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衡阳市雁峰区的黄茶岭正街,有两棵巨大的古樟,树高27米,冠幅面积800平方米,胸径330厘米,需6人才能合围。据《衡阳市志》记载:此两棵树可考历史至少在1240年以上。相传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带领起义队伍行至衡州黄茶岭境内,在营盘山安营扎寨,常在古樟下栓马歇息,演绎出了"黄巢拴马"的千古传奇。2001年,为保护古樟和纪念黄巢这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衡阳市政府就地修建了古樟公园,使其成为雁城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2.
黄巢吊马樟     
湘中古城衡阳市黄茶岭大街路边,有一株胸径33米、树高对米,树冠前地近800平方米的畚夭古樟,陪伴古城历经了1500多个春秋。这就是三湘知名的“黄果吊马樟”。唐僧宗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集在山东曹州冤句揭杆起义,转岭南北,由弱变强,拥兵百万。乾符六年(879年)六月,攻克广州后挥师北上,于十月攻占衡州(衡阳)。起义军在街州休整,驻扎湘江畔黄茶岭,海拔虽不过50米,但在平丘百里的街州府,已属登高远眺的佳地。黄巢的营帐设在一株大樟树下,战马就栓在树干上。时值深秋,某日黄果出帐晨练,但见满岭的金黄色野菊花做霜怒放…  相似文献   

3.
古樟     
长沙县双江镇石板村张家螃有一棵古樟,树龄800年,树围8.8米,胸径280厘米,树高26.8米,东西冠幅29.8米,南北冠幅28.6米.历经岁月沧桑,古樟底部形成了一个可容纳3人席地而坐的空心树洞.  相似文献   

4.
浙江第一古樟就地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第一古樟的生长现状调查、生长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古樟保护与景点建设相结合,筑堤保树与改路保树、拆庙护树相结合,以低水位人工湖指示地下水位高度,通过泵提排水控制古樟地下水位等古樟就地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古樟发芽了!”“古樟发芽了!”“奇迹,真是奇迹!”去年8月1日清晨,在江西省铅山县城河口镇,传开了一个新闻:在特大洪灾中被冲毁的一棵1300年树龄的古樟,经专家采用科技方法抢救移植后,冒出10处芽苞。这棵千年古樟,原来枝繁叶茂,生长旺盛,树高25....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周浑初自然村,有一株树龄约130多年的古樟,树冠面积约500平方米,树高15米,属于国家三级古树。近期以来,古樟的枯枝败叶明显增多,其"病情"让当地百姓十分焦急。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株古樟被村民称为"风水树"、"镇村之宝",特别是每年盛夏,全村妇孺老少都喜欢在树下纳凉休憩,过客也常被它吸引驻足。这株百年古樟,俨然成为周浑初自然村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古树保护神     
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的大地上,散生着2562株古树。为了保护好这些古树,衢江区务林人和老百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不愧是古树的保护神。为了700岁古樟复活2002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将安仁镇湖仁村尖竹溪护坎冲塌并将古石桥旁的一株七百年古樟冲倒,树根露天。村干部根据群众的意愿,下决心救活这株古樟。村集体资金困难,全村一夜之间自愿集资3000多元。镇领导闻讯后也驻在该村,帮助村民策划救治古樟。他们先雇请吊机手吊起倒下的古樟,但由于10吨吊机太小,古樟太重,吊不起,而该村机耕道路狭窄,大吊机又开不进。正当大家犯难时,经人…  相似文献   

8.
选取10个形态学性状,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江西省安义、安福、瑞金、婺源、铅山5个地区共151株古樟标本进行研究。将数量分类学中的Q聚类应用于5个地区共151份样本的分类,对选取的10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且对这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以及不同地区的古樟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也即古樟在枝叶形态上的相似度很大,依据现有样本和条件暂时无法把古樟分出不同的类群。不过古樟从性状上有两大类型,叶片存在边缘波状和不波的两种情况,此性状在古樟叶片中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本研究为今后利用枝叶形态探讨樟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演化方式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古樟情愫     
2000年的八九月间,一棵古樟居然引起省内外的关注,新闻媒体多次报道。那就是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建设中,位于三门县岭口村的一棵古樟,  相似文献   

10.
千年古樟     
位于浏阳市古港镇新园村的古樟树龄已有1000多年,树高26米,胸径406米,需要10人才能合围.古樟树高4米处分成4根大枝桠,每根枝桠直径都超过1米.历经岁月沧桑,古樟主干现已空心,在树高1米处有两个宽约2米的树洞,竟能宽松地放下一张棋牌桌,当地村民常在此打麻将.  相似文献   

