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省丘北县杉木林种植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采伐迹地植被恢复与林分改造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丘北县杉木采伐迹地植被恢复与林分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近年来,矿山植被恢复中植物种类选择与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以极具代表性的云南省尖山磷矿植被恢复区为调研对象,运用典型调查法调查了研究区植物种类构成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各园林、园艺类植物在矿山植被恢复区中的生长势及应用价值,总结了目前该矿山在植被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园林、园艺结合农牧业,充分利用矿山废弃地资源创建兼具经济、生态、社会、企业效益的生态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公路绿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西省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江西普通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绿化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江西公路绿化建设对策:1)转变公路绿化建设理念;2)以植被恢复为主,形成与周边植被环境相协调的绿化效果;3)乡土植物为主,扩大常绿植物的使用比例;4)重视高速公路绿化的科学技术研究;5)建立公路绿化建设的技术指南、标准;6)积极探讨公路绿化建设及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有利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及景观的改善。但是当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存在诸如理念落后、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规范和标准不健全、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养护管理困难等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边坡恢复过程中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优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编制和实施边坡植被恢复技术方案,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植被恢复的重视以及加强理论研究等,这将有利于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的迅速推广及完善,对边坡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了承德市区周围阳坡、半阳坡瘠薄山地植被现状的基础上,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标出发,文章对山体植被退化、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在恢复山体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速公路沿线阳坡、半阳坡的生境条件,从恢复生态植被的设计原则,被损毁的边坡治理模式,山体坡面植被恢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森林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论述了森林退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森林植被恢复的概念与基本策略,国内外森林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问题,以及森林植被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学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5):84-89,102
对云南省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现阶段征占用林地管理中存在着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不统一,植被恢复没能实现林地占补平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流于形式,相关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等问题,并从历史、法制、管理、政府4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生  石亮 《防护林科技》2011,(1):105-107,11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植被护坡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综合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现状,就我国高速公路植被护坡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并认为灌、草结合,加快人工植物群落向自然群落演替是实现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石漠化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生态安全。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现状和石漠化原因,并从植被恢复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省星云湖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径流区的生态状况、生态恢复措施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径流区生态恢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提出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石漠化土地治理、恢复水土侵蚀严重地段及废弃矿山地段的植被、护岸林建设以及适度控制养殖业等星云湖径流区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玲芬 《绿色科技》2021,(6):177-179
指出了湿地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命脉,维系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长江流域湿地在上游地区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基于此,分析了云南省长江流域湿地现状,针对流域内湿地存在保护空缺依然较大、保护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基础研究薄弱、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提出了需加强保护体系、流域生态治理体系、基础研究和监测体系及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为云南省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s a key factor limi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tificial afforestation has chiefly been used to combat it, especially in China. In order to conta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planted 6000 km2 of trees in this region since the year 2000. Yet, the resultant water consumption of artificial afforestation ha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water resource supplie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its internal mechanisms remain largely unclear. Studies in Southwest China have shown that artificial afforestation has degraded the natural water balance in Yunnan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elevated evapotranspiration levels associated with manmade forests. Accordingly, such increases in evapotranspiration have disturbed the water resource balance of the region. It is been suggested that natural restoration practices should therefore be encouraged in this region or plants that consume less water should be grown in place of artificial afforestation. This study sheds some light on the cycles of local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timulus of climate change to access ways by which to afforest Yunnan Province sustainably and successfully. It also presents a strong argument on how to use water resources to enable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initiatives in Yunnan Province while avoiding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云南省核桃产业存在着数字化信息意识不足,全产业链基础数据不完善,数据挖掘和应用力度不足等问题。信息化是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中各环节的重要连接纽带和重要基础保障,是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此,设计构建云南省核桃产业大数据中心应用平台,实现全省核桃产业数据共享和综合应用。文中给出了云南省核桃产业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总体架构图,从核桃资源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核桃产业加工企业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核桃产业大数据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核桃产业物联网生态一体化系统建设、核桃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11个方面详细阐述云南省核桃产业大数据中心的构架及各层面的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云南省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发展思路、编制发展规划、选择优良品种、建立和完善竹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核桃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核桃资源现状的研究,总结了目前云南主要的核桃品种,包括传统优良核桃,杂交新品种和近几年引进的美国山核桃,并简单了解当前云南省核桃栽培技术,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是有效遏制草原退化、快速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云南省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特点的研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建设管理解决方案,提出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全过程建设管理体系构架。  相似文献   

17.
刘娟 《绿色科技》2013,(12):230-231
指出了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由专业信息化阶段、数字旅游及数字景区阶段,发展到智慧旅游阶段,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旅游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为例,在对其智慧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针对其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171个养老旅游资源点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和规模度指数研究方法,利用ArcGIS 10.4软件和SPSS软件对云南省养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养老旅游资源总体呈现东西密南北疏,滇中地区和滇西呈现集聚形态,滇南和滇西北地区为分散型分布。(2)云南省养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为:一级集中区为昆明;二级较集中区为玉溪、保山;三级一般集中区为临沧、曲靖、红河、大理、西双版纳、德宏;四级较分散区为昭通、普洱、文山、楚雄;五级分散区为丽江、迪庆、怒江。(3)各类型养老旅游资源数量排序为景区型>社区型>乡村型>养老院型>酒店型,且各类型养老旅游资源分别呈现不同的特征。(4)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以滇中地区为中心向四周分散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经济、特色资源偏好性。(5)在影响因素方面,自然环境基础影响养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社会人文条件通过影响养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力度,进而影响养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以医疗资源条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及生态空间退化状况,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原则、修复模式。并对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空间修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