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对新疆所产的42种植物作了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及数值分类等项研究后,提出了重新修订蝇子草属的依据,给出了新疆所产本类植物一新的分类系统。本系统既不同于狭义的蝇子草属观点(即不包括女娄菜属),也异于广义的蝇子草属系统(即只把蝇子草属和女娄菜属植物作为平行的Section置于广义的蝇子草属中)。并对蝇子草属属下等级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新疆沙拐枣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及其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拐枣Calligonum系蓼科植物。我国共20余种,主要分布于内蒙、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其中,新疆最多,约17种,占总数的3/4。该属植物皆为灌木或半灌木,是优良的固沙植物。分类学依其果实形状,将其分为四个组,即翅果组Sect.Pterococcus(Pall)Borsz-cz、基翅组Sect.Calligonum、刺果组Sect.Medusa Sosk.et Alexandra和泡果组Se-  相似文献   

3.
柽柳属植物镜下器官特征描述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新疆柽柳属植物为新疆重要的固沙植物,有18种1变种。面积大(553万hm^2),分布广,由于花器小不易观察,种间易杂交,使本属植物成为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困难的属之一。为精确分类,为该属植物分类提供解剖学依据,本实验将新疆的14种柽柳植物的叶、花、种子等器官在解剖镜下放大二十倍,进行观察描述,并对关键特征拍照。总结出结构典型、特征稳定、专属性强的识别特征,且易掌握、好记忆,使种间性状的相识性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魏属及其相近属间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引言阿魏属(Ferula L)是Linnaeus于1753年建立的,全世界现有150余种,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西亚和中亚地区,我国有25种,主产新疆(20种)。按Drude建立的伞形科分类系统,阿魏属隶属于芹亚科、前胡族(Peucedaneac Drude)、阿魏亚族(Ferulinae Drude)。我国有阿魏亚族植物8属,新疆产6属,其中3属仅产新疆,它们是簇花芹属(Soranthus Ledb.),球根阿魏属(Schumannia Kuntz.)和伊犁芹属(Talassia Korov.)。簇花芹属和球根阿魏属均为单种属,生于沙地和沙丘,前者分布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和西西伯利亚地区,以及我国的新疆;后者分布于苏联中亚、伊朗、巴基斯坦,在我国也仅产新疆。伊犁芹属含2种,生长在山地,分布于苏联中亚地区,我国1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新疆荒漠中针禾属植物大颖针禾(Stipagrostis grandiglumis)和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叶片进行微观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大颖针禾和羽毛针禾的叶都具有典型的适应干旱及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2种针禾叶片表面均具有角质层,但厚度不同;两者上表...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疆地衣的实地调查和相关研究资料,研究了新疆巨孢衣科(Megaosporaceae)地衣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解剖结构及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分类和鉴定。结果表明,地衣体呈枝状至亚枝状,不固定于基物,具假杯点,分生孢子短以及含有aspicilin等特征,并发现了中国新记录属环绕衣属(Circinaria Link)和中国新记录种旋转环绕衣〔Circinaria contorta(Hoffm.)A.Nordin,S.Savic'﹠Tibell〕,同时提供了地衣体的形态和解剖图。  相似文献   

7.
闻志彬  冯缨 《干旱区研究》2011,37(1):185-192
猪毛菜属(Salsola L.)是藜科中最大的属之一,在新疆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新疆猪毛菜属32种植物的果时花被片附属物和叶片解剖结构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① 果期花被片的附属物可分为两类,其中具翅状附属物的形态更加丰富;② 得到4种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包括C3-SYMP型、C3-C4中间型、C4-SALS+H型和C4-SALS-H型。依据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判断,新疆猪毛菜属中C4植物占到绝大多数;③ 在新疆分布的猪毛菜属种类以草本植物居多,其生境主要以旱生和盐生环境为主;④ 猪毛菜属植物分布在新疆的6个地理分布地区,其中以准噶尔亚地区分布最多,塔城伊犁亚地区分布次之; ⑤ 新疆猪毛菜属植物与国外邻近地区的共有种明显多于国内邻近地区。  相似文献   

8.
约翰逊草Sorghum halepense(L.)Pers.是我国的植物检疫对象。约翰逊草为具根茎的多年生杂草,小穗分枝轮生,穗轴节易断,颖片革质。是一种再生力强,可随长江流水传播的危险性杂草。  相似文献   

