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资料。优良蚕种是蚕茧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改善蚕的生活环境条件,尤其是彻底消灭病原,繁育优良蚕品种,才能更好地提高蚕的生命力和健康性,从而生产优质蚕茧和丝绸产品。近年来,我省原蚕胚种带毒和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普种微粒子病蔓延危害,影响茧丝品质及蚕农经济收入,情况是严重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蚕的良种繁育科学技术规程,加强经营管理,有效地杜绝蚕病为害,提高蚕种质量,实现养蚕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本刊全文刊载中央农业部1991年2月29日印发的《家蚕良种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要点》(草案),供各级蚕种场职工学习并在生产中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杨培 《蚕学通讯》2004,24(4):36-37
原蚕区收茧制种,其单位质量蚕茧制种量和微粒子毒率的高低是衡量蚕种生产质量和蚕种场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在相同的投入下,依靠科学管理,规范技术操作,从而提高千克茧制种量,降低微粒子病毒率,是蚕种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当前农村蚕茧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生产如何加强管理,认真把好各阶段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从而提高克蚁制种和公斤茧制种量,满足农村蚕茧生产发展的需种要求, 现对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问题,就生产实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原蚕区提高蚕种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是生产资料,属有生命的特殊商品,也是蚕茧丰收的基础。蚕种生产计划性强,少则缺种,致使蚕茧减少;多了则浪费桑叶,过期作废,毫无价值。而且蚕种也是蚕业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及效益,从而也影响到农民的经济利益和养蚕积极性。但是影响蚕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除原蚕种的质量、原蚕的催青处理、原蚕的饲养、制种等属主要因素外,其它与蚕种保护、  相似文献   

5.
建国前的蚕种业一直为专业场经营,建国后由于农村发展蚕茧生产的积极性高涨,蚕种需求量增加,靠专业场生产蚕种已不能满足蚕茧生产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省开始发展原蚕区生产蚕种,通过试点,1952年正式建立德清原蚕区种场,从此开创了原蚕区制种的新纪元,至1957年我省原蚕区种场的制种量已超过专业场,确保了蚕种供应,促进了蚕茧生产的发展,进入80年代,原蚕区制种发展更快,全国蚕种生产量中有70%  相似文献   

6.
刘太荣 《中国蚕业》2006,27(3):51-53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生命,也是千家万户养蚕人收入的保证,而蚕种产量则事关种场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如何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是每个蚕种场所面对的首要问题。霍山县蚕种场是一个以原蚕为主的专业种场,1990年春开始制种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蚕种的产量和质量问题,现将几年来的工作和体会总结如下。1无病才能优质高产蚕病是蚕种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蚕病,不仅直接影响蚕种产量,更影响蚕种质量。因此要搞好蚕种生产,首先必须控制蚕病的发生,要将消毒防病工作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抓出成效。1.1重视消毒防病工作必须认真搞好养蚕前蚕室、蚕具及周围环…  相似文献   

7.
<正> 各省、市、区农业(林业、农牧渔业)厅(局),计划单列市农牧局、四川、江苏、广东、山东省丝绸公司: 近几年来,由于蚕种需求增长过快,一些地方蚕种生产能力不足,靠扩大原蚕区增加蚕种,忽视了家蚕微粒子病的预防工作,致使微粒子病暴发和蔓延,给蚕种和蚕茧生产带来较大损失。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尽快到得控制和扭转,将会给我国蚕茧生产带来严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加强蚕种质量管理,强化蚕种质量监督检验,控制微粒子病,提高蚕种质量。经四川省丝绸公司党组批准,于1990年6月正式成立“四川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该站设在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内,主要负责全省蚕种质量精督检验工作,行使蚕种质量监督检验职能,为蚕种生产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一代杂交种杂交率调查及其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是衡量一代杂交种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杂交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农民的收益.由于90年代初蚕农对杂交率反映较大,农村中饲养的蚕中小白蚕、小花蚕多,严重影响到蚕茧生产.针对这一情况,江苏省丝绸总公司十分重视,认为有必要对蚕种进行杂交率检验,并作为衡量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0.
1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 蚕桑是桐乡农民的主要产业,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万多农户栽桑养蚕,2001年饲养蚕种54.9万张,生产蚕茧2.416万t,蚕茧总收入4.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蚕种生产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品质的好坏一直是桐乡蚕农关心的敏感热点,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丝绸企业的经济效益.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疫病,也是蚕业生产的重要检疫对象,蚕种场遭受微粒子病的危害,不仅蚕种场经济损失巨大,外地劣质蚕种也乘机流入,蚕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天气等原因,原蚕区蚕种生产往往蚕茧丰收而公斤茧制种量却很低,导致蚕种生产效益不高。通过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笔者就提高公斤茧制种量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蚕种是特殊的生产资料,蚕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后代蚕体健康和蚕茧丰欠。要振兴蚕丝行业,使我市的丝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势必要从蚕种这个基础抓起。但近年蚕种生产已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只要这个行业向外输血,而不给条件造血,致使蚕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蚕业生产的发展。这里略论当前蚕种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控制蚕病危害是夺取蚕茧和蚕种优质高产、巩固和稳步发展蚕业生产、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益的一个重要措施。1蚕病危害依然较为严重随着我国蚕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地蚕业科技人员大力宣传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蚕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蚕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  相似文献   

