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营口市林业区划看本区林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杨永茂(营口市林科所115000)营口市的林业区划,根据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将全区区划成各具特点的3个林区,即东部低山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区,中部丘陵经济林薪炭林区及西部平原沿海防护林战备林区。林业区...  相似文献   

2.
河套平原有引黄自流灌溉的有利条件,发展林业基础好。过去,在林业生产上只注重增加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防护林、薪炭林较多,经济林偏少,品种也落后。后来巴盟人民解放了思想,坚持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一起上,又突出经济林和用材林的指导思想,巴盟苹果梨经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将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薪炭林"是其中之一。分析"薪炭林"的概念及其与其它林种关系,结合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笔者认为,"薪炭林"作为一个林种划分并不妥当,且"薪炭林"作为一个林种在森林区划、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四大林种即可涵盖如今森林经营的各种模式,传统划分的"薪炭林",应该隶属于用材林,或是用材林中的一个亚林种。  相似文献   

4.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2004,17(3):42-46
依照森林法,我国森林共分五个林种,即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沙棘不是高大乔木,故不宜作为用材林,也不宜作为特种用途林。沙棘林只能是防护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相似文献   

5.
益阳地区林种结构规划(原载《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86年第3期)是在农业区划和林业区划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历次林种划分的实际情况和大农业长远土地利用布局,按照林业区划划分的山、丘、湖三个林业分区对现有林进行了林种划分,对宜林地荒山湖洲进行了林种规划。对五大林种结构规划调整为:用材林由68.56%调整为58.2%;防护林由7.6%调整为14%;经济林由23.5%调整为21%;薪炭林由0.3%调整为6%;特用林由0.04%调整为0.8%。通过6年实践,区划成果已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千家万户,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变成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科技兴林,加速了应用步伐,取得了较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2007,20(1):40-45
林种与造林地选择   1.沙棘林有哪些林种?   依照森林法,我国森林共分五个林种,即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沙棘不是高大乔木,故不宜作为用材林,也不宜作为特种用途林.沙棘林只能是防护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森林经营区划布局与经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森林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角度对湖南省森林经营进行了区划布局,将全省划分为湘中丘陵低山水土保持与木本粮油林经营亚区;环洞庭湖平原丘陵水土保持与农田林网防护林经营亚区;武陵—雪峰山地水土保持与大径材林经营亚区;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用材林经营亚区;罗霄-幕阜山地水土保持与用材林经营亚区等5个森林经营亚区。根据各亚区不同的区位、类型和经营状况,提出符合各亚区实际情况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8.
调整林种结构实现山东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山东省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 ,全省林业用地面积为 2 6 3.84万 hm2 ,占全省面积的17.33%。其中有林地面积为 191.5 2万 hm2 ,占 72 .5 9%;用材林 11.6 8万 hm2 ( 6 .1%) ;防护林 49.44万 hm2 ( 2 5 .8%) ;经济林12 8.96万 hm2 ( 6 7.3%) ;薪炭林 1.12万 hm2( 0 .6 %) ;特用林 0 .32万 hm2 ( 0 .2 %)。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比例大致为 0 .5∶ 2 .5∶ 7,可见用材林、防护林比例偏低 ,经济林比例偏高。1.1 提高防护林的比例山东省是一个少林省份 ,人均林地面积是全国的 1/5。森林植被偏少 ,特别是生态防护林建设的严重滞后 ,造成水土流失面…  相似文献   

9.
(一)改薪炭林为能源林薪炭林是以生产烧柴或木炭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它和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构成当今中国的五大树种。能源林是指以生产能源为主要目的而营造的森林。从森林能源的重要性来看,薪炭林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因为利用生物能源决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在湘北地区林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湘北地区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后的林种结构为:防护林19.61%,用材林33.08%,经济林38.02%,薪炭林9.27%;树种结构优化后针叶树为34.14%,阔叶树为37.82%。为本类型区湘北低丘岗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辽宁省森林资源林地变更数据,采用蓄积量-生物量转换模型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含碳率,对辽宁省主要树种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并分析不同林种的碳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林的碳储量为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其中防护林占比达66.7%;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阔叶林<针叶林。人工林碳储量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薪炭林>经济林,其中用材林占比达58.3%;其次是防护林(38.2%);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是针叶林>阔叶林。全部森林资源碳储量中,防护林与用材林占全部林种的95.1%,用材林的碳密度比较大,而经济林的碳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国家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南方区域内的115个地级市与25个省直管市(县、州、林区)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区域发展因子、森林资源因子、资源转化因子、林业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共5个主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地级市与省直管市(县、州、林区)进行聚类,划分为低山丘陵用材经济林区、神农架特用防护林区、用材防护林区、沿江丘陵平原防护林用材区、海南岛防护特用林区、广州深圳防护用材林区6个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丹东地区林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后的林种结构为:防护林36.1%,用材林24.5%,特用林21.6%,经济林11.8%,薪炭林5.9%,为本类型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种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与效益益阳地区第二批农业区划有八个单位,其中属纯湖区的有六个单位,即南县及大通湖、金盆、北洲子、千山红、茶盘洲五大农场(以下简称五大农场)和益阳县、市一部分。通过区划调查,肯定湖区林业生产有了发展,质量有所提高。在林业区划中,据八个单位的统计,林业用地259050亩,占总面积的7.7%。有林地165380亩,占林业用地的63.8%。在有林地中,成片用材林14460亩,防护林折面积130120亩,经济林10740亩,薪炭林6620亩,竹林3440亩。防护林比重占有林地的78.6%。现有林木保存总株数约2985万株,活  相似文献   

15.
<正> 介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的林业部分——加强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的建设,改造和建设草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森林、草地和各种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6.
我省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实施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我省开展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将全省划分为六个森林生态功能区,即沿淮、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淮北残丘、石质山地水土保持林区,大别山区中低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区,江淮丘陵水土保持林区,沿江丘陵平原护堤护岸、水土保持林区和皖南中低山水源涵养、风景名胜林区。按照生态区位条件,又把全省422.92万hm^2的林业用地区划为生态公益林246万hm^2、商品林176.92万hm^2。其中重点公益林139.04万hm^2,省级公益林96.51万hm^2;公益林中,防护林230.93万hm^2,特种用途林15.07万hm^2,分别点93.9%和6.1%。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48.02万hm^2,经济林面积22.64万hm^2,薪炭林面积6.25万hm^2,分别占商品林面积的83.7%、12.8%和3.5%.  相似文献   

17.
林种结构优化和森林蓄积量预测,是根据生态规律优化森林的生态结构和经营目标,为综合分析林业的开发潜力,进行生态林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节选《吉林省东部次生林区柳河县生态林业建设总体规划》部份内容,介绍林种优化和森林蓄积量预测的方法。一、林种结构优化林种是指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用林五大林种。林种结构是一项战  相似文献   

18.
一、林业项目及其评价(一)林业项目概念及特征林业项目也称林业建设项目,它是指通过增加一定的资金(包括劳务)投入,在一定的期限内,形成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产能力,获得预期效益的投资活动。从项目内容看,林业项目主要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五类;从项目规模看,林业项目可以是单独的、规模较小的用材林或经济林项目等,但也可以是规模庞大的综合项  相似文献   

19.
薪炭林除生产薪材外,也能提供部分用材,有的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也能提供少量薪柴。所以,材薪结合,一林多用,值得提倡。多用途薪炭林的开发,不仅提高了薪炭林本身价值,而且能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拓宽了林业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森林法,将我国的森林按其效益不同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不同的林种反应着不同的国民经济要求。 1、用材林:培育用材林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木材。根据木材品种和规格的不同,用材林又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