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稻瘿蚊生物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于1979~1982年,使用国际通用的Leuang_(125)、OB_(677)、IET_(2911)、W_(1263)、PTB_(21)、Muey Nahng_(62)M等六个鉴定种和TN_1感虫对照种,选择广东省的封开、梅县、信宜、惠阳、潮安、南海、韶关、花县、东莞等16个点的稻瘿蚊,按国际稻瘿蚊抗性鉴定标准,进行了生物型鉴定。经连年多世代验证其抗(R)感(S)反应结果,花县、从化、韶关、东莞4个点R.R.R.R.S.S.反应定为中国Ⅰ型;南海、三水、新会、中山、番禺、惠阳、潮安7个点R.R.R.S.S.S.反应定为中国Ⅱ型;连山S.S.S.R.S.S.反应定为中国Ⅲ型;封开、信宜、梅县、五华4个点S.S.S.S.S.S.反应定为中国Ⅳ型。其中以Ⅱ型分布最广,Ⅰ、Ⅳ型次之,Ⅲ型最少。Ⅲ、Ⅳ两个生物型,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此外鉴定了一些对四个不同生物型具有不同抗性的资源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Dickeya和Pectobacterium属细菌的植物寄主广泛,包括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和禾本科等科的农作物[1],所引发的细菌性软腐病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威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Dickeya和Pectobacterium属不同种的菌株能侵染同一种植物,产生相似的病症。如已发现能侵染马铃薯并导致软腐病害的有D. solani、D. dianthicola、D. dadantii、D.chrysanthemi、D. zeae、P. versatile、P. carotovorum、P. brasiliense、P. atrosepticum、P. betavasculorum、P. parmentieri、P. parvum、P. peruviense、P. polaris、P. actinidiae和P. punjabense等种的细菌[2-3]。  相似文献   

3.
自然条件下,对5种胡枝子属植物光合作用日进程和光响应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5种胡枝子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牛枝子、达乌里胡枝子、阴山胡枝子、截叶胡枝子和尖叶胡枝子日平均光合速率分别为3.75μmol CO2.m-2.s-1、3.55μmol CO2.m-2.s-1、3.37μmolCO2.m-2.s-1、4.45μmol CO2.m-2.s-1、3.78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38.23μmol.m-2.s-1、43.24μmol.m-2.s-1、13.75μmol.m-2.s-1、36.11μmol.m-2.s-1和45.46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1225μmol.m-2.s-1、1262.6μmol.m-2.s-1、1287.5μmol.m-2.s-1、1462.5μmol.m-2.s-1和1312.5μmol.m-2.s-1显示了阳生植物特性。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34、0.037、0.32、0.036和0.033,可看出5种胡枝子叶片光能转化效率低,其对光的响应敏感性较差。因此,这5种胡枝子对光环境适应能力强,适合在较大范围栽植。  相似文献   

4.
 短体线虫隶属于垫刃目(Tylenchida Thorne, 1949),垫刃亚目(Tylenchina Chitwood, 1950),短体科(Pratylenchidae Thorne, 1949),短体亚科(Pratylenchinae Thorne, 1949),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Filipjev, 1936),是一类重要的迁移性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 [1]。国内外已报道该属线虫百余种。其中我国已报道种类有P.alleni、 P.artemisiae、 P.coffeae、 P.crenatu、 P.cruciferus、 P.dioscoreae、 P.hexincisus、 P.loosi、 P.penetrans、 P.pratensi、 P.neglectus、 P.penetrans、 P.scribneri、 P.thornei、 P.varicaudatus、 P.vulnus及P.zeae 17种。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植物线虫的传播机会大大增加,我国口岸也先后从进境植物根围截获P.brachyurus、 P.neglectus、 P.zeae、 P.coffeae、 P.penetrans、 P.pinguicaudatus等。基于本类群线虫的重要性和国内以往的鉴定都主要单纯依据形态学特征,本研究结合形态学和rDNA的PCR-RFLP及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和海南不同寄主上植物线虫调查时发现的4个短体线虫群体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5.
