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梭梭特性及栽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梭梭习性 梭梭又名扎格、梭梭柴,为藜科梭梭属。梭梭抗寒、抗旱、抗热、耐盐,茎枝内盐分含量高达15%左右,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条稠密,根系发达,防风固沙能力强,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材质坚硬,火力强,是上等的燃料,其嫩枝也是牲畜喜食的饲料。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处理对紫穗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又名棉条,为豆科紫穗槐属落叶丛生灌木,短荚果,弯曲,种子密被瘤状腺点,不开裂,内含1粒种子。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光,耐阴,耐寒,耐旱,耐瘠薄,耐水湿,耐盐碱(含盐量0.3—0.5%的土壤也能生长),抗风沙能力强,能成为防风灌木林。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3.
赵云国 《中国林业》2011,(19):44-44
沙棘是阳性树种,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长,但不能适应郁闭度大的林区。沙棘对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但不喜积水。沙棘对温度要求不高。其根系发达,须根较多。  相似文献   

4.
花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花棒(Hedysarum.scoparium Fisch. etMey.)别名细枝岩黄芪,属蝶形花科、岩黄芪属,是西北沙漠地区天然生长的沙生灌木。它适应流沙环境,喜沙埋,抗风蚀,耐严寒酷热,极耐干旱,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萌蘖力强,防风固沙作用大,是西北沙荒地固沙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据测定它的嫩枝叶含粗纤维58.88%、磷0.43%、钾0.08%,又是沙区优良饲料和绿肥。1 形态特征 花棒为高大灌木,一般高3~5m,最高可达7m;树皮条片脱落。小枝绿色,疏被柔毛,小叶7~11片,植株上部小叶常退化,仅存绿色叶轴,小叶条状披针形,长1~4cm,两面被平伏柔毛,上面有红褐色腺点,托  相似文献   

5.
青海云杉是森林更新、荒山造林和庭院绿化的重要乡土树种,深受群众欢迎。青海云杉属浅根性,生长初期缓慢,常规育苗成活率只有60%.70%左右。ABT生根粉是一种广效、广谱复合型生根促进剂。用ABT生根粉处理云杉苗木,可以提高苗木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强酸的活性与根系活力,使受伤的苗木根系迅速恢复长出新根,形成发达根系,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增强抗逆性,生长茁壮。  相似文献   

6.
梭梭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梭梭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治沙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梭梭喜光性极强,根系发达,垂直根系可达地下5m以下,其侧根也非常发达。叶退化,靠绿色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并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耐高温、干旱、耐盐,抗风蚀和沙埋能力极强,造林技术简单,生长快,寿命长,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7.
1 雪松生长特性 雪松喜光,适于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壤土中,不耐水湿,浅根系,抗风能力差,栽植土壤中含盐量不超过0.2%,PH值不超过7.5。  相似文献   

8.
花棒 ,别名细枝岩黄芪、花子柴、牛尾梢 ,为豆科大灌木 ,高达 4~5m ,主要分布于宁夏沙坡头及周边周边腾格里沙漠地区。它适于流沙环境 ,喜沙埋 ,抗风蚀 ,耐严寒酷热 ,极耐干旱 ,生长迅速 ,根系发达 ,枝叶茂盛 ,萌蘖力强 ,防风固沙作用大。是西北沙荒地固沙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具有如下优点 :1 根系发达花棒主、侧根都极发达。一般分布于 2 0~ 6 0cm的沙层中 ,苗圃中 1年生花棒垂直根系可达 1m ,较粗壮 ,贮存较多的水分和养分 ,对成活有利。造林后 ,至根伸至含水分较多的沙层后 ,以发展水平根系为主。成年植株根幅可达 10余m ,最大…  相似文献   

