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绵羊肠毒血症为急剧进行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绵羊,但主要危害羔羊。由于细菌毒素引起机体中毒,故可迅速致死。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本病又称软肾病;在临床上与羊快疫相似,又称类快疫。1病原病原体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D型魏氏梭菌或绵羊中毒杆菌。为大杆菌,革兰氏阳性,在羊体内能形成芽胞。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胞抵抗力较强95℃需2.5h方可杀死。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原导致绵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D型魏氏梭菌或绵羊中毒杆菌,一般的消毒药可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孢抵抗力较强,需95℃2.5 h方可杀死。2流行特点2.1多发于绵羊发病羊多数为膘情中上的绵羊,两岁以内的幼龄羊发病较为多见。D型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有很强抵抗力的芽孢。芽孢随饲料和饮水进入健康羊体内,当遇阴雨连绵、气温多变的季节,羊采食多汁嫩草或  相似文献   

3.
1 病原 病原体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d型魏氏梭菌或绵羊中毒杆菌,为大杆菌,革兰氏阳性,在羊体内能形成芽孢.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孢抵抗力较强,95℃需2.5小时方可杀死.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多见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叫"软肾病"、"过食病"、"类快疫"。D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菌,革兰氏阳性、厌氧、能形成荚膜和芽胞的大杆菌,存于土壤、草料和污水中。山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饲草与饮水,芽胞随之进入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病,但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吃干草改为吃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含蛋白质的草料之后,瘤胃内正常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一时不能适应,并且由于饲料发酵产酸,使瘤胃pH下降至4,适宜有益菌生存的内环境被破坏,使得大量有助于消化的有益菌数量剧减,大量未消化的淀粉颗粒经真胃进人小肠,同时致病菌大量繁殖,也导致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毒血症,使病山羊发生休克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又名(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非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类似羊快疫,所以也有"类快疫"之称.如不及时治疗,会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1病原 病原体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D型魏氏梭菌或绵羊中毒杆菌.该菌能产生大量毒素使机体中毒,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和粪便中.为大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羊体内能形成芽孢.一般消毒药均易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孢抵抗力较强,能耐煮沸80~90min.本菌能产生外毒素,能引起溶血、坏死和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6.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相似文献   

7.
正犊牛梭菌性肠炎,又称犊牛出血性肠炎,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急性传染病。以腹泻、出血和坏死性肠炎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B型魏氏梭菌,又称B型产气荚膜菌,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呈直杆状,单个或成双,很少出现短链,无鞭毛,不运动,芽胞大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但在一般条件下难于形成芽胞。但多数菌株可形成芽胞。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所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一)流行病学D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水中,羊采食被病原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随之进入羊的消化道。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吃干草改吃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饲料  相似文献   

9.
<正>骆驼肠毒血症是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和痉挛为特征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对骆驼致病的主要有A、C、D 3型。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可杀死。但芽孢抵抗力强,煮沸须经90 min方可杀死。2011年9月24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来克草场骆驼发病,经诊断为骆驼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魏氏梭菌病又称为猝死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但一般认为主要是由牛A型或D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临床上以病牛突然发病死亡,消化道和实质器官出  相似文献   

11.
正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该病以发病急、病程短、腹胀为主要特征,虽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1流行病学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属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芽胞,形成特殊荚膜的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粪便及人畜胃肠道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该菌至少可产生15种以上毒素,能  相似文献   

12.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近年来山羊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正>羊肠毒血症(即软肾病,俗称血肠子病)是畜牧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非接触性的羊传染性疫病,其病原菌为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可侵害不同年龄段的羊,尤其以侵害青壮年羊为主,侵入机体后快速在肠道产生毒素引起羊只中毒死亡。羊肠毒血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病羊腹泻、惊厥、麻痹、突然死亡,典型的剖检病理变化是肾脏软化。羊肠毒血症对养羊业危害极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羊肠毒血症病原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即魏氏梭菌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犊牛梭菌性肠炎,又称犊牛出血性肠炎,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急性传染病。以腹泻、出血、坏死性肠炎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B型魏氏梭菌,又称B型产气荚膜菌,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呈直杆状,单个或成双,很少出现短链,无鞭毛,不运动,芽胞大,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但在一般条件下难于形成芽胞。但多数菌株可形成芽胞。  相似文献   

15.
<正> 肠毒血征,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 1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羊及带菌羊。本病为经口感染。易感染动物为羊,不同品种、年龄的  相似文献   

16.
<正>羊肠毒血症的元凶是D型魏氏梭菌,魏氏梭菌在羊的肠道中会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进而引起绵羊急性中毒,临床出现突然发病、腹痛、急性死亡,剖检时典型病变在肾脏,可见肾脏软如面团,切开如污泥状,故本病又称为"软肾病"、"类快疫"。笔者在基层工作,深知此病的危害,如果平时不做好羊肠毒血症的预防控制工作,会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损失。1病原体病原是D型魏氏梭菌,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为厌氧性粗大的杆菌,革兰氏染色呈现阳性,对多种糖类、牛乳、蛋白  相似文献   

17.
魏氏梭菌病,又称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病,是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病原: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梭菌,一般可分为A、B、C、D、E、F六型。兔的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少数为E型。A型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两端稍钝圆,无鞭  相似文献   

18.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引起兔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急性剧烈腹泻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可达90%,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100%.以下是本人以抗血清和菌苗防治兔魏氏梭菌病的情况报道.  相似文献   

19.
王瑞云 《中国家禽》2002,24(14):16-16
鸡坏死性肠炎(NE)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周龄以下的幼鸡,以发病突然、急性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软肾病”、“过食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死亡后的肾脏软如泥样,故称为“软肾病”。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粗大杆菌,可形成荚膜,故又称产气荚膜杆菌,该菌可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多在春秋季节发生,尤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对养羊业危害较大,其发病特点应引起注意,笔者将在诊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