. The genetic resources from Hunan province had the highest catechins content, inconsistent with the tea polyphenols, which were highest in Yunnan tea resources. The amino acids content ranged from 1.1 to 6.5%, with an average of 3.3%. It was much lower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compared with northern and eastern provinces. The average caffeine content was 4.2%, varying from 1.2 to 5.9%. Yunnan province has plentiful high caffeine genetic resources, next is Fujian province. Caffeine content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genetic resources were very similar.The average of water extract content was 44.7%, varying from 24.4 to 57.0%. The variation patter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ea polyphenols.Tea genetic resources of transnormal components are valuable and they could be us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or commercial functional components extract,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