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戴河发现有环志的灰尾鹬@郭玉民  相似文献   

2.
苍鹭迁徙的环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苍鹭(Ardea Cinerea Linnaeus)是属于鹳形目鹭科的常见涉禽,是典型的沼生鸟类。1985年至1986年,我们在牡丹江鹭岛对其进行了环志迁徙研究。我们共环志雏鸟100只(1985年环志87只1986年环志13只)除4只死亡外,其余全部迁离鹭岛。至1988年底,共回收脚环8只(其中4只在鹭岛回收。回收率达8%)。从回收信息得知,苍鹭越冬迁徙可远达海南省,迁徙路程达3000公里以上,为我国环志鸟类迁徙最远记录。为我国鸟类环志迁徙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83年开始有组织进行候鸟环志研究到87年为止,累计共建环志站点45处,总计环志鸟类184种37814只。86—87年环志鸟达25646只,其中猛禽占22%,为突出特点。同时回收到国内环志鸟88只,国内环志的白枕鹤、斑头雁和灰翅鸫分别在日本、印度和朝鲜回收。国外环志鸟仍以苏联的鸥、澳大利亚的鸻鹬为最多,突出特点为回收到欧洲东向迁徙的亚洲第2号记录——白腰朱顶雀。全国鸟类环志学家,根据不同需要对不同濒危或优势鸟种开展了多方面的迁徙规律研究已大多均获结果。环志中心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间合作和交流活动,组织了中、日和中美交流活动派遣人员去日、香港、西德、美国等地区考察交流。同期环志中心聘请了鸟类学会理事长钱燕文先生等10位鸟学家为科技顾问,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物教师近600人,协助全国环志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国鸟类环志研究工作。1986年7月环志中心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环志年鉴,供国内外鸟学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的异地环志水鸟与其越冬地、繁殖地及其他停歇地的迁徙连接。结果表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俄罗斯楚科奇及中国江苏等11个地点环志的10种水鸟,共计38只,其中,记录到数量较多的种类有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铁嘴沙鸻(Charadrius leschenaultii)和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防城港是观察记录地中记录环志鸟种类和数量最高的地区,全球极危物种勺嘴鹬主要分布在北海西场,并与俄罗斯楚科奇存在60%的迁徙连接。在所有环志地点中,越冬地澳大利亚所观察环志鸟种类数和数量较高,其占比为40.0%和36.8%。通过这些数据,首次构建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迁徙鸟类连接,为掌握该区域的鸟类迁徙路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段长征 《野生动物》2005,26(1):36-38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成语众人皆知,而鹬是什么样的鸟儿可能就鲜为人知了。鹬,属鸻形目家族,是一种涉禽鸟类,种类较多,体型大小差异很大,于冬天常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海岸、沙滩、河口以及沼泽地等处。体色多为沙灰、黄褐等平淡色调,斑纹密而细碎,形成良好的保护色。鹬的翅膀长而尖,细长的喙,直或稍弯曲,一双细而长的脚,走起路  相似文献   

6.
于国海 《野生动物》2010,31(1):54-55
红腹滨鹬和东方行乌均属鹆形目的小型水鸟,在吉林省一直没有记录。2009年5月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岗林场记录到了东方鹆,还记录到了卵与巢。8月在查干南泡记录到了红腹滨鹬。填补了这2种鸟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红腹滨鹬和东方鸻均属鸻形目的小型水鸟,在吉林省一直没有记录。2009年5月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岗林场记录到了东方鸻,还记录到了卵与巢。8月在查干南泡记录到了红腹滨鹬。填补了这2种鸟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林植  何芬奇 《中国鸟类》2012,3(1):67-70
在厦门观鸟会对出现于福建沿海及近海岛屿的水鸟做例行调查时,于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先后5次在福建南部漳浦县古雷镇附近的菜屿列岛上发现有被环志(包括旗标)的粉红燕鸥(Sterna dougallii)个体,目前已知对其施以脚旗标志系由澳大利亚澳–亚涉禽研究组(AWSG)所为,同时表明佩戴旗标的个体中至少有一只其年龄当在6龄或7龄以上;这一记录连同遗鸥环志个体10年以上的存活记录将对估算繁殖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大凤头燕鸥(Sterna bergii)、黑嘴端凤头燕鸥(S. bernsteini)等种类的生命周期和世代长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鴴鹬类隶属于鴴形目,鴴鹬(charadra) 的学名来自希腊文的 charadrii,是指着这类鸟在非繁殖季节,大多数栖息于“沟壑”的生境。历史鴴形目乌类是全世界分布的涉禽,但是,各地发现的化石却十分贫乏.最早的是古鴴属;(Palaetringa),发现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白垩纪地层,随后,在美洲怀俄明发现的白垩鴴科的白垩鴴(Cimolopteryx) 和钵  相似文献   

