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洁  丰雪 《新农村》2011,(7):29-30
江苏省滨海市东坝镇砂铺村养蜂农户张某饲养蜜蜂20余年,年年获得养蜂高效益,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养蜂大王"。他的高效养蜂经验主要一条就是让蜂群常年保持强群强势,越冬期蜜蜂损失少,春季蜂群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2.
庭院养蜂好     
广东高州市谢鸡镇铺面村(邮码525244)种果专业户谢伟延利用庭院和屋檐下养蜂20多群,每年卖蜜糖、蜂蜡收入在5000元以上。又可利用蜜蜂传花授粉,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农家庭院养蜂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阳台、楼棚等场所,饲养1群蜜蜂,每年可创收300~500元,好的超过600元。庭院养蜂好@陈心泉  相似文献   

3.
在对公选课养蜂学教学科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PPT、录像、模型、示范操作等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在较少的课时中基本了解蜜蜂饲养及养蜂业。结果表明,有93%以上的学生能够养活蜜蜂,达到了公选课养蜂学的教学要求,为高等农林院校开设该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蜂群车装船载,长途跋涉,奔南闯北,追花夺蜜,这是我国传统养蜂的老方法。为把蜂养好,夺取蜂蜜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住地(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新方法。 1.什么是住地和小转地养蜂所谓住地养蜂,就是养蜂户根据自己住地周围的蜜源条件,按照住地周围三华里之内,有半亩以上留种苕子、一亩洋槐、二至三亩油菜或红花、十亩棉花可饲养一箱蜂的要求,以家庭为阵地,饲养一定数量的蜂群,常年不转地放养。这种住地养蜂,实际上就是家庭养蜂。把蜂箱放在房前屋后,让蜜蜂在附近自由采蜜,养蜂者只需抽一些时间,加强蜂群管理,搞好蜂蜜、王浆采收。所谓小转地养蜂,就是养蜂户在住地周围蜜源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云南省持续3年干旱对蜜源植物开花流蜜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蜜蜂饲养技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2009年7月~2012年6月对苕子、石榴、小叶桉树、野藿香、枇杷、野坝子6种蜜源植物进行跟踪调查,对比每一种蜜源植物3年开花流蜜情况,并对蜜蜂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结果表明: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受到很大的影响,辅助蜜源植物反而因温度适合,没有大雨或大风的影响而流蜜相对较好。这说明在持续干旱年份只要采取相应的饲养技术,即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蜜蜂养殖条件优越,养蜂作为一项传统的养殖业,在"三农"中具有重大作用。但当前农村养蜂技术仍很古老,设备落后,发展缓慢。本文以福建省古田县为例,了解农村养蜂现状,对养蜂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嗡嗡嗡……" 1月5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海胶集团加钗分公司新伟片区琼中蜜缘养蜂合作社采访,养蜂基地里,一群群蜜蜂正在胶林间飞舞。合作社理事长、新伟16队队长梅学国轻轻掀开盖在蜂箱上的遮雨布和盖子,查看蜜蜂酿蜜情况。这些蜂箱,是他带领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1像蜜蜂一样创业1994年,在进行市场调研后,梅学国和妻子文胜菊在生产队附近的山林中建起一间简易棚,  相似文献   

8.
<正>养蜂应该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事业。但长期以来,人工养殖蜜蜂的作业方式主要是蜂农根据季节、花期,在各地追花采蜜。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养蜂生产操作过程基本靠手工操作,养蜂人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辛、效益低下,加之环境污染、农药泛滥、假蜜成灾、后继乏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养蜂条件严重恶化,养蜂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山东五征等农机企业相继研发了一批养  相似文献   

