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夏大豆为什么只开花不结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夏大豆出现只开花不结荚原因1.大豆品种选用不合理,对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应。大豆是短日照作物,需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才能正常花芽分化和开花结荚。北方地区的大豆品种引入南方多作春大豆种植,这类品种对光照的长短和强弱不敏感,但对温度较敏感,当有效积温达到品种要求就会开花结荚。如果将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倒青症是指到了正常成熟的时期,大豆植株茎叶、豆荚仍保持青绿色,有的正常结荚鼓粒,有的结荚鼓粒但籽粒不饱满,有的有荚无粒甚至无荚无粒,造成大豆生育期推迟,不能正常结实成熟和收获。大豆倒青症对产量威胁很大,轻者减产,严重者绝收。要种植好夏大豆,应该充分了解大豆贪青晚熟、青棵不实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提前预防。一、大豆倒青的原因(一)选用品种不适宜一是盲目引种,大豆是短日照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结荚不实严重影响产量和种植效益,针对我国东北地区近些年大豆生产经常出现结荚不实这一现象,详细分析大豆结荚不实的原因及有效预防措施。大豆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东北三省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近几年,大豆生产结荚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地方连片出现严重的不结实,主要表现为形成荚果后,籽粒不能正常形成,产生荚果空秕的现象,往往到收获时会有很多空豆荚,致使产量不高,严重影响大豆的种植效益。造成大豆结荚不实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倒青又称"青棵不实",属开花逆转现象。正常生长时本该进入成熟期的大豆,却表现为全株青绿,荚而不实,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能够诱导植株发生开花逆转的因素很多,如日长、光质、光强、温度、湿度、病原菌的侵染、化学物质、γ-射线、去除顶芽或侧芽等。在不同的物种中,诱发开花逆转的条件不同,对于某一物种,诱发开花逆转的因素有时不止一个。一、大豆倒青发生原因1.品种选用不当大豆结荚习性不同,倒青现象发生的程度也不同。无限  相似文献   

5.
正一、选择良种种植夏大豆要结合雨水条件和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来选择品种。在干旱少雨地区,宜选用分枝多,植株繁茂中小粒,无限结荚习性品种;雨水充沛地区,宜选择主茎发达,秆强不倒,中大粒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目前很多农民种植夏大豆,不是选用自留种、陈种子,就是盲目引种外地种子。自留种一般品种老化、混杂严重,陈种子发芽率极低外地高产品种不一定适宜本地区栽培。选用这些种子不仅不能获得高产,而且还有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正>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一)品种选择根据土壤肥力及灌溉条件选用不同结荚习性的品种。若水肥条件好,宜选用耐肥力强、秆强不倒的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而瘠薄地则需选用耐瘠薄、生育繁茂的无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机械化栽培大豆应选用株高大、不倒伏、分枝少、  相似文献   

7.
一、造成荚而不实的原因 1.选用品种或种植制度不当一般说来,偏晚熟而抗性较差的品种,由于灌浆时温度已较低,严重影响灌浆速度,因此诱发荚而不实;大豆重迎茬种植造成土壤养分中硼的含量急剧降低,由于硼是促进大豆荚形成生长的重要微量元素,它的缺乏会诱发大豆荚而不实。同时,重迎茬种植大豆会导致大豆病虫危害加重,从而诱发荚而不实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一、造成荚而不实的原因 1、选用品种或种植制度不当,一般来说,偏晚熟而抗性较差的品种,由于灌浆时温度已较低,严重影响灌浆速度,因此诱发荚而不实的出现。大豆重迎茬种植造成土壤养分中硼的含量急剧降低,由于硼是促进大豆荚形成生长的重要微量元素,它的缺乏诱发大豆荚而不实。同时重迎茬种植大豆会导致大豆病虫危害加重。从而诱发荚而不实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豆落花落荚现象的大面积频繁发生,轻者减产,重者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大豆落花落荚及荚而不实是影响大豆产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发生落花落荚的原因,根据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期望对今后的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大豆花荚脱落发生的主要原因1、品种选用不当。一般来说,偏晚熟品种和综合抗性较差的品种,容易出现落花落荚和秕粒、空粒现象。原因是偏晚熟品种其花期较长而不集中,灌浆期  相似文献   