9.
猪毛菜属(Salsola L.)是藜科中最大的属之一,在新疆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新疆猪毛菜属32种植物的果时花被片附属物和叶片解剖结构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果期花被片附属物可分为两类,其中具翅状附属物的形态更加丰富;②得到4种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包括C3-SYMP型、C3-C4中间型、C4-SALS+H型和C4-SALS-H型。依据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判断,新疆猪毛菜属中C4植物占绝大多数;③在新疆分布的猪毛菜属种类以草本植物居多,其生境主要以旱生和盐生环境为主;④猪毛菜属植物分布在新疆的6个地理分布地区,其中以准噶尔亚地区分布最多,塔城伊犁亚地区分布次之;⑤新疆猪毛菜属植物与国外邻近地区的共有种明显多于国内邻近地区。  相似文献   

10.
百合科的郁金香属Tulipa L.,是林奈于1753年,以郁金香T.gesneriana L.为模式种而建立。本属约150多种,产亚洲、欧洲和北非,以地中海至中亚地区为最丰富。对我国郁金香属植物,以往研究很少。仅在Hall (1940) 的专著和苏联的植物志_中,涉及到了分布于我国的种类。我国学者曾记载过4种,直至1980年《中国植物志》才较全面地整理出16种。这16种中,除1种为引种栽培,2种产东北和长江下游各省,1种产内蒙古以外,新疆有12种,其中11种在我国只产于新疆。  相似文献   

11.
缨小蜂科(Mymaridae)的基本特征体小至微小,前翅翅脉甚退化,缘脉通常短且终止于翅长的1/3以内;痣脉甚退化,如显现,则仅留痕迹,伸入膜质部之中;前后翅周缘常具长缨毛;后翅柄状,常极狭窄,前后缘近于平行(除罕见的分布于澳大利亚的Anagroidea Girault外)。触角细长,雌性触角常具明显的棒节,棒节由1—3节所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历年采自新疆各地区的350号木灵藓属Orthotrichum 植物标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分类学方法,对新疆木灵藓属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新疆有木灵藓属植物5亚属、17种,包括裸孔亚属subg. Gymnoporus (6种) 、直叶亚属subg. Orthophyllum (1种)、疣叶亚属subg. Pulchella (5种)、圆孔亚属subg. Phaneroporum (1种)、木灵藓亚属subg. Orthotrichum (4种),其中高山木灵藓Orthotrichum alpestre Hornsch. ex B.S.G为中国新记录种;中国木灵藓O. hookeri Wils. ex Mitt.、东亚木灵藓O. ibukiense Toy.、短丛木灵藓O. pumilum Sw. 和卷叶木灵藓O. revolutum C. Muell. 为新疆新记录种。通过对新疆新记录种的生境、识别特征、采集地点、地理分布、海拔等信息的整理分析,绘制了4个种的线条图,并编制了新疆木灵藓属植物的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野外试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对近地表风沙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阻沙栅栏和草方格固沙带对近地表气流的速度和风速廓线形成很大影响,风速整体被削弱,而且越接近地表,削弱程度越大,风速廓线的垂直梯度增加;②在防沙体系内,地表输沙率急剧下降,风沙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下层含沙量下降,而上层含沙量相对变化较少,在阻沙栅栏的积沙带和草方格固沙带内上层含沙量趋于均匀分布;(3) 阻沙栅栏和草方格固沙带也影响沙丘的移动.当主导输沙风向与栅栏相交呈小角度时,靠近栅栏的沙丘顺栅栏走向侧向移动相交呈大角度时,移动方向变化不大,草方格固沙带不影响沙丘的移动方向;阻沙栅栏和草方格固沙带能降低沙丘的移动速度,而在固沙带内部,由于沙丘的逆向演变,沙丘体积减小,移动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4.
红肩尾草蛉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肩尾草岭(Chrysocerca formosana(Okamoto))属脉翅目、草岭科、尾草岭属,是1978年在广州地区发现的一种花木、果树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据杨集昆先生1978年6月17日告知,该虫原记载于台湾,他在福建、广东(海南岛)采有标本,文章未发表,先让我们应用该名;1982年11月标  相似文献   