11.
古樟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没有理由漠视它的生命。   人挪活 ,树挪死 ,古樟整体迁移体现了科学的力量。   没有善始,但可善终,迁移的古樟将成为一面镜子,一个纪念,一道风景,一段遵守法律、崇尚生态文明的佳话──  相似文献   

12.
古木今生     
莆田千年古樟成功复活■何金雄福建省莆田市东山祖祠内有一棵古樟,植于晋怀帝年间,距今1700多年,号称“八闽第一樟”。古樟一杆三桠,两桠已枯、一桠倒地,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遭受白蚁危害。为此,该市组织专家运用科学方法,消灭了3个白蚁品种、几十个蚁巢、近千万只白蚁,又采用填入肥沃耕作土壤、分层撒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定期喷洒叶面肥等方法对古樟进行复活、复壮。经过四年多的精心护理后,古樟衰枯的树杆上长出豆芽般的须根,成功复活。  相似文献   

13.
江西永丰县现有千年单生古樟近千株,百亩以上的古樟林近40处,用樟树命名的村庄100多个。龙冈畲族乡下樟村的“半枫樟”,树高32米,主干胸围14.5米,主干直到12米才有分枝,树冠遮地2亩多,树龄近2000年,是该县的樟树之王。中村乡梨树村有一片古樟林绵延数十里,树龄都在10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城西南30公里的牛田镇,有一条流入赣江的河流——乌江(本地人称牛田河)。在乌江两岸,延绵十里,散落着16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古樟树群,绵延数公里,呈条块状分布,共77.33多公顷。登上江岸之山北岭远眺,樟树群就像16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乌江两岸,十分赏心悦目。乐安牛田古樟林,以其面积之大、古樟之多、树龄之长、株体之大、长势之茂、景色之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樟林"。远望古樟群落,绿叶如云,水村山廊,如诗如画,  相似文献   

15.
对乐安县牛田古樟群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古樟群共有古树4 127株,其中古樟2 907株,其他树种古树1 220株;对照国家古树名木分级标准,结合查数古树年龄和各自生长环境,其中Ⅰ级古树346株,占8.4%,Ⅱ级古树2 330株,占56.5%,Ⅲ级古树1 451株,占35.1%。在对乐安县牛田古樟群古树资源、动植物资源、景...  相似文献   

16.
古樟     
<正>长沙县双江镇石板村张家塝有一棵古樟,树龄800年,树围8.8米,胸径280厘米,树高26.8米,东西冠幅29.8米,南北冠幅28.6米。历经岁月沧桑,古樟底部形成了一个可容纳3人席地而坐的空心树洞。古樟目前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树干粗壮,需6人才能合围。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乡以东二三公里的石伏山燕窝屋场,有一古樟,据说岁逾千年。树干虬曲,斑驳陆离,俨然一幅皴笔丹青,而树冠硕大,绿叶纷披,又像一把绿色巨伞。有趣的是,古樟还有一些奇闻轶事。据传古樟生长地过去属一孙姓祖茔。  相似文献   

18.
古樟不了情     
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双二村有三株枝繁叶茂、参天蔽日的古樟屹立在村中。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围4.7米,树高14米,冠幅48米,另两株胸围分别为2.8米、2.7米,树高20米、18米,树龄都在700年以上。由于这三株古樟连成一体,后两株长得更加挺拔,被村民称为“母子树”。 该村村民历来视古樟为“宝树”,像“生命”一样呵护它。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想借破“四旧”为名,欲砍掉这三株  相似文献   

19.
古樟情愫     
2000年的八九月间,一棵古樟居然引起省内外的关注,新闻媒体多次报道。 那就是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建设中,位于三门县岭口村的一棵古樟,它,正好落在高速公路通过的线位上。  相似文献   

20.
乐湾古樟林     
距恭城县城4公里的恭城镇乐湾村河边,有一片古樟林。这片古樟林长3.09公里,最宽100多米,最窄20米,平均宽50米,面积232亩,1600多株,平均胸径为60厘米,平均高20米,最大一株胸径1.5米,高32米。胸径1米以上有400多株,郁闭度0.9以上,古樟林蓄积2724立方米。古樟林像一条绿色玉带围绕乐湾,倒影落在河面,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这里是恭城旧八景“二童讲书”与新八景“西江渔唱”的所在地。 据老人讲,这片古樟林是清道光10年(1830年)乐湾一位进士为保护茶江河岸,保护乐湾耕地与村庄而种植的。传说这位进士为保护这片林,制定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