10.
嫩江高峰林区2008年度鸟类环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97种16 549只,其中春季81种8 334只,秋季69种8 215只,隶属11目31科。春季以红胁蓝尾鸲、黄雀、燕雀、小鹀、黄眉鹀、栗鹀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5 346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64.1%;秋季以白腰朱顶雀、燕雀等2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4310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52.5%。  相似文献   

11.
常家传 《野生动物》2003,24(3):14-15
鸟类环志就是把带有号码的环形标志(鸟环)戴到鸟腿上的一种标记方法。除脚环外,还有颈环、翅环和鼻环,但这些并不常用,鸟环通常用金属制作,若用彩色塑料片制作则称彩环,可远距离识别环志鸟而下必捕获,适用于长腿鸟类。  相似文献   

12.
张晋  李显达  方克艰  方克强 《野生动物》2007,28(5):24-26,35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6目41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黄雀就环志2021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1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5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10月16日。回收信息表明,开展黄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成立于1982年10月,1983年6月首次在青海省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对斑头雁(Anser indicus)和渔鸥(Larus ichthyaetus)进行环志放飞试验。1996年以前年环志数量在5~6千只,1997年环志数量超过1万只,1998年环志数量达2.9万只,1999年环志数量首次突破5万只。截止1999年底中国大陆累计环志鸟类390种19.7万余只(图1)。  相似文献   

14.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5目36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燕雀就环志1317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7.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9月24日.回收信息表明,燕雀迁徙距离较远,开展燕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世伟 《野生动物》2003,24(4):34-34
自2002年初开始,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积极调整环志策略.变每年一季环志为三季环志。他们采取增加环志网点、延长环志时间、猛禽与雀形目鸟类结合环志的方法,发扬死守、硬靠、勤遛网、严管理的优良传统.坚持两个多月吃住在野外.全年共完成环志放飞候鸟13目、29科、123种、29206只,其中环志鸟2目、3科、19种、3425只.回收国内环志鸟5只.候鸟环志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候鸟环志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青岛、长岛、南四湖、日照、荣成建立了五个鸟类保护环志站和济南、德州两个环志点,总计环志放飞各种鸟36056只,已回收鸟环99只,居全国各鸟类环志站之首。开展了多项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项目;参加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就今后鸟类环志工作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7.
记首次鸟类环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7—8月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青海省野生动物管理办公室、青海省鸟岛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在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对斑头雁和鱼鸥进行了环志试验。  相似文献   

18.
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通知,一只中国环志的松雀鹰(G08-0456, )于1999年8月26日在俄罗斯(52°1′N,127°31′E)回收,该鸟是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于1998年9月20日在南长山礓头环志点放飞的。 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自1984年建站以来,始终坚持候鸟环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环志候鸟的数量、种类、回收均属全国环志站点首位。截止目前,共放飞鸟类15目、31科、121种、68152只,其中猛禽42835只,猛禽环志占全国的70%以上。同时回收国内、外环志鸟156只,其中包括在…  相似文献   

19.
小苇鳽——我国的稀有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苇鳽(Ixobrychus minutus)在我国较为罕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世界共有6个亚种,分布在非洲、欧洲、亚洲西部和澳大利亚。国内仅分布于新疆(指各亚种),偶见于江苏和香港等地区。小苇鳽属鹤形目、鹭科、苇鳽属的小型涉禽。颈细而修长,约占体长之半,伸缩自如。雄鸟头顶、  相似文献   

20.
扎龙保护区春季黑翅长脚鹬觅食生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5月,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对黑翅长脚鹬的觅食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利用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对黑翅长脚鹬觅食地的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觅食地水深等进行了测量,得到黑翅长脚鹬觅食生境数据.并对野外调查数据用方差分析以及平均值比较等数学方法处理,获得黑翅长脚鹬最佳觅食地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