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兆倩  丁凝 《绿色科技》2012,(10):159-160
以矿山开采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并以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为例,重点分析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赣州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毛绕明 《绿色科技》2015,(3):221+224
分析了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塌陷、土地被压、林地被占、水体污染等,探讨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十大重点内容,总结了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主要做法,提出了下一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策略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离不开采矿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必然会产生废弃的采石矿山,在环境和谐发展的今天,对矿山废弃地的资源与环境进行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是当务之急。为快速恢复废弃矿山地的生态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因此,对废弃采石矿山绿化治理方案设计的原则及要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是一种新的环境保护手段。对该制度的提出背景及内涵进行了论述,并对国内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保证金制度,明确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绿色矿山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矿山,是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矿山。从采矿权设置管理、开采管理、闭坑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绿色矿山的建设途径,并提出了“边开采、边治理、边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废弃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废弃采石场的植被重建是废弃矿山植被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创造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改善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重建植物群落等方面对废弃采石场的植被恢复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群树种补植法以促进矿山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从而构建生态功能稳定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位于青海省互助县柏木峡地区的废弃采石场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开发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分析了采石场的现状及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思路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矿产资源的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引起矿区土地被破坏及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矿区土地修复和生态恢复已成为土地再利用必要的手段,目前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分析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我国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宁波市某废弃矿山为例,结合矿山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恢复与治理。通过山体边坡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基本消除了矿山安全隐患,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的绿化措施,逐步恢复和重建矿山的生态环境。结果表明:通过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山体边坡的诸多安全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工矿厂区和废弃矿山的环境,加快绿化速度,对矿山环境绿化治理设计进行了探讨。本技术用于矿山和采石场整治,既能满足整治工程的复绿要求,又符合生态恢复原则,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选择的绿化树种耐干旱瘠薄,有较强的生命力,适应性广;治理模式造价低廉、绿化速度快、效果好,对矿山绿化治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建平县矿山的开采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目前急需恢复。调查表明,矿山的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损毁和占用,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植物多样性的剥蚀和破坏。文章提出了对矿山开发影响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可是我们在开采利用的过程中有不少盲目性,只着眼于眼前的短暂利益,而缺乏对矿山开采后的环境治理保护,致使矿山的生态失去平衡。本文以理塘县金厂沟金矿矿山为例,阐述了我国和四川省当前矿山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通过场地平整和草场恢复的方法,可使开采后的矿山环境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矿山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易产生地质灾害隐患,同时导致矿区生态功能退化,不利于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徐家坡建筑用石灰岩矿山的调查,分析其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初步探讨了该矿山的植被恢复方案,主要包括植被恢复设计原则,开采立面、弃渣场的治理,排水沟的修建及相关技术措施,旨在为该矿区及其他矿区的植被恢复治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对洪雅县国有林场大河坪关停玄武岩矿山植被恢复技术进行了分析整理,探讨了清理坡体浮石、客土、栽植乡土植物、撒播草种和油菜籽、加强后期管理等切实可行的玄武岩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以供其它关停矿山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述矿区土地生态恢复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土地生态系统破坏,为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垦的综合治理是目前我国积极寻求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在矿区内采用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矿山废弃地现状,对辽宁省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技术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露天采矿场、排岩场的植被恢复技术。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安徽省近年来矿山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地提出了完善临时使用林地办理制度,加强部门沟通、规范矿山选址,进一步明确采矿权设置范围,规范矿山建设项目涉及公益林、天然林的政策调整,切实加强矿山建设项目使用国有林地的管理,严格矿山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工作,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严厉打击矿山项目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和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由人为活动引起的森林、草场、农耕地和整个生态系统环境的退化现状,并探讨了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应用于各个行业。通过虚拟矿山要素山体、植被的技术实现,在虚拟现实技术条件下对矿山地形设计及植被恢复进行了探讨,以周边自然地形为模板建立科学稳定的水文盆地,逐步发展先锋—过渡—稳定的植被群落以达到良好的矿山修复效果。初探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在矿山生态恢复的应用,可以直观地审视设计对象,提高设计效率,有助于管理部门正确决策和提高公众参与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