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570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抗病性和种子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出高抗锈病种质92份,高抗早斑病种质77份,高抗晚斑病种质53份,高抗根结线虫资源3份,高抗青枯病资源102份,抗锈病兼抗早斑病资源58份,抗锈病兼抗晚斑病资源49份,抗锈病兼抗早、晚斑病资源45份,抗青枯病兼抗根结线虫资源2份,抗青枯病兼抗锈病资源1份。蛋白质含量达34%以上的33份,含油量达58%以上的24份,油酸含量达67%以上的18份,亚油酸含量达47%以上的15份。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花生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和种子品质性状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的反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700份花生种质进行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评价。鉴定结果表明,700份花生种质中,大部分对黄曲霉菌侵染表现高感,低侵染率(50%以下)种质仅12份,其中EF7284的侵染率最低,为28.57%。低侵染率花生种质均来自南方生态区的珍珠豆型材料,本文对低侵染率花生种质的主要植物学,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云南花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搜集保存的266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初步筛选出早熟种质77份、高产种质52份、高脂肪含量种质68份、高贮藏性种质23份、抗叶斑病种质40份,为我省早熟、高产、优质、耐贮、抗病的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4.
花生晚斑病抗性常与不良的产量和株型性状相连锁,为发现更多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品种,以感病亲本中花5号和抗病亲本ICGV 86699及其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ed inbreed lines, RIL)为材料,进行晚斑病抗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的调查,以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病新种质。结果表明,4个环境下共发现18个稳定高抗和26个稳定中抗晚斑病的家系;在两个环境中对百果重和单株结果数进行考察,筛选出38个百果重(≥180.0 g)和单株果数(≥20.0个)都比较大的家系;同样,在两个环境中筛选出主茎高(30~60 cm)和总分枝数(≤20.0个)适中的家系54个。综合分析晚斑病病害等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共鉴定出4份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新种质,其中1份高抗晚斑病,3份为中抗晚斑病。该研究结果为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花生品种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5.
云南2花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搜集保存的266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初步筛选出早熟种质77份、高产种质52份、高脂肪含量种质68份、高贮藏性种质23份、抗叶斑病咱质40份,为我省早熟、高产、优质、耐贮、抗病的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花生茎点霉(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 Pauer & Boerema)引起的花生网斑病在生产上普遍流行、危害严重,2018-2019年通过2年的田间接种试验对国内65份花生种质资源网斑病抗性进行测评。以采自山东莱西的病原菌菌株Wb2制备105/mL的孢子悬浮液喷洒于花生叶片表面进行接种,对照区喷施50%咯菌腈WP防治花生网斑病菌。结果表明,65份种质中,抗病(resistant,R)资源8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12.3%;中度抗病(moderately resistant,MR)资源9份,占比13.8%;感病(susceptible,S)资源37份,占比56.9%;高度感病(high susceptible,HS)资源11份,占比16.9%。测定抗病性不同资源产量损失差异,结果表明,花生网斑病菌对花生产量影响显著,产量损失率随抗病性的降低而升高。本研究为花生抗网斑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并为病害产量损失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青枯病花生资源的种子大小 及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23份不同类型的抗青枯病花生种质为材料,对荚果大小、种子大小、出仁率、蛋白质、含油量和脂肪 酸等性状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抗青枯病花生资源中,高油酸种质资源较多,这些资源的荚 果及种仁大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山嵛酸含量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是,高 含油量资源较少,而且在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和出仁率方面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根据12个与种子品质相关性状 信息, 123份抗青枯病资源被分成2组5亚组13个品种群,这些品种(群)与已被广为利用的骨干抗病亲本协抗青 和台山三粒肉之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
至1990年,共收集花生种质资源4329份,其中4150份完成了繁种入库任务,并开展抗病性和品质鉴定分析工作。鉴定出抗锈病资源255份、抗旱斑病222份、抗晚斑病92份、抗根结线虫病2份,抗青枯病85份。抗锈兼抗早斑病的170份;抗锈兼抗晚斑病种质51份;抗旱斑兼抗晚斑病的56份;抗三种叶部病害的45份;抗青枯病兼抗根结线虫病的2份。通过蛋白质、脂肪、油/亚比分析筛选出蛋白质含量在32%以上的262份;含油量在56%以上的资源226份;油/亚比在3—5.49的品种50份。  相似文献   