9.
依据国家现代农业(蜂)产业技术体系的要求,2018年2-12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和微信交流等形式,对黑龙江省养蜂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养蜂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自1997年开始建立第1个合作社到2018年1月30日发展到205个;合作社负责人中青年占一半以上,而且学历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饲养蜂种以东北黑蜂和意大利蜜蜂为主;在饲养强群、无公害生产蜂产品方面有强烈需求。据此提出发展建议:政府部门、科研部门和合作社紧密合作,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满足蜂农学习先进养蜂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住山东省日照市的郭先生,凭借养殖蜜蜂发家致富,年收入百万余元,并在当地注册了自己的蜂蜜品牌,建立了固定的客户源和销售点,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自从开始使用五征集团研发的养蜂车,养蜂不是难事,每年轻松就能赚到100万元左右,现在干劲越来越足了。"郭先生边搬运蜂箱边向记者介绍。利润翻番造就养蜂新梦想近些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年轻人都向往到条件好、薪金高的城市生活,而养蜂场却处在荒郊野岭,过着蚊虫叮咬的日子,丰年还可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欧洲各国的养蜂中发现有残留抗生素的问题,提出了世界养蜂行业必须要解决的诸多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养蜂实践,提出了关于现代养蜂的问题:不适宜的环境下养蜂,对蜜蜂过多采蜜,人工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种性和抗病性降低,不正确的采蜜时间、方法、措施,使蜂产品的品质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按蜜蜂的生态、自然养蜂,比如确保蜜源丰富,有大量和无污染的水源和蜜源的养蜂环境,由蜂群的轮流休息来强化蜂群,在无药剂污染的地区养蜂,开发附加值高的蜂产品生产,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具有有三千多年的养蜂历史。十四世纪就已经出现饲养中蜂的专业户。解放后,我国养蜂生产蓬勃发展。现蜂群数量达到600万群,其中意蜂约占2/3,中蜂约占1/3,此外尚有少量卡尼鄂拉蜜蜂和高加索蜜蜂。现年产蜂蜜10万吨;王浆300余吨。就我们这样一个有10亿人口的国家,以年产蜜10万吨行,全国每人平均只有100克,这远不能满足医药、食品、轻工以及外贸出口的需要。我国虽是养蜂古国,但今天在养蜂科学技术某些领域还是落后的,迫切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中华蜜蜂都会出现分群、飞逃现象,因而给养蜂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多年养蜂生产实践表明,中蜂飞逃主要是由三大因素引起的:一是蜜蜂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14.
刘鑫 《农家顾问》2001,(10):36-36
目前我国养蜂除山区的中蜂外,"西蜂"多为流动养蜂,哪里有花就在哪里放养.这种大规模的转地养蜂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远距离的转运费和生活开支猛增,蜜蜂病害的交叉传染严重,蜂种退化等等,遇到好年成尚有盈余,遇到灾年回家的路费都困难.农户在本地发展小规模的定地养蜂,利用其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不需主要劳力等优势,还是有一定增收前景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对蜂农固定观察点的连续跟踪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蜂农养蜂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蜂农户多为从业时间较长的中老年男性,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农户家庭养蜂存在"定地"、"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4种放蜂方式,蜂群饲养规模不大,养蜂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蜂产品而不重视授粉服务,养蜂比较收益偏低,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偏低;放蜂方式、遭遇灾害事故状况、收益水平、获取养蜂技术情况与组织化程度对蜂农从事养蜂生产的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大力推广蜜蜂授粉、发展现代养蜂业、尽快出台养蜂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养蜂过程中引起逃蜂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自然分蜂团逃迁,投奔新居;二是放蜂地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三是巢虫、胡蜂等天敌影响蜜蜂生存;四是蜂场受到烟味、臭味等刺激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城口县鸡鸣乡村民陈予云,从事养蜂事业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当地有名的养蜂专业户。他每年养蜂50箱,纯收入1万余元。现将其养蜂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一、饲养管理1.选择场地。养蜂应注意因群、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蜜源丰富和环境适宜的地方饲养。冬、春季节,蜂场选择在干燥、向阳、避风和有较长日照的地片;夏、秋季节,蜂场应选择在阴凉通  相似文献   

18.
不少养蜂户往往把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对蜂群的管理,尤其对蜜蜂晚冬和早春生活的管理更是草草了事,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生存困难,甚至造成蜜蜂死亡、春季不采蜜等后果,直接影响来年养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肖之平 《湖南农业》2003,(12):22-23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蜜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发现了最早的"蜜"字.我国历代对养蜂的记载,可以说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20.
正规模化养殖是一种现代化农业养殖手段,与传统饲养方式不同,规模化饲养更加注重饲养品种质量与饲养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手段提高物种产量,促进养殖业发展。蜜蜂规模化养殖就是蜂农结合传统蜜蜂养殖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从而形成的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蜜蜂生产养殖。在规模化养殖与生产中,蜂农要引进"活框式"饲养技术,重点培育优质蜂王,摒弃人工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