15.
从解剖学特征看骆驼刺属植物的生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在新疆分布较普遍的两种骆驼刺进行了解剖学对比观察,并与典型的旱生及中生植物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结合它们的生境特点,对其耐旱性及生态类型的划分予以了探讨,结果如下: 1.骆驼刺属植物具有一些重要的旱性结构,如:厚的角质层、发达的栅栏组织及输导组织,包括发达的木质部导管,具发达的管腔及厚的管壁、叶与茎中具大量的粘液细胞或胶囊等等。两种骆驼刺相比较,骆驼刺比疏叶骆驼刺旱化程度高。2.与典型的旱生植物蒙古沙冬青及典型的中生植物播娘蒿比较,骆驼刺属植物的旱化程度低于前者而高于后者,结合其生境特征,该屑植物应属于中生向旱生过渡类型,趋向旱生。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棘豆属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棘豆属植物有98种2变种,占中国棘豆属总种数的67.1%,其中新疆特有种7种,中国新疆仅分布种58种,特有种与新疆仅分布种共占65%,所占比例较高.棘豆属在新疆的11个植被区域中均有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为准噶尔和天山地区,尤以天山山系种类最多,它们是棘豆属现代分布与起源分化中心之一;绝大部分种类(约99%)集中分布在海拔1 001~5 000 m的山区,尤其在1 001~4 000 m最丰富,在2 001~3 000 m分布最多;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达96%,地上芽植物仅占4%.植物区系与其邻近的青海省和西藏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系数分别为28.8%和28.6%,与内蒙古和甘肃联系相对较弱;与邻国哈萨克斯坦关系最密切,相似性系数高达65.2%,其次是西西伯利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相似性系数分别为41.8%和41.0%,与蒙古、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相似性系数较低,分别为29.2%,22.8%和11.6%,联系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标本和文献,对新疆丝瓜藓属(Pohlia Hedw.)进行全面修订,更正了此前部分标本的错误鉴定,将卵蒴丝瓜藓(Pohlia proligera)和糙枝丝瓜藓(P.camptotrachela)从本区名录中移除,将多态丝瓜藓(P.minor)归并为丝瓜藓多态变种(P.elongata var.greenii)的异名,新增新疆丝瓜藓属新纪录2种:拟长蒴丝瓜藓(P.longicollis)和小丝瓜藓狭叶变种(P.crudoides var.revolvens)。[WTBZ]现已知新疆丝瓜藓属有8种,2变种,种数约占全国的1/3。通过分析各个种的识别特征、与相近种的区别和生境,编制了新疆丝瓜藓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两种沙冬青耐盐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Cheng f.)为豆科植物,是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常绿阔叶灌木,本属仅两种。新疆沙冬青[A.nanus(M.Pop.)Cheng f.]仅分布在新疆喀什地区,蒙古沙冬青[A.mongolicus(Maxim.)Cheng f.]分布在我国西北、外蒙古。两个种分布区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已被列为保护植物。沙冬青属第三纪残遗种,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又是荒漠地区有希望的固沙、绿化、观赏和药用植物,对其耐盐的研究,可为推广引种和迁地保护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沙拐枣属的染色体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是蓼科中较进化的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南部和亚洲北部。是典型的古地中海区系成分。1936年《苏联植物志》记载有71种。以后陆续增加到100多种。近年来,苏联的一些学者又认为把种划分得太细了,进行了大量合并。结果仅保留30多种。我国学者研究认为:该属植物在我国有近30种,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其中的20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我国和苏联学者对该属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染色体的地理分布方面,尚未见有所论述。本文对新疆18种沙拐枣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并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由于染色体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报道,我们亦是初步尝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并为有关学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几种禾谷类植物上Xanthomonas campestris致病变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新疆、内蒙、西藏、北京和山东等省区的小麦、大麦、野黑麦、冰草、偃麦草和雀麦上分离到13个黑颖病菌株,在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喷雾接种16属27种禾本科植物,对其中感病的6属15种植物和燕麦又做注射接种。根据各个菌株对小麦、大麦、黑麦、冰草、偃麦草和雀麦的致病性差异,初步将其划分三个致病变种:1.禾谷类致病变种[X.campestris pv.cerealis (Hagborg) Dye.]:包括7个菌株,自然条件下发生在冰草、雀麦和偃麦草上;人工接种还可侵染小麦、大麦和黑麦。2.小麦致病变种(X.campestris pv.undulosa):包括4个菌株,自然条件下发生在小麦上,人工接种可侵染大麦和黑麦,但有一个菌株注射接种能轻度侵染雀麦。3.大麦致病变种(X.campestris pv.hordei):包括2个菌株,自然条件下发生在大麦上,注射接种能轻度侵染偃麦草。13个菌株喷雾接种猫尾草、早熟禾、画眉草、马唐、狗尾草、稗草、披碱草、羊茅草和水稻、均不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