9.
从主要植物学性状如主茎粗、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分枝数等22个性状和SSR多态性方面对花生属不同区组的19份种质资源的主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在形态性状方面存在丰富的变异,匍匐区组的A. rigonii(G2)、花生区组的A. batizocoi(G8)和A. duranensis(G11)在形态方面具有显著区别于其他种质的特点。SSR分析结果也证实,不同野生花生种质具有多样化的分子特征,A. rigonii(G2)、A. batizocoi(G8)和A. duranensis(G11)等在形态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种质,能通过很多引物检测出来,形态性状的分析结果与SSR分析结果一致。引物10D4的检测效率很高,能鉴定19份资源中的11份。根据25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绘制了19份资源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花生脂肪酸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F435作高油酸亲本与12个美国大花生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并以大花生为轮回亲本回交3次。结果表明,花生高油酸(80%左右)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在在美国大花生种质资源中,两对显、隐性基因杂合的种质普遍存在,而隐性纯合形式的种质很少。F2和回交后自交BCn+1S1代群体出现3(正常油酸含量):1(高油酸含量)的分离比例,两对隐性基因除控制高油酸性状外,对勘察农艺性状无影响。花生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种质资源特性并发掘可供育种利用的优良基因资源,对保存的874份湖北省小麦种质资源从地理分布、农艺性状、品质及抗病性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北省小麦种质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江汉平原麦区分布数量最多,而鄂西北山地麦区小麦资源最为富集,除东经112°74′至114°15′之间、北纬31°18′至32°09′之间和北纬29°37′以南地区分布较少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均匀;(2)供试小麦种质以具有长芒、白壳、红粒、弱冬性和中熟等性状为主,4个产量性状(株高、穗长、千粒重和穗粒数)和4个品质性状(硬度、沉淀值、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的变异幅度大,多样性指数高;(3)抗病性以对根腐病、黄矮病和条锈病抗性最强,而对赤霉、叶锈、秆锈及白粉病的抗性较差;(4)各性状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粗蛋白含量=赖氨酸含量>株高>穗粒数>沉淀值>穗长>硬度>条锈病抗性=黄矮病抗性>根腐叶病抗性>成熟期>赤霉病抗性>根腐穗病抗性>冬春性>芒>壳色>白粉病抗性>粒色>叶锈病抗性>秆锈病抗性。  相似文献   

12.
1997—2000年对黑龙江省11份青子叶黑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籽粒品质鉴定评价。筛选出多花、多英,多分枝种质3份,高蛋白种质4份,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MV)种质2份,高抗大豆霜霉病(Peronospora manshurica)种质3份。  相似文献   

13.
花生种质资源抗花生青枯病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3381份(国内2257,国外112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鉴定,共获得高抗花生青枯病的种质资源55份,中抗43份。其中国内资源高抗的50份,中抗的39份,国外资源高抗的5份,中抗4份。不同类型的资源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地区来源的资源其抗性表现差异极大。并筛选出一批经济性状优良的高抗种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的建立及高油酸基因源的发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中国花生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6 390份花生资源为材料,以其基本数据、特征数据和评价数据为信息,采用分层分组聚类以及随机取样与必选资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298份资源组成的花生小核心种质,占基础收集品的4.66%。通过对小核心种质的植物学类型组成中各类型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以及小核心种质与核心种质间各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小核心种质是有效的,基础收集品中各类型资源的多样性在小核心种质中均存在,核心种质中各种性状的变异在小核心种质中也均存在,所用25个性状的平均值差异均不显著。通过对花生小核心种质的种子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试,发掘出高油酸新基因源7份,也证明了本研究建立的小核心种质有效性和实用性,其中某些资源还具有棕榈酸含量低、农艺性状好的特点,可以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花生优异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美国微软公司OFFICE97中的ACCESS数据库软件,以花生优异种质综合评价中的219 份花生品种资源为材料,把1998 年和1999 年两年中观察到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抗逆性等性状数据输入电脑中,建立了花生优异种质资源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软件中的查询和报表功能,使数据整理自动化,并通过设置一定条件,自动形成高抗黑斑病种质报表、高抗锈病种质报表、兼高抗黑斑病和锈病种质报表、高单株生产力种质报表、高出仁率种质报表和果大仁大高单株生产力种质报表等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各种报表,为花生育种选配亲本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花生国外引种抗锈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36份于1991年引自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的国外花生种质资源材料经1992年春植和1993年春植田间自然诱发抗锈病鉴定结果。其中高抗类型19份,占52.8%,中抗类型15份,占41.7%;中感类型2份,占5.5%。试验结果表明,这批引进的花生种质资源材料抗锈性较强,2年鉴定的抗锈性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7.
福建花生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陈永水(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福建农业科技,-1995,(1).-7~9对福建省目前保存编目的98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观察鉴定、总结。(1)花生种质的收集与整理;(2)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包括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澍才  吴燕 《杂粮作物》2001,21(3):26-27
现在全世界已已上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610万份,国际农业磋商小组(CGIAR http;//www.cgiar.org/),下设16个研究中心,保存种质资源60万份,其中国际植物基因资源研究所(IPGRI)是16个中心之一,是研究和协调国际作物种质资源的主要机构,我国收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36万份,建成了国家作物种质基因库和国家作物种质信息系统,对30万份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和编目,对20万份资源材料进行了步的抗病史,抗逆性和优异性评价,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已收集到的高粱种质资源168500份,其中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有36774份,占总数的21.8%,美国42221份,占25.1%,印度20812份,占12.4%,中国12836份,占7.6%,其他国家合计55857份,占33.1%。1CRISAT和主要国家对高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从中筛选出许多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的种质,满足了高梁遗传改良的需要,成为当代人类和未来人类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借助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93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多项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平均为51.44%,蛋白质含量为25.73%,总氨基酸含量为27.01%,油亚比(O/L)变幅在0.56~5.26之间.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21项品质性状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因子、饱和脂肪酸负因子、不饱和脂肪酸因子、饱和脂肪酸正因子及粗脂肪因子,这5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7.34%,可用于花生品质的综合评价.不同地理来源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北方花生区资源具有较高的粗脂肪含量,而江苏资源与南北方区资源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