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和县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  胡斌 《甘肃农业》2011,(1):17-18,20
沼气建设是农村“六小”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为加大力度建设优质、环保、清洁、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武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而农村教育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现念,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形成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教育事业对于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漳县农村沼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是通过发酵方式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能,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了以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可以促进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离不开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因而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将科普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5.
沼气是通过发酵方式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能,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可以促进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好方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园)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生产是首要任务。随着目前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村沼气、农用机械运输设备及农药等农业生产用品的广泛使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日趋专业化和规模化。同时,农村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的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稳定,农民就不可能真正全面享受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叶红 《北京农业》2012,(21):249-250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发展方向和农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3个方面探析当前农村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农村能源技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搞好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比较全面的总结了大庆市农村能源利用情况,客观分析了大庆市农村能源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农村能源的优势;指出大庆市农村能源的发展重点是沼气、太阳能、秸秆利用、风能利用及农村节柴技术推广;提出了只有采取科学规划、加强宣传、制定优惠政策等有效措施,才能加快大庆市农村能源发展步伐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牛贵茂 《甘肃农业》2009,(10):17-18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可以促进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好方法。作者从卓尼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民主、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科技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前强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农村是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革,对农民是一种企盼的时代福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促进农业高效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业高效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和推广农村沼气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在农村推广建设、使用沼气,十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大战略”,“九大行动”等各项部署,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刘静 《甘肃农业》2007,(7):42-43
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面对我国农村教育中的种种问题,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必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不断改革,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方向。新农村建设面临众多课题,发展现代化农业、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等各项任务都刻不容缓。其中,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环境发展等众多课题的全新理念,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且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做基础。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快速渗透和应用,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广大农民更快的富裕起来.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面向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以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形势下农村建设的潜力所在.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必须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过程,是劳动力市场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涉及的劳动力转移是指昆明市东川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入手,分析了东川区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中的存在条件、规律和形式,从而归纳出一系列对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日益得到重视,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工作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如何引导劳动力市场朝着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方向前进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文章试图通过对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为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提供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而采取的措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