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是珠江水系特有野生经济鱼类。苗种培育是桂华鲮开发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桂华鲮鱼苗鱼种进行了培育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多级分段培育技术,现将桂华鲮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分布于西江和北江水系。它具有体形大,体色艳丽,形态美观,肉质坚实香淳,生长速度较快等优良性状,目前其市场价格甚高(100~150元/kg),是珠江水系特有名贵江河土著经济鱼类,有着较好的开发养殖前景。2010年始,韶关市水产研究所在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的基  相似文献   

3.
贺红川  任旺 《科学养鱼》2006,(7):8-9,I0001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图见彩中插2)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是广大消费者最喜好的水产品之一。合川市三江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02年始对华鲮进行驯养及人繁研究取得成功,并解决了苗种培育相关问题。本试验采用自繁华鲮水花在3年中进行了苗种培育,得到了本地区华鲮鱼苗和鱼种培育阶段的最佳放养密度,和在此密度下的养殖周期,为广大养殖户进行华鲮的苗种培育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湘华鲮     
<正> 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隶属鲤科、鲃亚科、华鲮属。在湖南湘、资、沅、澧四水的中上游均有分布,以沅水及其支流的捕捞产量较高,是主  相似文献   

5.
<正>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俗称"青鱼",隶属于鲤形目、鲃亚科、华鲮属,是湖南省特有的珍稀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1980年以前,在湘江、资水、沅水、澧水中上游均有分布,尤以沅水的中上游产量较高。由于湘华鲮的繁殖率低,加之近年来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6.
《广西水产科技》1982,(1):14-17
我们在开展鲮鱼遗传改良的杂交育种时,曾进行了鲮鱼为母本,分别以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ug)和倒刺鲃(Spinibarfus denticulatus)为父本的鲃亚科鱼类属间杂交试验,并以鲮鱼自交作对照,将各个杂交组合的胚胎与胚后发育时序与形态特征同时作了记录与描述。关于发育形态学方面的比较分析将另文报导,  相似文献   

7.
蒋金华 《内陆水产》1992,(3):25-25,40
露斯塔野鲮是个体大,食性广、杂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其苗种期阶段成活率低,1984,1990年我区池塘套养野鲮苗成活率仅28%。为提高野鲮苗种成活率,探讨其培育方法,为生产单位提供规格40克/尾左右的隔年鱼种。作者于1991年在和平渔场开展了野鲮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8.
唇鲮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鲮(Semilabeo notabilis Peter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俗称没六鱼、没落鱼、木头鱼、唇鱼、岩鲮、岩鱼,是珠江水系珍贵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北江、西江,云南元江也产此鱼。2006年7月,贵州省荔波县畜牧局水产站收集1万尾唇鲮水花,  相似文献   

9.
通过湘华鲮生物学的研究,能查明它在自然状况下的食性、生长及生殖等方面的变动规律,为合理利用水产资源,人工移殖或引种驯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湘华鲮Sinlabeo decorus tungting隶属鲃亚科的华鲮属。早在1925年,Nichols曾在洞庭湖采集到湘华鲮标本,第一个预以命名,并就它的形态进行过描  相似文献   

10.
正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鳅亚属;曾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破坏,致水量减少、盐碱加剧、资源锐减,亟待增殖保护,其苗种培育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池塘鱼菜共生模式开展土著鱼类的苗种培育,效果颇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华鲮[Sinilabeo rendahli(Kimura)]又名青龙棒、青鳙、野鲮鱼,属鲤形目,野鲮亚科,华鲮属。我国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贵州省主要分布于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加上市场对名优鱼类的需求造成捕捞量增加,导致华鲮的  相似文献   

12.
<正>华鲮(Sinilabeo rendahli),隶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为了满足市场对华鲮苗种的需求,我们于2014年进行了华鲮的人工繁殖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华鲮人工繁殖的影响,为今后华鲮的大规模繁育打下理论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将重庆、四川等地购买的3龄以上、体长30厘米以上、体重0.5千克以上的野生健康华鲮作为亲鱼。  相似文献   

13.
<正>鲮鱼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闽江、澜沧江和沅江。在江苏养殖鲮鱼主要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目前对鲮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露斯塔野鲮池塘养殖技术,达到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目的。1990年我们承担了湖南省科委、衡阳市科委下达的“露斯塔野鲮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其研究内容包括:露斯塔野鲮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池塘混养技术及增产效益对照试验、调查等。各类试验除有单项试验报告和材料外,现将其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一、人工繁殖鱼苗技术 1、亲鱼选留和培育:1987年,我们组织和平乡和平村渔场从广东引进露斯塔野鲮苗2万尾,经发花培育转入成鱼塘混养,当年体重达156g。从中选留了50尾作为后备亲鱼,经两年放养和越冬培育,即1989年冬露斯塔野鲮体重达2.2公斤。从中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露斯塔野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资源动态,统计了1961-2005年沅水流域湘华鲮分布水域和年产量数据,2006-2010年实地调查了湘华鲮历史分布区域(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湖南境内沅水流域湘华鲮产量在1961-1980年保持较高水平,年均产量在160t以上,此后的产量急剧减少;2006-2010年,年均产量仅0.85t。近5年均在资水新邵段发现了湘华鲮,而在湘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均未发现,目前湘华鲮主要分布于湖南怀化的沅水干流和资水新邵段中。近5年在湖南境内沅水流域仅发现5个小型的自然产卵场。湘华鲮体重(W)与体长(L)关系为:W=0.0439L2.9026(R2=0.9788);年龄组成为1~6龄,以2龄最多,占总数的27.50%;繁殖群体以3龄鱼为主,占总数的57.75%。雌雄比为0.76∶1,性成熟系数(15.72±2.26)%,相对怀卵量(273±28)粒/g,属1年1次产卵类型。湘华鲮栖息在底质为砂石地带、透明度(175±34)cm、溶解氧(8.84±0.55)mg/L、pH值(7.6±0.3)的流水中,已属濒危物种,其致危因素主要为水利电力拦河建坝与违禁捕鱼。  相似文献   

16.
斑鲮属鲇形目,鳞科,鲮属,俗称西江钳、白须钳,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是江河中名贵鱼类。斑鲮主要以虾类、小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为食,属底层温和肉食性鱼类,适宜生长水温为18~30℃,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  相似文献   

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淡水塘鱼[草鱼(Ctenophat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richthys nobilis)和鲮(Cirrhina molitorella)]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和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11-2017年在室外土池塘繁殖饲养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2018年3月、4月和5月采集湘华鲮子一代样本共计154尾,采用常规生物学测量和组织学方法,观察湘华鲮性腺的形态结构与特征.观察表明:湘华鲮子一代卵巢和精巢发育均分为6期,雌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5+,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4...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资源动态,统计了1961-2005年沅水流域湘华鲮分布水域和年产量数据,2006-2010年实地调查了湘华鲮历史分布区域(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湖南境内沅水流域湘华鲮产量在1961-1980年保持较高水平,年均产量在...  相似文献   

20.
任卫东 《齐鲁渔业》2003,20(3):18-19
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即塘虱鱼,原产非洲尼罗河水系,属胡子鲶科、胡子鲶属,现在我国很多地区推广养殖。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