印丽萍  邓晟  康林  叶军  易建平 《植物检疫》2004,18(5):262-265
根据高粱属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通用引物S9/S3,分别扩增了假高粱及其几个近似种的ITS区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扩增的序列长度为559~564bp.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S. halepense、 S. silk、 S. vulgare×S. sudanense、 S. vulgare、高粱S. bicolor等属于同一聚类组,亲缘关系比较近,同源性为97.9%~100%.S. nitidum和S. versicolor属于另一个聚类组,亲缘关系比较近,同源性为97.7%.S. halepense和S. nitidum、S. versicolor ITS区序列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性仅为90.3%.序列分析结果支持S. nitidum属于Parasorghum区组.  相似文献   

6.
几种赤眼蜂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garkatti与Nagaraja(1977)把世界上可采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来加以区别的产两性子代的36种赤眼蜂分为9个群,即Australian群、Minutum群、Enproctidis群、Flandersi群、Japonicum群、Agriae群、Malthyi群、Parkeri群和Achaeae群。在Australian群中包括T.australicum, (T.confusum),T.poliae,T.dcndrolimi,T.ivelae,T.closterae。此群的雄外生殖器宽,阳基背突(DEG)亦宽,有两突出的侧叶及宽的腹中突(MVP)。在Minutum群内有T.minutum,T.evanescens,T.perkins,T.semifumatum,T.pretiosum,T.chiLotraeae,T.platneri,T.californi-  相似文献   

7.
王定国  李扬汉 《植物检疫》1992,6(4):252-253
欧亚列当 Orobanche cernua var.curnana G.Beck.、向日葵列当 O.cumanaWallr.和列当 O.coeruleacens Steph.同属于列当属 Orobanche,为一年生寄生杂草。这3种列当都是茎直立、单生、肉质、穗状花序、蓝紫色花冠,较难区别,至今人们仍然把它们混为一物,且多以向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原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的分类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鉴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之前普遍认可的观点为该属仅含有1个种,即密执安棒形杆菌C. michiganensis,种下又分为5个亚种,分别为密执安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诡橘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insidiosus、尼布拉斯加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nebraskensis、环腐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sepedonicus和花叶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tessellarius。最近几年又有4个新亚种陆续被报道,分别为菜豆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phaseoli、辣椒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capsici、加利福尼亚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californiensis和智利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chilensis。随着全基因组分析和多基因分析技术在细菌分类上的应用,之前被广泛认可的4个亚种(诡橘亚种、尼布拉斯加亚种、环腐亚种和花叶亚种)及新亚种辣椒亚种也曾被建议定义为种,即C. insidiosus、C. nebraskensis、C. sepedonicus、C. tessellarius和C. capsici。为便于研究人员了解该属最新的分类研究现状,本文对植物病原棒形杆菌属的分类历史及最新分类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期望为该属病原菌的风险评估、检测鉴定等研究提供分类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冬青卫茅根腐(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杭州、南京冬青卫茅(Euonymus japonicus L.)根腐病株上分离到8个疫霉菌株,鉴定为三个种:Phytophthora meadii,P.palmivora,P.citropkthora。冬青卫茅是P.meadii、P.Palmivora、P.citrophthora新寄主。P.meadii主要分布在杭州,P.palmivora和P.citrophthora主要分布在南京.地下水位高、土壤积水可能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和酸水为流动相,使用ZORBAX80? ExtendC_(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54nm波长下对混剂中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 9、0. 999 8、1. 000 0;标准偏差分别为0. 04、0. 04、0. 08;变异系数分别为0. 67%、 0. 58%、 0. 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95%、100. 17%、99. 88%。  相似文献   

11.