10.
豫西夏大豆荚而不实的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多年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田间试验,初步总结出豫西夏大豆荚而不实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良气候,品种,栽培管理不当造成;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简单易行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夏大豆荚而不实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黄淮地区大豆"花而不实"的现象日渐增多,给种植农户造成损失。为避免"花而不实"的危害,笔者特总结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供大豆种植户参考。一、原因(一)引种不当俗语有"百里不引豆"之说,是指大豆系严格的短日照作物,对光温的要求较为严格,北方大豆品种南引会出现开花较早,但此时温度条件不  相似文献   

12.
大豆倒青症是指到了正常成熟的时期,大豆植株茎叶、豆荚仍保持青绿色,有的正常结荚鼓粒,有的结荚鼓粒但籽粒不饱满,有的有荚无粒甚至无荚无粒,造成大豆生育期推迟,不能正常结实成熟和收获.大豆倒青症对产量威胁很大,轻者减产,严重者绝收.要种植好夏大豆,应该充分了解大豆贪青晚熟、青棵不实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苏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66个江苏省夏大豆品种资源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要农艺性状可以精简为3个主因子,分别为结荚因子、荚粒因子和株型因子,这3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91.13%;其中结荚因子与株型因子、荚粒因子与株型因子可以在育种中协同改良;而结荚因子与荚粒因子是不易协同改良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选用良种,合理调茬大豆品种受区域影响很大,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选择良种。一般来说,无霜期较长的中上等肥力地块和麦垄套种区,应选用中晚熟品种,中下等肥力地块,应选用中早熟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另外,与其他高秆作物间作还应考虑选用耐阴性强、节间短、结荚密的品种。大豆忌重茬,应合理调节茬口。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黄淮海农区大豆夏播,一般生育期110d以上的品种应在5月下旬麦垄套播,生育期100~110d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 ,漯可市大豆症青时有发生 ,其表现为 :生长后期 ,营养生长旺盛 ,叶色浓绿 ,并不断抽发新枝或次生分枝 ,花期长 ,结荚稀疏 ,且荚而不实 ,籽粒过小 ,商品性能差。重发区减产高达75 % ,曾给当地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调查分析发现品种间自身差异 ,品种退化 ,不良气候因子的影响 ,不合理的种植制度以及栽培措施不当 ,是造成大豆症青的主要原因 ,防治对策如下。1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提高种子纯度根据我市气候特点 ,应选择抗病、抗倒、高产、优质的中、早熟新品种 ,如豫豆 2 7号、豫豆 2 5号等 ,并建立健全种子繁殖基地 ,…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结合多次实地调查走访结果,对2019年临颍夏大豆有荚无粒,大面积减产绝收现象从种子、外界环境条件、病虫危害、病毒侵染、栽培管理、土壤营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大豆开花结荚期持续高温干旱是诱因,引种不当、种子稳定性、抗逆性差是主因,另外病虫危害、重插连作、管理不当、土壤酸化、营养缺失或不均衡也是导致大豆花而不实、高秕荚率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合理引种、选种、适时排灌、综合防治病虫,预防病毒传播、合理施肥、均衡营养、合理轮作、科学管理等对策,以期为临颍县大豆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一、大豆出现空荚、秕粒的原因(一)选种不当品种种植都有一定的区域性。大豆选种不当易出现籽粒不饱满、空荚的现象。(二)气候影响大豆生育期遇干旱高温、洪涝灾害都会造成空荚、秕粒。特别是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发生干旱、洪涝,大豆空荚率、倒伏率会更高。(三)营养不足大豆开花后,养分消耗增加,如果肥力供应不足,大豆盛花后容易营养不足,最终导致出现开花不结荚或空荚现象。  相似文献   

18.
大豆"荚而不实"形成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造成荚而不实形成的原因 1.选用品种或种植制度不当.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育成的9个有限结荚习性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