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栽期对虎耳草产量的影响并为虎耳草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气象部门的气象划分法,分别在1月、4月、7月、10月移栽1次虎耳草作1个栽期处理。结论是虎耳草的最适宜栽期首选秋天,其次亦可以在春天移栽。该文还确定了虎耳草适宜栽期,以期为虎耳草GAP规范化种植提供可行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虎耳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祥  宋良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24-15226
虎耳草为我国民间常用药物,是近年用于盆栽观赏、盆景点缀和园林地被的常绿草本植物:从虎耳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古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拟为虎耳草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萍  张雨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22-5424,5439
虎耳草茎长而匍匐下垂,茎尖着生小株,犹如金线吊芙蓉,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岩石园绿化,或盆栽供室内垂挂。同时,虎耳草还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如抑茵、抗氧化、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的增生等作用。文中详细描述了虎耳草的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等慨况、民间药方以及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为虎耳草的生物活性研究和药用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内分布的虎耳草属药用植物有12种,其中虎耳草亚属9种,山羊臭亚属3种,并记述了其分布、生境和药用价值,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分析不同虎耳草乙醇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来研究虎耳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0.01、0.05、0.10g/ml 3种较低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0.25和0.50g/ml 2种较高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5种浓度的提取物均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虎耳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王威  李旻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73-20974
百花山地区分布虎耳草科植物共计9属16种2变种。对其观赏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虎耳草科观赏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在北京市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对虎耳草科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强光对阴生植物虎耳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安娜  袁雅威  梁云浩  曾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0-1494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阴棚内和自然光强下的虎耳草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叶绿素的含量。研究发现,阳光下的虎耳草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主要受光量子密度的影响;阳光下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明显,类胡萝卜素却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龙庆徳  张旭  袁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9-1875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酒制、酒炒、醋制、醋蒸、清炒、盐制、蜜制和姜制等15种炮制方法炮制虎耳草,并设对照。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虎耳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醋制1(100 g药材中加入3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最高;醋制2(100 g药材中加入40 g米醋,加热至100℃,炮制时间30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最高;醋制3(100 g药材中加入2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最高。综合各种不同的炮制方法,醋制优于其他炮制方法,且以醋制1的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稳定虎耳草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应淑  李留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93-15994
[目的]对虎耳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用乙醇提取虎耳草中的总黄酮,考察液料比(A)、乙醇浓度(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68 nm波长处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5×10-3~25×10-3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71%,RSD为1.53%。[结论]乙醇提取虎耳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A3B1C2D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外源添加汞、铅溶液,设置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研究其对太子参和虎耳草重金属汞、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全量的汞、铅含量不受影响,而太子参和虎耳草中汞、铅含量不断减少,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CF)也在减小;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与太子参、虎耳草中汞、铅含量及其富集系数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总体来看,太子参对汞的富集能力要强于虎耳草,而对铅的富集能力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湘西9种中药材药用部位中硒含量及其根际土壤硒赋存形态迚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中药材药用部位生物富集系数来探讨其富硒能力。结果表明:以根茎入药的金荞麦、贝母、大黄、玉竹、黄精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01、0.35、0.25、0.24、0.20 mg/kg;以全草入药的小米草、赶山鞭、见血清、虎耳草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29、1.17、0.90、0.54 mg/kg。供试中药材硒含量均属于富硒及高硒中药材,金荞麦和小米草具有较好的硒富集能力,适合发展富硒中药材的种植栽培。中药材根际土壤总硒含量平均为1.42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湘西中药材根际土壤硒形态主要为残渣态和有机硫结合态,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和可交换态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一新病害中首次大量发现细嫩粉孢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夏季,在云南省元谋县大面积爆发一种严重的玉米新病害,发病面积约1 000 hm2。典型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节间短缩,叶片密集簇生,叶片上有黄绿色或黄白色条点状病斑。叶鞘上有坏死或腐烂病斑,幼穗腐烂,不实,严重者绝产,颗粒无收。从坏死或腐烂的叶鞘和果穗上可观察到大量的大、小型分生孢子和典型的狼牙棒状分生孢子梗,鉴定为细嫩粉孢菌〔Oidium tenellum ( Berk. &; Curt.) Lind.〕(syn. Rhinotrichum tenellum Berk. &; Curt. and Rhinotrichum cucumerinum Berk. &; Curt.)。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有分隔,可形成疏丝组织,能产生大量的大、小型分生孢子和典型的狼牙棒状分生孢子梗。这是国内细嫩粉孢菌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风扇夜间内循环通风来降低温室湿度,减少结露的发生,阻止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的侵染,减小发病的概率。[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风扇能吹到的范围之内和之外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进行分级调查。[结果]在风扇吹到的15 m范围内,均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展起到控制作用,防效最高达58.2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康市5种冷季型草坪草外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大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15-3516
对安康市5种冷季型草坪草的综合评价表明:高羊茅质地较粗糙,越夏性能良好,在安康市外观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多年生黑麦草质地稍好,越夏性能较差,但能很快恢复;紫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质地好,越夏性能差,恢复较困难,外观质量综合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