三叶草斑潜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名 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 异名 Liromyza alliovora Frick 分类地位 双翅目,潜叶科,斑潜蝇属 寄主 寄主范围很广,据记载,该害虫为害25个科,3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下列重要的农作物和观赏植物:棉花、黄瓜、菜豆、甘蓝、西红柿、大蒜、大葱、向日葵、芹菜、马铃薯、青椒、菜瓜、菊花、菠菜、豌豆、南瓜,以及石头花属Gypsophilaspp.紫菀属Aster spp.大丽花属Dahlia spp.石竹属Dianthus spp.扶朗花属Gerbera spp.报春花属Primula spp.茄属Solanum spp.旱金莲属Tropaeolum spp.百日菊属Zinnia spp.香豌豆属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历年采自新疆各地区的350号木灵藓属Orthotrichum 植物标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分类学方法,对新疆木灵藓属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新疆有木灵藓属植物5亚属、17种,包括裸孔亚属subg. Gymnoporus (6种) 、直叶亚属subg. Orthophyllum (1种)、疣叶亚属subg. Pulchella (5种)、圆孔亚属subg. Phaneroporum (1种)、木灵藓亚属subg. Orthotrichum (4种),其中高山木灵藓Orthotrichum alpestre Hornsch. ex B.S.G为中国新记录种;中国木灵藓O. hookeri Wils. ex Mitt.、东亚木灵藓O. ibukiense Toy.、短丛木灵藓O. pumilum Sw. 和卷叶木灵藓O. revolutum C. Muell. 为新疆新记录种。通过对新疆新记录种的生境、识别特征、采集地点、地理分布、海拔等信息的整理分析,绘制了4个种的线条图,并编制了新疆木灵藓属植物的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属毒蛾科.在我国发生普遍,各地均有分布,其食性较广.主要寄主有木麻黄、相思树、茶、柿、柑橘、番石榴、芒果、枇杷、龙眼、荔枝等林木和果树.以往该虫是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重要害虫,2003年上半年.突然在福建省厦门市部分龙眼树上大量暴发,并严重为害.其幼虫食量大,主要取食龙眼叶片、果穗等.据调查.受害重的龙眼树每片叶上有幼虫2~3头.一般龙眼树每穗幼虫1~2头.受害轻的龙眼树叶片被吃得残缺不全,受害重的叶片和果实全部被吃光,只剩下枝条,整株龙眼树似火烧过,呈褐色.龙眼木毒蛾从2003年起在本市部分龙眼果园开始成灾.并有向外扩展蔓延趋势,受害面积年年增加.国内在龙眼上.对木毒蛾的生态、发生、消长及防治等的研究和较详细的报道很少.笔者于2005~2007年,在前2年的调查观察、发生监测、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及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桉树品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择了在我国主要桉树种植区内种植面积大或具有推广潜力的12个优良桉树品系,在广东肇庆、阳江和湛江3个样地进行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试验,结果表明M1(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雷9(E.urophylla×E.tereticornis)为高抗品系,DH3229(E.urophylla×E.grandis)、DH3228(E.urophylla×E.grandis)、DH3226(E.urophylla×E.grandis)、LH1(E.urophylla×E.tereticornis)、金光21(E.jinguang No.21)、广3(E.wetarensis×E.marginata)和广林9(E.grandis×E.urophylla)等7个品系为抗虫品系,邓恩桉(E.dunnii)和雷11(E.urophylla×E.tereticornis)为感虫品系,Eg5(E.grandis)为高感品系。不同品系的感染虫瘿数量差异显著,Eg5的丛枝状等级较其它品系高,其它11个品系间的丛枝状等级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连续旱作的田块改种水稻后 ,随着改水年限的增加 ,土壤保水性得到改善 ,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组成逐渐与老稻田的杂草群落接近。与老稻田的相比 ,旱改水第 1年稻田杂草群落的相似系数为 0 .4 8,第 2年的提高至 0 .6 9,第 3、4年的则上升至 0 .84和 0 .83;群落多样性指数也逐年增加 ,旱改水第 1、2、3年 ,香农 -威纳指数分别为 1.8991、2 .2 785、2 .3915 ,辛普森指数分别为 0 .82 96、0 .85 6 0、0 .880 8;群落均匀性指数也有所提高 ,香农 -威纳指数分别为 0 .790 2、0 .7883、0 .82 74 ,辛普森指数分别为 0 .912 6、0 .90 6 4、0 .932 6。