14.
推广雄蚕品种 提升海盐蚕业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盐县通过大面积推广雄蚕品种,不仅增加了茧丝绸经济效益,而且使雄蚕种生产,雄蚕种饲养技术水平,雄蚕茧丝绸产业化发展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海盐蚕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丝绸畅销,使蚕桑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蚕种需求也日益增多,蚕种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就四川来说,许多蚕种场因蚕种带微粒子病连年烧种。而原蚕基地建设是关系到蚕种生产兴哀,微粒子病又是蚕种生产的大敌。为此,就原蚕基地建设与微粒子病的控制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原蚕基地的种茧育和丝茧育四川大部分地方的丝茧育一年养蚕3—4次。而种茧育一年只养春秋两季。原蚕户为了充分利用桑叶和蚕室蚕具人力,制种一结束后又进行下一季丝茧育;同时在原蚕基地中有的养  相似文献   

16.
陈荣娣 《江苏蚕业》2003,25(4):29-30
<正> 原蚕生产的目的是要生产蚕种,在注重提高蚕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提高公斤茧制种量,就必须认真掌握养蚕制种各阶段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提高发蛾率和单蛾产卵量。  相似文献   

17.
浅谈蚕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蚕病危害至今仍在困扰着养蚕生产,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蚕病危害仍是夺取蚕茧和蚕种优质高产,巩固和稳步发展蚕业生产,提高整个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益的一个重要措施。结合当前农村养蚕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原蚕基地建设 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观全国的一代杂交蚕种生产,依靠原蚕区饲养原蚕制种的占绝大部分,而利用自有桑园养蚕制种的愈来愈少。因此,原蚕区的稳定、安全和生产水平等直接制约着种场的生存与发展,原蚕基地建设情况关系着种业的兴衰与成败。加强原蚕基地建设,已成为蚕种生产单位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茧丝原料的优劣,是直接关系丝绸品质和出口创汇的关键。近年由于全国蚕茧走俏,供不应求,发生“蚕茧大战”。因此,必须依靠政策,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发展蚕桑生产,提高茧丝产、质量。在有了充足茧丝原料的基础上,提高蚕茧收烘技术,提高鲜蚕茧的干燥质量,充分发挥茧丝原料优势,就是我们从事蚕业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省和全国一样茧丝原料紧缺,茧丝品质下降,对丝绸产品出口创汇影响很大。在经过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基础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求发展,依靠提高质量求生存,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加快蚕茧收烘技术步伐,才能提高茧丝原料产、质量。贺仁昌同志撰写的《论加快蚕茧收烘技术改造的步伐》文章,给我们从事茧丝原料技术工作者很大启示,特全文刊登,供同行探讨!编者  相似文献   

20.
由于单交制种模式与常规蚕种制种模式不同,因此需要建立适合单交制种模式的新蚕种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检疫检验标准。本文对雌蚕无性克隆和常规交配制种条件下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蚕无性克隆制种方式下的母蛾对微粒子病检疫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摘除卵管和蚕卵,其检测灵敏度也是足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