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人文情怀,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重庆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比较B层与C层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大小,从而得出了评价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初步的对策,以期促进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霞 《绿色科技》2020,(3):197-200
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的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有关旅游数据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间隔周期为5年,结合使用GIS、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99,说明重庆夜间灯光指数与有关旅游数据呈高度及显著的相关性,估算得到的旅游数据密度能够从一定层面反映重庆旅游发展状况的宏观分布现状,可为重庆市作出后期的旅游发展空间分布、相关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休闲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弘扬以中国茶文化为宗旨的重庆茶文化休闲专项旅游产品将是重庆发展休闲旅游业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南川区的基本情况,森林资源现状、森林旅游资源条件、重要森林旅游资源和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南川发展全域森林旅游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南川区的发展定位、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对策,以期为南川及重庆区县发展森林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黑山谷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区,也是重庆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该景区作为一个还不成熟的风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黑山谷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黑山谷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推动黑山谷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大仙女山旅游区为案例,探析了其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的三大约束因素,包括基础性约束、体制性约束、运行机制约束三方面。为解决这些约束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推进路径,以期为大仙女山旅游区旅游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面山森林植被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重庆江津市南端的四面山以其独特神奇的森林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1988年被批准为省级旅游风景区,1992年又升格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本文对四面山森林植被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地位以及不足等方面的分析论证,提出了相应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城口县位于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发展旅游扶贫符合该县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通过对城口县扶贫现状及致贫原因进行研究,结合城口县发展全域旅游精准扶贫的基础条件,提出了构建扶贫交通网、打造"旅游+"扶贫平台、完善扶贫产业链等建议。研究旅游扶贫,对全域旅游模式构建、县域旅游业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的推进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丹 《绿色科技》2014,(7):321-322
指出了当前国内文献中较少对青年人这一特定族群的乡村旅游行为进行研究,青年人在参与乡村旅游中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以重庆主城周边乡村旅游为例,运用问卷的方法调查青年人在乡村旅游中的各种行为特征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青年人在参与乡村旅游时间较为固定,参与乡村旅游的目的更多是以休闲、放松为主,而对于真正乡村土特产以及农副产品的兴趣不大。根据以上特征为乡村旅游景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重庆北碚—合川嘉陵江小三峡流域是重庆重要的风景文化旅游区。沿线两岸各类采炼场及公路护坡的自然景观的恢复对沿线水土保持、生态、旅游景观等的改善及增强该流域段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安居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实地调查分析,根据国家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标准,对安居古城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具体地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古城开发的3条思路:悠久的历史是发展的基础;严格的管理是发展的关键;优美的环境是发展的机遇,为安居古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峰 《林业建设》1995,(6):31-33
生态旅游强调到自然环境中观赏体验。人们全身心融合于自然之中,通过感受陶治性情,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求得自身完善。1、生态旅游是保护自然、获得持续发展的最佳举措;2.生态旅游突存了常规旅游模式;3、从秣旅游的生物条件及旅游者行为规律两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规律进行探讨;4、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重庆旅游是一种朝阳产业,方兴未艾,但在发展旅游时对环境影响的绝对性和对经营者、保护者的补偿问题,生态旅游是人  相似文献   

13.
重庆北碚乡土竹类植物共有11属51种,其中35种已在园林中得到应用。该文分析了各竹种的观赏特性及应用前景,对竹子在北碚区城市景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市区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增添园林景观,为类似城市旅游景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庆是一个年轻的直辖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林业资源相对贫乏,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直辖以来,我市林业部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途径,使全市林业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为主的林业产业网络。现重庆林业产业正在大踏步地前行。一、重庆林业产业成就自直辖以来,全市紧紧抓住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库周绿化等工程的机遇,加快了林业产业发展步伐,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森林旅游、优质笋竹、苗木花卉四大…  相似文献   

15.
从游客感知角度出发,运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探讨了重庆茶山竹海景区品牌发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象定位和多元化营销、特色资源深度开发、市场开拓和区域合作、优良环境氛围营造、高效管理与服务等策略,以提升茶山竹海景区旅游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近年来,彭水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加快建设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高质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以来,重庆市南川区气温急剧回升,再加上正值南川区举办第三届中国·重庆金佛山国际旅游文化节,进入林区旅游的人员急剧增多,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做好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森  相似文献   

18.
重庆是全国林业比重最大、森林面积最多的直辖市。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01.1万公顷 ,占幅员面积的36.5% ,排列全国各省、市、区第22位 ;森林面积(有林地)190.3万公顷 ,排列全国第20位 ;活立木总蓄积量7183万立方米 ,排列全国第21位 ;森林覆盖率达23.1 % ,排列全国第16位。随着造林绿化的快速发展 ,森林资源保护的大力加强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造就了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森林风光和相当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 ,开发森林旅游潜力巨大。森林旅游资源点多面广 ,星罗棋布。全市现已拥有完整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9.
正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位于风景幽美的龙溪河畔。毗邻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长寿湖风景名胜区,距重庆主城约6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5.8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邻封镇是全国优质沙田柚生产示范基地。现沙田柚种植面积达5.3万亩,投产3万余亩,产值近3亿元,素有"中国长寿沙田柚之乡"、"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的美称。近年来,邻封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战略,牢牢把握"以产业融合发展促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0.
<正>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武隆县乌江北岸,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总规划面积6591.17公顷。公园境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等旅游度假资源得天独厚,历来为重庆地区的"天然森林氧吧"和"绝美养生花园",入选"2015年新重庆·巴渝十二景",先后获得"全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全国最佳山地花卉观赏地"等称号,是大自然赐予武隆的"健康呼吸养生胜地"。山地花卉观赏胜地仙女山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