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方位深松机械化技术推广可行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雨养农业工程项目》是以全方位深松机械化技术为主,配套其它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以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达到改土治水、储蓄水源、促进粮食增产的目的。该项技术采用东方红-75或802拖拉机及其配套的1...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雨养农业技术是运用大型拖拉机配备全方位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从而最大限度地储存自然降水,涵养土壤,并结合秸秆还田、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机械化农艺技术,达到农业大幅度增产之目的。经试验论证,实施机械化雨养农业技术,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深松机械,来完成农田深松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深松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水分蒸发损失。由于机械化深松是只松土、不翻土,作业后使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所以特别适合于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1.机械化深松的分类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全方位深松、局部深松2种。全方位深松是用深松犁全面松土,这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农机局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农业机械化三项工程实施研讨会”上,就“机械化雨养农业工程”的概念,作出了全面阐述,“机械化雨养农业工程”就是采用以全方位深松机为主,结合农作物秸秆还田、耕整、镇压、机播等项机械化技术措施,以求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性能,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满足农作物生理需水,并做到机械工程措施和现代农艺科技的有机结合,使精耕细作这一传统农业精华的效力,在注入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达到抗旱防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机》2011,(8):11-11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在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的前提下,用机械对深层土壤进行疏松,打破铧式犁深翻或机组压碾土壤形成的坚硬犁底层,以提高天然降雨渗透率,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已开始被农民认识和接受。  相似文献   

6.
推广深松技术 改革耕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目的意义全方位深松技术是“九五”国家科委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应用该项技术,具有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活土层、有效接纳天然降水、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是解决旱作农业区“秋雨春用,缓解春旱,发展雨养农业,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机械化耕作措施。在灌区应用该深松技术,可以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30%,因而该深松技术被已受益地区的广大农民称为“土壤水库”工程。近两年来,我省已在陇东、陇中地区推广示范面积近1.1万hm~2,颇受农民的欢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降低土壤容重20%左右,深松与未深松的耕地相比,蓄水量增加165t/hm~2~330t/hm~2,有较强的蓄水保墒作用。全方位深松可使不同类型土壤透水率提高5倍~10倍。降雨时一小时内可接纳350mm~600mm的降水,而不形  相似文献   

7.
1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机理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在保持原土壤土层结构不变情况下,利用深松作业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耕深度,形成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的一种机械化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形成土壤鼠道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深松技术是通过农机深松整地,彻底打破犁底层,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农作物根系发达,抗旱、抗倒伏,深松整地是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传统精耕细作模式的束缚,大部分耕地未进行过深松作业,土壤耕层逐年变浅,犁底层逐年增厚,土壤板结现象日趋严重,粮食产量增速明显放缓。现代农业种植模式,迫切需要推广深松技术,通过深松作业打破顽固的犁底层,改善耕层质量,提高耕地产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机械化深松作业对于土壤的改良和保护水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机械化深松作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深松作业是指拖拉机配挂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等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对于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是用深松铲打破犁底层,沟通耕作层和心土层之间水气肥的传输能力,能够提高土壤蓄水质量,延长作物保墒抗旱能力,加强作物根系发育,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徐州作为苏北主要旱作区,机械化深松技术及机具相对较落后,对于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要求更为强烈。深入研究深松技术并大力推广深松机具能够起到抗旱保收的作用,快速提高徐州市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从旱作农业区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适应本地区使用的深松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并进一步提出研究及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深松是指通过深松机将多年耕翻形成的犁底层打破,达到土壤疏松的目的。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仍需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作业。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深松,是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在保持原土壤土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深松作业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深度,形成虚实并存土壤结构的一种机械化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形成土壤鼠道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利用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创新技术,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农机部门针对使用传统铧式犁产生新的犁底层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认为应用深松技术是彻底打破犁底层,解决土壤板结问题的最根本措施。农业部门也把这项技术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并进行示范推广,收到较好效果。一、机械深松技术内容机械深松技术是指疏松硬土层而不翻转土层的土壤耕作技术。深松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打破犁底层,增加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增强地下水分上升能力,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深松的形式有: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农业机械长期碾压、翻耕,破坏了土壤犁底层,使犁底层变得硬、厚、肥力降低,限制了作物产量提高与品质提升。深松机械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打破犁底层,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但是目前深松机械存在田间阻力较大、机械能耗高等问题。自激振动式深松机主要是基于弹簧片使深松铲发生振动,土壤在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下破碎,提高土壤深松效率与深松稳定性。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振动深松机发展现状,对自激振动式深松机的振动弹簧、深松铲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研究结果可以为深松机械的发展与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浩  杨宁 《农业工程》2018,8(10):5-8
浅旋和浅耕作业造成农田土壤犁底层上移、浇灌水利用率低和地表径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产量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机械化深松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适合不同地区和不同农艺要求的深松机械越来越多。介绍了当前我国广泛使用的深松机械,提出了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按作业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振动深松作业等。全方位深松采用单柱带翼或异型铲等全方位深松机,在工作幅宽内对整个耕层进行松土作业;间隔深松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采用单柱振动式或非振动凿形铲  相似文献   

19.
牙克石市现有耕地114!15万亩。耕地土壤类型分为灰色森林土,占总耕地面积的33!3%;黑钙土占总耕地面积的27!2%;沼泽土占总耕地面积的8!7%;草甸土占总耕地的30!8%。1机械化深松的可行性牙克石市使用机械化耕作已有15~30年时间,耕地土壤由于年复一年使用铧式犁作业,形成了坚硬密实的犁底层,导致土壤结构严重破坏,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并使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变差,直接影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1997年引进一台全方位深松机,在牙克石市良种场的不同地块进行了3年的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打破犁底层的唯一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土地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传统的以铧式犁为主的耕作,这种耕作方式有诸多弊端。一是易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影响作物根系发育,降低土层渗水、蓄水能力;二是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三是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养分消耗过多。因此,改革耕作方式,加速推广应用全方位深松机,实施雨养农业工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