田间使用一次性除草剂(苄·乙 )后可使杂草群落的演替加快。在当前生产条件下 ,旱田改种水稻连续 3~ 4年后 ,稻田中杂草群落面貌基本与典型的稻田杂草群落相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清我省甘蔗粉蚧的天敌种类及优势种群 ,笔者于 1 993~ 1 999年先后在万安、吉安、泰和、南康、赣州、赣县、东乡、南昌等县、市甘蔗地进行调查观察 ,共采到标本 1 30 0余号 ,经田间调查观察和室内饲养 ,已初步鉴定的种类有1 2种 ,分属 2个纲、4个目、8个科。1 天敌种类1 .1 昆虫纲 INSECTA1 .1 .1 革翅目 DERMAPTERA1 .1 .1 .1 肥螋科 Anisolabidae( 1 ) 黄足肥螋 Eulxrellia pallies Shiraki采地 :万安、泰和。1 .1 .2 鞘翅目 COLEOPTERA1 .1 .2 .1 瓢甲科 Coccinellidae( 2 ) 小红瓢虫 Rodolin pumila Wlise…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马铃薯疮痂病致病链霉菌种类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云南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Streptomyces spp.)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征,自2013年从云南省13个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疮痂病病样,共分离到200株链霉菌,通过温室盆栽致病性试验筛选出67株致病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致病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引起云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为10种链霉菌,分别为S. caviscabiesS. anulatusS. scabiesS. turgidiscabiesS. acidiscabiesS. europaeiscabieiS. luridiscabieiS. enissocaesilisS. griseusS. aureofaciens。其中S. enissocaesilisS. anulatus为优势种群,S. caviscabiesS. anulatusS. luridiscabiei为国内首次报道的病原菌。因此,认为云南省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8.
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 Travassos,1927,异名新线虫属Neoaplectana Steiner1929,是斯氏线虫科Steihernematidae中唯一的一个类群(Wouts,etal.1982),迄今为众多学者认可的种类有八个,包括Steinernema Kraussei(Steiner)、 S. glaseri (Steiner)、 S. feltiae (Filipjev)、 S. bibionis(Bovien)、 S. affinis(Bovien)、 S. anomali (Kozodoi)、 S. intermedia  相似文献   

19.
A.药效1.有效成分a.化学名称(使用 IUPAC 的命名法—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b.结构式(经验式和结构式)及分子量c.其他名称(ISO—国际标准组织—的名称和同义词、代号等)d.原药的制造厂及合成方法e.原药的成分f.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在水中或无机溶剂中g.熔点、沸点、蒸汽压、密度h.溶解度,分配系数,克分子消光率2.加工产品a.申请人的姓名和住址b.产品的名称和制造厂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以来,从广州口岸截获的进口水果中,收集约40个科近百种水果标本浸渍保存,有热带果王榴梿 Durio zibethinusMurr.皇后倒棯子 Garcina mangostana L.、新奇士橙(Sunkist)、苹果 Malus pumilaMill、柠檬 Citrus limon(L.)、Burm.f.、番石榴 Psidiumguajava L.、牛油果Butyrospermun parkii Kotsthy、荔枝litchinensis sonn、香蕉 Musa nana lour.、泰国芒果 Mangifera siamensis Warbg.exCaib、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台湾枇杷果 Eriobotryadeflexa(Hernsl.)Nakai、台湾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