9.
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沙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落叶小乔木,分布广,且喜光,抗严寒、风沙,具耐大气干旱和高温,生长快,根系发达等特性。适合于沙地造林。本文介绍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桑树(Moyu alba或Moru saustralis Poir)是我国栽培范围广泛、利用率较高的特种经济林木。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以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该树种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早,不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千年。2006年春,由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进行人工小叶桑树引种育苗试验,经1年的培育,其培育效果显著,取得成功。现将引种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本落叶松为强阳性树种,喜光耐寒,在土壤肥厚湿润,排水良好山地棕壤上生长最为良好,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为森林更新和造林的主要树种,同时也是重要的优良用材树种。树干通直,材质坚实,耐水湿,耐腐朽,容易而加工,可供建筑、生产矿柱和造纸用材,它树形美观,根系发达,是营造用材林、  相似文献   

12.
孔令瑞 《中国林业》2010,(17):56-56
<正>樟子松为常绿针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樟子松喜光、耐寒性强;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土壤。碳酸盐含量超过0.1%,pH值超过8,积水将使其生长不良。1998年,笔者开始在呼图壁林场山区红四沟苗圃进行播种育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青杨,属杨柳科杨属,喜光,亦稍耐荫,喜温凉湿润,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河滩、石砾地、弱碱性土上均能生长,能耐干旱,但不能水淹,以在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根系发达,中国特产,分布于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甘肃等省。它生长速度快,展叶早,新叶嫩绿光亮,加之树冠卵形,干高皮青,倍增清丽,可作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及固岸护堤或河滩绿化等用。材质好,纹理直,结构细,易加工,可供家具、建筑及造纸等用。  相似文献   

14.
白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榆是我区乡土树种,适生性强,好栽宜活。萌发力强,耐修剪造型,耐摘叶更新;枝条柔韧,便于绑扎拿弯;适应性强,不择水土,喜肥沃耐贫瘠,性喜阳光暴晒,耐寒、耐轻度盐碱,但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迅速,对烟尘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但在我区园林绿化中没有充分利用,如利用好会形成独特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原产朝鲜和日本,我国辽东半岛、山东、江苏、浙江和台湾有栽培。垂直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常绿乔木,为暖温带喜光树种,前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慢。幼苗期稍耐庇阴。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在瘠薄的山地,因主根的生长受到限制,侧根特别发达,  相似文献   

16.
<正>樟子松是我国西北地区荒山造林和城市园林绿化强势树种之一,具有喜光、耐寒、耐瘠薄、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它的根系发达,在风积沙土、栗钙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也是营造防风固沙林的优良树种之一。但在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都很低,为此,  相似文献   

17.
华北落叶松属松科、落叶松属,阳性树种,极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其根系发达、可塑性强、生长迅速,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苏木山林场造林的主要针叶用材树种。兴和县林业局经过多年的育苗试验,总结出了优质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榛子的栽培引种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榛子是世界上四大干果 (核桃、扁桃、榛子、腰果 )之一 ,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榛仁味香甘甜 ,营养价值高 ,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维生素 A、B、E以及铁、钙等矿质元素 ,其中硒含量在 6 mg/kg左右 ;种仁含脂肪 50 %~ 6 0 % ,蛋白质 17%~ 19% ,可生食、炒食、榨油或做糕点和糖果的配料。榛子果壳可制造活性炭 ,榛子叶鞣质含量在 15%以上 ,应用于制药工业和化工、食品、轻工、印染、军工等行业。我国榛子种质资源研究是从本世纪 50年代末至 6 0年代初开始的。经过对我国榛子种质资源的调查 ,基本上查清了我国北方榛子种质资源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榛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坚果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心脏健康”食品。本文介绍了榛坚果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了影响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潜在因素,综述了榛仁中酚类、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简单陈述了作为榛坚果加工副产物的蛋白质的相关情况,并探讨了加工对榛子油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生长环境及品种的差异均会影响榛子油脂肪酸的品质,榛子油富含的亚油酸使其在加工储藏中容易发生氧化酸败。生育酚及植物甾醇是油脂的主要活性物质,其中α-生育酚及β-谷甾醇含量最为丰富,是延缓油脂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以没食子酸、丁香酸、香草酸、缩合单宁等为主的酚类物质主要分布在果皮中,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未来,榛子油的研究可从“使用新兴技术”和“协同抑制油脂氧化”等方向展开。  相似文献   

20.
<正>落叶松,极喜光,根系发达,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华北地区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落叶松造林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及塞北林场工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落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