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牛瘤胃臌气50头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牛各25例。对照组病牛采用常规西药模式,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对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5例(60.0%)显效,13例(52.0%)有效,2例(8.0%)无效,总有效率为92.O%;对照组中有10例(40.0%)显效,14例(56.0%)有效,6例(24.0%)无效,总有效率为76.0%.试验组病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谢应郎 《吉林农业》2011,(8):213-213
目的:探索中西兽医结合对水牛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探索水牛急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方法和手段。方法:统计实际临床3例急性支气管炎患牛,并利用观察、叩诊等方式,结合畜主对水牛病情的反映,确诊水牛病症。实行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病症的改善情况,统计治愈情况。结果:3例急性支气管炎患牛经过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均痊愈。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牛前胃弛缓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62头前胃弛缓患牛均为我所在2013年5月到2014年9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头和对照组31头,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牛的治疗效果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平均痊愈时间为(4.39±2.34)天;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9%,平均痊愈时间为(8.47±3.6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牛前胃弛缓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牛痊愈时间短,没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兽医合并治疗牛衰竭症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陕西渭南肉牛养殖场的78例患有衰竭症的病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9例)和对照组(n=49例),治疗组病牛给予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病牛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以治疗有效率为指标来对比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7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49%,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兽医合并治疗牛衰竭症疗效确切,建议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治疗牛咽喉炎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站门诊部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接诊治疗的患牛咽喉炎疾病的病牛78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头,观察组使用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牛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9头病牛在经过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显效有28头,有效有9头,无效有2头,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39头病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显效有19头,有效有8头,无效有12头,总有效率为69.2%,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咽喉炎的病牛使用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见效快,更能有效的将咽喉的肿块消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随着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养牛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集约化和规模化饲养技术不断发展,牛疾病的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的胃部和其他非反刍类动物相比有着独特的结构,牛有四个胃,不同胃承担不同的消化功能。牛瘤胃鼓气是牛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因为饲料滞留在瘤胃中发酵产生气体,超过了牛胃部正常容积而引起牛嗳气受到抑制。该种疾病多数情况下,不会引发出现剧烈的死亡现象,但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因为瘤胃胀大窒息死亡。治疗牛瘤胃鼓气疾病除了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之外,中医中药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牛是反刍动物,有4个胃,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在牛发生的内科疾病当中,以牛的前胃疾病发病率较高,本文就以瘤胃积食、瘤胃鼓气、创伤性网胃炎和瓣胃阻塞几种病介绍有关的诊断和治疗知识,与广大兽医工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24头急性肺炎水牛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1例)。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症状与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见效快、治疗效果好,可以标本兼治,从而有效降低水牛急性肺炎的病死率,避免养殖企业遭受过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24头急性肺炎水牛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1例)。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症状与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见效快、治疗效果好,可以标本兼治,从而有效降低水牛急性肺炎的病死率,避免养殖企业遭受过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牛瘤胃臌气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收治的3头病牛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分析病因、诊断结果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一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头病牛均痊愈,痊愈率为100.00%。结论:针对牛瘤胃臌气病牛,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嗳气排除、缓泻制酵以及恢复瘤胃机能作为治疗方案,进一步确保病牛能够痊愈。  相似文献   

11.
牛的瘤胃鼓气为养牛过程中常见的内科病,本文通过对牛的瘤胃鼓气的引发的原因、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治进行综述,为牛瘤胃鼓气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各80例,西医治疗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宣肺涤痰汤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药物治疗总疗效、用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改善的时间差异。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儿药物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儿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改善时间短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疗效,促进临床表现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6,(15)
正牛瘤胃积食,又称为宿草不转,其发病机理是瘤胃内积压了难以消化的物质从而丧失胃蠕动,消化食物功能的病症。当机体发病时,瘤胃体积会膨胀,周围的壁组织会向外扩张,前胃的运动呈现神经紊乱的特点。本文将125例黄牛瘤胃积食病例的临床症状分为轻(75例)、重(32例)、危(18例)三症,运用中西兽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探究其治疗效果。1症状与治疗方法有75例轻症,表现出的症状是反刍、食欲下降,极端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一例牛泡沫性急性瘤胃鼓气的临床症状及当前对该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以期为瘤胃鼓气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牛的肺喘症,在豫西山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我们对本病主要用西药进行治疗,从临床效果观察并不理想,疗程较长:治愈率偏低。1982年以来,我们在采用中西兽医相结合治疗疾病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对本病患牛进行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其结果表明,此法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也高。在此,向同道作一介绍,以共商榷。  相似文献   

16.
牛、羊患结膜炎或瘤胃鼓气时,取光滑、有韧性、粗细长短适度的新鲜桑树枝条,缓慢插入患畜的顺气穴(位于鼻腭管开口处),一次可愈.  相似文献   

17.
郭建英 《吉林农业》2013,(3):240-240
目的:对猪高热病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取高热病猪100头为研究对象,均由本地养殖大户饲养,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50头,分别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和中西药联合治疗,对两组病猪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后,观察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病猪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病死率大幅降低,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猪高热病效果确切、且优于单方治疗,值得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瘤胃积食,中兽医又称宿草不转,是反刍动物牛、羊等常见病之一,在兽医临床中,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过食型、胃热型和脾胃虚弱型瘤胃积食耕牛215例进行治疗,有效率达88%,现将诊疗经验进行总结,供兽医同行验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观察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头患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病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牛的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病学特点,以不同的牛病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92头病牛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无效率为2.2%,整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特征各有不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鉴别,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牛水肿病”又称为鞣酸中毒病。是黄牛采食了含有大量鞣酸的栎树叶、槲树叶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本病是豫西山区春季黄牛的常发、多见病。有关本病的资料在国内外杂志上已有介绍。但在治疗方法上,并未明确指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此,我校和嵩县兽医院共同联合,采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的办法,对本病进行了治疗研究。多年来,共试治本病患牛225头,治愈210头、死亡15头,治愈率达93%以上,单从治愈率一项看,由原来的51%上升到93%。实践证明,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黄牛水肿病”疗效高、见效快、预后良好、值得推广。现将我们多年来试治本病的情况,介绍于后,以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